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初中數學實驗教學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引言
在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采用“灌輸式”教學方法,禁錮了學生的思維,抹殺了學生的創造性.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開始關注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隨著實驗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廣泛應用,越來越顯現出優越性.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開展實驗教學呢?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點體會.
一、合理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
數學在初中課程學習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對于正處于直觀思維向抽象邏輯過渡的初中學生來說,數學學習可能成為他們學習中的難點,容易使學生出現畏難甚至厭惡情緒.因此,教師要合理創設教學情境,克服學生的消極情緒.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首先,處于此階段的學生,智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具有很大的潛力,教學情境的創設要符合學生認知發展的特點,根據“最近發展區”原則進行設計;其次,學生的數學能力參差不齊,教師要在創設情境時全面考慮,盡可能地滿足所有學生的學習需求,既不能讓他們產生畏難情緒,也不能讓他們的思維松懈,要注重全員參與.重要的是,教學情境的創設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軸對稱圖形”時,教師可以在課前設置不同的問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性地回答.問題1:生活中有哪些軸對稱圖形?問題2:請設計一些有趣的軸對稱圖形.通過課前設置問題,為下次課創設教學情境,教師要注意問題的趣味性以及完成的可能性,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二、明確實驗的目的,有條理地展開實驗教學
實驗具有很強的步驟性.開展實驗教學,能夠讓學生的邏輯思維更有條理、更加清晰.盡管實驗教學具有這一優點,但是運用不得當也會讓學生產生模糊的邏輯思維,不知道本堂課的重點在哪,一堂課下來發現什么也沒學到,只是在玩.因此,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合理地設計實驗教學,既不能脫離教材內容,又要根據學生實際敢于創新,盡可能地優化實驗教學,展示與傳統課堂截然不同的教學過程.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有條理的實驗教學中得到提升的同時,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的形成也有賴于實驗目的的明確性.數學講求思維的嚴謹、推理的縝密,而這些都與明確的實驗目的、有條理的實驗步驟密不可分.學習數學不僅是讓學生掌握教材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動手能力.只有這樣,學生在進入社會以后才不會覺得學校中的學習完全無用,遇到問題時也不會手足無措.數學中的思想方法,能夠幫助學生在遇到問題時鎮定自若、有條不紊地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是實驗教學最終的目的.在實驗教學中,教師要明確實驗的目的性.例如,在講“一次函數的應用”時,教師要明確“引導學生將數學知識運用實際生活中”的實驗目的,圍繞這一目的有條理地展開實驗教學.數學實驗教學的實驗目的設計越明確,越有利于學生數學素養的形成.
三、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共同進步
實驗教學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與小組合作學習聯系在一起的.兩者相互配合,能夠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也不例外.在實驗教學之前,教師可以進行分組,給每個小組分配不同的任務,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完成實驗.在分工合作的過程中,學生體驗到合作學習的快樂,形成團隊意識.合作探究學習,能夠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互相帶動,促使學生都參與進來,感受實驗教學的樂趣.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實驗總結,培養學生的整理歸納能力.四、注重實驗直觀性的有效運用雖然初中學生的邏輯思維已經開始向抽象階段過渡,但是直觀實驗工具的使用還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講“空間幾何圖形”時,教師可以使用直觀的教具,讓學生在觀察中給思維以寄托,用直觀的方式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激發學生的想象,活躍學生的思維,讓他們感受到數學世界的奇妙,進而培養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結語
總之,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教學模式、教學觀念、教學方法發生了巨大的轉變,教師意識到陳舊僵化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已經不適應新時代環境下教育發展的要求.數學作為一門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學科,在初中階段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實踐證明,實驗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效果.由于目前尚未達到成熟階段,因此其中也存在不少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總結經驗并作出調整,從而優化數學實驗教學,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覃思乾.論數學實驗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J].教學與管理,2005(34).
殷紅,李忠海.中學數學實驗的教學模式探討[J].數學教育學報,2001,10(03).
作者:車紅云 單位:甘肅武山縣城關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