美章網 資料文庫 文學課程在學科建設中的地位范文

文學課程在學科建設中的地位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文學課程在學科建設中的地位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文學課程在學科建設中的地位

[摘要]公安文學的概念不能局限于現當代的公安題材作品,而是要延伸到對古今有關公安性質的機構人員的文學研究,這樣視角才更廣闊更獨特。公安文學課程的價值在于讓學生習得共同的公安認知和理想信念,這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尤其顯得重要。公安文學的公安限定性意味著政治因素必定融合在創作中,宣傳作用必不可少,這也決定了公安文學課程成為公安學科建設的主體課程。

[關鍵詞]公安文學;學科建設;課程價值

當下,開設公安文學課程的公安院校很少,大多以大學語文、中國文學史等課程作為文科專業的必修課。公安文學課程在公安院校學科建設中不夠重視,關鍵在于缺乏權威的教材,因為確立一門課程,保證教學的質量,培養學生能力,其核心就在于教科書的編寫上。而編寫教材之前,必須研究理論———公安文學課程概念的界定、價值的認識、定位的明確等等,從宏觀上把握課程的目的、范圍和意義,進一步提高公安文學課程的學術關注度,使之成為公安院校學科專業建設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一、開拓“概念延伸化+中國語文課”的視野

“公安”的概念是近現代的產物,公安性質的機構和人員則自古有之,有鑒于此,“公安文學”的概念應該向前后延伸。公安文學課程屬于“中國語文課”,也是高等院校的必修課,具有政治、文化等價值。公安題材作品的大量創作,研討會的廣泛開展,為公安文學課程內容的研究和發展提供了條件。

(一)公安文學的概念延伸

“公安文學,是公安題材文學的簡稱。它是政法題材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現當代文學的一個獨立分支。它著重表現公安保衛戰線的的斗爭生活,是以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公安干警、武警官兵、治保人員的職業生活、情感生活、心靈世界及其命運際遇為主要表現對象,以塑造公安干警、武警官兵、治保人員的藝術形象為重要使命的文學。”這種定義主要在于建國以后關于公安題材的文學,其實類似公安的職能部門在中國歷史中存在已久,不能簡單把公安文學的概念縮小在“公安”這個名稱使用的時間點上,而是要把它放到一個更久長的時間軸上去考量。據《市公安》中記載:“北伐以后,天日重光,各項建設逐漸推行,各市政府與特別市政府相繼成立,大有勵精圖治之慨,易警察廳為公安局,耳目一新。”這說明公安的稱謂是由警察而來,而警察概念在我國的前身還有很多,比如“刑部”、“廷尉”、、“捕快”、“亭長”、“司寇”等等,都具備公安的職能屬性,只是稱謂不同罷了,也許將來公安又會被其他名稱所取代,但其“公共安寧”的職能部門和人員依然存在。因此,公安文學的外延不能僅僅限定在建國至今,而不顧過去的流變和將來的發展,它應該指代的是以公安職能屬性的機構和人員為主的文學。從西周中期《庚季鼎》的文字,到秦漢時期的《漢書•刑法志》,再到魏晉南北朝的《明史•刑法二》,都有對類似公安職能部門的描寫,從這些文學中可以得知“當時的公安”所處的生存狀態和秉承的執法司法理念。唐傳奇“公案故事”的出現,使“當時的公安”生動形象起來,更趨向于文學狀態,直到明清時代盛行一時的“公案小說”,公安題材小說基本成為一種類型。

(二)公安文學課程的課程價值

“中國語文課應當是大學生的必修基礎課。大學生應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對祖國的燦爛文化要有相當的了解。這不僅是改善人才素質的需要,而且是各種高級專門人才必備的條件。”自2006年《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高等院校要面向大學生開設中國語文課以來,全國大部分高校已將“大學語文”列為必修課,公安院校也不例外。公安院校開設的“大學語文”與普通高校大致相同,使用的教材有徐中玉、齊森華主編的由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大學語文》、朱東潤主編的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通用大學語文》、丁帆等主編的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編大學語文》等等。然而,公安院校是特色高校,它主要以培養預備警官、服務公安事業為根本任務,在辦學過程中必然形成穩定的明顯的有別于普通院校的公安學科特征。那么,“中國語文課”在公安院校中的落實,就要把公安文學課程作為學科建設的一部分。

(三)公安文學課程的發展條件

“學科迫使機構向學術性———有時是向研究性———的方向發展。機構則迫使學科以學生為中心,有時還迫使它認識其他學術領域。”公安院校的特殊性使各學科以服務公安事業為軸心,同時學科建設的高深性又使公安院校以知識體系為目標,公安文學課程也是逐步建立在這種螺旋式發展的公安院校學科建設中的。公安事業發展的現實需要和公安題材文學的不斷創作為公安文學課程提供了存在和成長的外在資源。一方面,公安文化是人民警察的職業基因,文化強警是公安隊伍現代化的重要戰略,這就必然要求公安文學的繁榮,并為其注入了強大的價值引導力和實踐推動力。另一方面,公安題材文學成果不斷的涌現,創作熱情高漲,《名提》、《獵狐行動》、《人民警察》、《陌生人來到馬巷》等一批具有影響力的作品問世,同時全國公安文聯、人民公安報社、中國人民公安出版社等機構為公安文學提供耕耘園地,《人民公安報》、《啄木鳥》、《公安文學精選》等書刊為基層民警提供精神食糧。公安作家和師資隊伍成為組織培養公安文學課程的理智力量。隨著公安院校師資水平的提高,研究公安文學的學科人員初具規模,有了專門崗位和組織歸屬,例如警察文化教研室。同時,呂錚、程琳、張遂濤、鄧詩鴻等知名公安作家的創新,是公安文學發展的內在動因和研究對象。

二、明確“通識教育+主體課程”的定位

公安文學課程在學科建設中的定位,決定著課程發展的方向和作用。文學是一種大眾化學科,沒有普遍的讀者接受就沒有持久的文學動力,同理公安文學課程也應是不分專業的通識教育。由于公安文學課程對學生信念培養和共識凝聚的不可替代性,它雖不屬于強勢課程,但也應屬于學科建設的主體課程。

(一)公安文學課程屬于通識教育

根據國內較為認可的對通識教育的劃定:“就性質而言,通識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組成部分,是所有大學生都應接受的非專業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識教育旨在培養積極參與社會生活的、有社會責任感的、全面發展的社會的人和國家的公民;就其內容而言,通識教育是一種廣泛的、非專業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識、技能和態度的教育”,公安文學課程課程應該屬于通識教育。公安文學課程面向所有公安院校大學生,不分專業,區別于管理學、刑事技術、計算機等對專業性的要求,而且它的培養目的是使學生對公安理念有更深入的了解,使學生更具有成為公安民警在社會生活方面的素質,同時它涉獵面廣,涵蓋的是公安工作和文學欣賞的基本知識。公安文學課程作為通識教育的意義在于,使所有公安院校的學生,無論是哪個專業,都能從人性的偏見傲慢和學術的狹隘拘謹中解放出來,成為一個有政治素養和人文教養的預備警官。當下學生群體流行“喪文化”的不良現象,正是由于像公安文學課程的通識教育的缺失或失效。“喪文化”是指帶有頹廢、自嘲、悲觀等消極情緒的網絡文化形式,例如“廢柴”、“葛優躺”、“躺尸到死亡”等類型的語言和圖畫,在青少年中較為流行。綜觀現在大學生的精神狀態,和上世紀六十年代自由主義影響下的美國一代非常相似,“學生心中已經不再有‘偉大的人物’、‘高雅的文化’,他們己經失去追求榜樣和高尚情操的渴望,失去了生活的理想、目標和動力。”公安院校的大學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流行文化的影響,從而喪失預備警官應有的理想信念,因此曾強公安文學課程類的通識教育,營造積極向上的文化環境,勢在必行。

(二)公安文學課程屬于主體課程

如果將公安院校學科建設中的課程設置制作一個模型,應該包含主干課程、應用課程、基礎課程和特色課程四個方面。主干課程是公安學科的主要內容,反映了學科的重點優勢,它要么在數量規模上,要么在質量品質上,直接控制著學科的發展方向,例如公安管理學、治安管理學、偵查學等。應用課程是公安學科的組成部分,不需要高深的研究水平,只需要掌握操作方法,例如邏輯學、公文寫作、計算機編程等。基礎課程是為其他課程和公安工作提供必需的基本知識,例如民法總論、警務英語、毛概、思修等。特色課程是公安學科特有的,突出創造性和活力性,例如法醫物證學、緝毒、道路交通安全學、公安情報調研與方法等。各類學科定位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完全獨立關系,而是可以交叉并列的。(如下圖)無論用公安文學課程取代大學語文課程,還是把公安文學課程單獨開課,它都屬于主干課程中的非強勢課程,因為它體現著公安學科的重要特點。一方面,從通識教育的角度看,“作為高等教育,必須對學生進行通識教育,為其社會成員提供共同的知識體系,如果沒有這種共同的基礎,社會就會分崩離析”,公安文學課程起著構筑公安院校大學生共同理想信念的關鍵作用,應放在學科建設中的主要位置。另一方面,從語文課的角度看,“美國大學一年級的各科學生都要再讀一年本國語文課,是必修的……選取的是以美國為主的世界文學名著,積極愛國,有創新探索精神的……這門課如果通不過,就談不上深造、畢業、取得學位等等”,公安文學課程也是如此重要,它以語言文字和文學作品為工具,具有綜合教育功能,集基礎性、工具性、人文性為一體,是公安學科主體建設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側重“文學價值+政治宣傳”的功能

公安文學課程區別于其他文學課程的地方,就是以公安性質的文學作品為主要教學內容,包括反映古代公安的詩詞歌賦、講述公安故事的小說、歌頌英雄事跡的報告文學等等,非常具有針對性,而這種針對性使公安文學課程的政治宣傳意義更大更明顯。公安與政治的關系是極其密切的,公安文學與政治宣傳是不可分割的。對于古代的公安文學,要充分挖掘其中與現代公安精神相匹配的優秀文化和政治因素,“一部文學作品,并不是一個自身獨立、向每一個時代的每一讀者均提供同樣的觀點的客體。對于近現代的公安文學,要使其得到重視,產生應有的政治宣傳價值,就必須培養“隱含的讀者”———“如果我們要文學作品產生效果并引起反應,就必須允許讀者的存在,同時又不以任何方式事先決定他的性格和歷史境況。”公安文學課程的教學,正是擴大公安題材文學影響力,吸引更多感興趣的潛在讀者,培養忠實公安粉絲的過程。對于當代的公安文學,要指導創作,增強生命力,處理好文學與政治的關系。如何防止公安文學與政治走得太近而無法保持藝術生命力,使作品既有政治宣傳作用又有較高文學價值,是公安文學課程研究的課題之一。現在,公安宣傳已經進入“大宣傳”格局,“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科技進步,公安宣傳的目標不再是單純的思想政治工作,已涵括公安工作的全部”,其中就包含公安文藝工作。文學本身就有宣傳的屬性,任何一個文學作品都可以視作是對某種生存狀態的宣傳,反過來,宣傳必須依靠文學,“宣傳如不用文藝的方式,便不能夠深入而普及。”公安文學課程是在文學的海洋中圈出的一片海域,因具有公安特色而命名。所以,文學價值和政治宣傳是公安文學課程的基本功能,在編寫教材和制定教學大綱時必須相互融合。

[參考文獻]

[1]杜元明.中國公安文學作品選講[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6.

[2]王大偉.歐美警察科學原理[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7.

[3]潘懋元.高等教育學(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4][美]伯頓•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統———學術組織的跨國研究[M],王承緒、徐輝等譯.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4.

[5]李曼麗.通識教育———一種大學教育觀[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

[6]黃俊杰.大學通識教育的理念與實踐[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7][美]艾倫•布魯姆.走向封閉的美國精神[M],繆青,宋麗娜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8]陳學飛主編.美國、德國、法國、日本當代高等教育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9]全國大學語文研究會編.大學語文研究文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2.

[10][美]沃納丁•塞弗林,小詹姆•W坦卡特.傳播學的起源、研究與應用[M],陳韻昭譯.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作者:倪超 單位:江蘇警官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97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久久精品99久久香蕉国产色戒| 4480新视觉yy理论片| 御书宅自由小说阅读无弹窗| 九色国产在视频线精品视频| 欧美精品第欧美第12页| 天天摸天天摸色综合舒服网|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mv电影| 亚洲日韩国产成网在线观看| 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区香蕉精品系列在线观看不卡| 久久亚洲sm情趣捆绑调教| 欧美大片AAAAA免费观看| 人人爽人人澡人人高潮| 羞羞视频网站免费入口| 国产大秀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h视频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 国色天香社区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 亚洲国产第一页| 狠狠做五月深爱婷婷天天综合| 国产又色又爽又刺激在线观看| HUGEBOOBS熟妇大波霸| 性欧美18-19sex性高清播放|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 日韩爱爱小视频| 亚洲av本道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天天天天97| 国产在线无码制服丝袜无码| chinesehd国产刺激对白| 国产精品蜜臂在线观看|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日本三级韩国三级三级a级播放|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 男人把女人桶爽30分钟一| 午夜高清免费在线观看| 舌头伸进去里面吃小豆豆| 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韩国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小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情侣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