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學生物教導中的涵養培育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教師先提出要解決的問題,然后指導學生分組在顯微鏡下觀察。觀察前先讓各組同學假設他們將在顯微鏡下看到什么現象或會出現什么問題,再仔細觀察,然后將觀察結果同假設的結果進行比較分析,分析有哪些差異。在學生觀察的過程中,新的問題很快出現了:有的組看到了一個大空白氣泡,有的組雖然看到了草履蟲,但它運動太快了無法仔細觀察,這些問題將如何解決?問題提出后,就要分析問題,分析問題是屬于理論還是操作方面的,再根據問題的性質假設解決問題的原則、途徑和方法,然后是檢驗假設。
檢驗假設的過程就是解決問題的過程,檢驗的方法是借助于一定的思維活動和實踐活動來檢驗問題。如,對上例中出現的問題可以這樣假設:問題是否出現在臨時玻片標本的制作上?可否通過添加食鹽等溶劑限制草履蟲的運動?然后指導學生重新制作臨時玻片再次觀察加以檢驗。
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科學探究是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其根本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對于生物科學來說,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首先要學生養成觀察的習慣。要善于觀察動植物等自然現象,并能夠描述它們的特征。二是學會測量。學會測量溫度、濕度、距離、時間等數據。三是學會做實驗。學會對實驗過程的控制,學會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記錄。四是學會獲得所需實證資料的能力。要教會學生善于從教材、電腦網站、圖書雜志等途徑搜集探究過程所需要的資料。
激發生命意識,鼓勵參與社會科學實踐
1.熱愛生命意識。熱愛生命首先是熱愛人類自身的生命。我們從《人的生殖》一節知道我們每個生命個體從一個受精卵開始到從母體內分娩出來,在這個過程中,生命來之多么的不容易,我們有什么理由不熱愛自己的生命呢?熱愛生命還表現在熱愛他人和自然界的一切生命。同情弱小、關愛他人,既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生物科學教育三維目標之一。
2.健康生活意識。學會健康生活,使學生獲得有關人體結構、功能以及衛生保健的知識,促進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發展,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衛生習慣,確立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是生物學課程的重要目標。比如在教學《人的發育》一節后可以指導學生搜集資料辦手抄報宣傳青春期身體和心理健康的知識,或組織女同學在一起舉辦“青春無煩惱”悄悄話等活動幫助學生理解感受青春的美好,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輕松愉快地渡過人生的黃金時期。
3.科學實踐意識。科學實踐,是科學素養形成的必要途徑。科學實踐能力,也是健康生活不可或缺的能力。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社會科學實踐,鼓勵學生根據自己學過的生物學知識,依照自己的價值觀對某些問題作出合理的價值判斷,并能夠采取適當的行動,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才會真正形成。沒有在親自觀察和實踐中培養起來的參與意識和動手能力,以及在科學實踐中形成的合作意識及自信、自強的心態,就不會真正激發學生的健康生活意識,也決不會培養出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的。
作者:張貽蓮單位:新沂市小湖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