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農村教育障礙及學院的使命范文

農村教育障礙及學院的使命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村教育障礙及學院的使命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背農”而不“為農”:當前農村教育的現實困境

首先看基礎教育的現狀。基礎教育即我們通常所稱謂的義務教育,學制一般為九年,其服務對象是適齡的未成年人,教育目標主要是使青少年兒童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并為提高全民素質,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奠定基礎。但是由于深受“應試教育”的毒害,這些教育目標在現實之中完全落空了。農村中基礎教育的真實目標是向更高一級學校輸送高分學生,它已經幾乎成為選拔人才的工具,成為農村中的優秀青少年跳出“農門”、擺脫農村的重要路徑。在這種極端功利主義的驅使之下,農村基礎教育遭到嚴重的扭曲,背離了它的初衷。誠然,通過這條途徑走出農村的優秀分子畢竟是少數而留下的自然是大多數,但這大多數所受的基礎教育是殘缺的和不完善的,因為由于應試的需要它只注重知識的灌輸而忽略了實踐能力和技術操作能力的培養,所以被農村基礎教育機制篩漏的大多數青少年陷入了尷尬的境地:他們雖然學過電學卻不會安裝燈泡,學過化學卻不懂得如何給莊稼配制農藥。顯然,農村中的基礎教育脫離了農業的實際,與農村的教育需求相背離,自然不能促進農村的發展、農業的振興和農民收入的增加。而貧苦的農民是最講究實惠的,既然接受基礎教育,不能脫貧致富那就干脆趁早下地干活,農民很自然地拋棄了農村中的基礎教育。近幾年我國農村中小學輟學率、流失率的居高不下凸顯著農民的這種選擇,也昭示著當前農村教育艱難困惑的處境。其次看農村職業技術教育的現狀。農村中的職業技術教育顯然要為農村、農業生產培養技術人才,更重要的是通過職業技術教育來提高農民的農業生產技能,進而提升我國農業的現代化生產水平。

但是,現實中的農村職業技術教育不僅未能實現此目標,反而偏離了這個方向。因為目前許多農村職業技術學校是在為城市的工廠提供產業工人,它們所設置的課程以及所傳授的技術與農業生產基本無涉,即使有相關聯的知識也相當陳舊,而且課堂之中講養鴨技術、黑板上面講授嫁接方法的現象司空見慣、屢見不鮮。由于實踐環節的缺乏,加之偏執于空腐的基礎知識的講授,農村職業技術學校大多培養不出能夠適應農村、適合農業生產發展的人才,更培養不出能夠憑借先進的農業科學技術來帶動農民脫貧致富的“領頭羊”。經由農村職業技術教育培養出的人才大多憑自己掌握的初級技術奔向城市去謀生,也有相當一部分留在農村跟隨父輩從事著鋤耪鐮割的傳統農業勞作方式。現實告訴我們,農村職業技術教育同樣未能改變我國農村落后的面貌,也未能培養出能夠振興、發展農業生產的人才,它自然不能擺脫被農民拋棄的命運。綜上所述,不論是農村的基礎教育還是職業技術教育都未能夠完成其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業生產力、培養現代農民的重要使命,它們都偏離了各自原本正確的教育目標,結果走上畸形發展之路而陷入困境。究其原因,則是農村中的基礎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非但沒有真止扎根農村、為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服務,反而陷入了城市化趨向的陷阱。也即是說,農村的基礎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都是針對城市而非農村的,通過它們培養出的優秀人才都流向了城市,而真正留在農村的少之又少。這種教育與其說是“為農”、“在農”的教育,毋寧說是“背農”、“離農”的教育,因為其通過選拔機制,將篩選出的農村的優秀人才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城市,使得原本人才貧瘠的農村更加“貧瘠”。之所以出現此種教育取向是因為我國長期存在的城鄉二元制社會結構沒有得到正視,長久以來由于人為的制度安排在我國的農村和城市之間劃出一道幾乎不可逾越的鴻溝。無論是政策上還是實際利益的分享上,天平總是向城市傾斜,盡管它建立在對農村、農業、農民的盤剝之上。由于此種“城市中心”的偏執,自然促使農村逐漸邊緣化。雖然沒有中國農村的現代化就沒有中國的現代化,但是或許是思維慣性使然,當前農村中的基礎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仍在堅持城市化的取向,于是其在農村陷入困境也就在所難免了。隨著知識經濟和全球化時代的來臨以及我國現代化進程的空前加速,農村近乎遲緩的現代化進程以及農村教育的現狀讓人產生迫在眉睫之感。顯然,沿著當前農村教育的舊有路徑繼續前行只會愈走愈窄,我們必須解放思想、另辟新徑。

二、“一身多任、同興共贏”:農村社區學院的神圣使命

在尋覓農村教育發展新路徑的過程中,美國社區學院的辦學模式給予我們新的啟迪。肇端于19世紀末的美國社會社區學院兼具轉學教育、職業技術教育、補償教育、社區教育和普通教育等多重教育職能于一體,其專業和課程的設置以滿足社會需要為原則,種類繁多、靈活多樣,而且能夠緊跟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以及人才需求情況的變化節奏做出適時的調整。由于其此種辦學目標模式的多重性以及學科上的綜合性和職能上的多樣性,美國社區學院深刻地改變了美國高等教育的面貌,不僅使美國高等教育的層次、結構和類型的分布更趨合理,而且擴大了美國高等教育的規模,并推動了美國高等教育的大眾化。更為重要的是,美國社區學院很好地滿足了社區居民對轉學教育、普通文化補習教育、職業技術教育和培訓、文化娛樂服務等多種需要,為美國培養了大量技術型專業人才。鑒于美國社區學院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不斷地改革和謀求發展,形成了銳意進取、竭誠服務的傳統,非但最大限度地滿足了美國社會對高等職業人才的需求,同時亦贏得了自身的發展與壯大。所以雖然歷經一個世紀的風雨洗禮,美國社區學院依然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我們認為,借鑒美國社區學院的辦學模式,建設有中國特色的農村社區學院是當前農村教育走出困境、持續發展的新路徑。有中國特色的農村社區學院本著服務農村、服務農業和服務農民的宗旨,將根深深地扎在農村,它將承擔對農民的掃盲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技術教育、成人教育、繼續教育和終身教育等教育職能,同時為農村社區的文化建設服務。最為根本的是,農村社區學院通過發揮其教育職能將培養出適應現代農業的新型農民以提升我國農業生產的現代化水平,并最終促進農村社會的全面而和諧的發展。總之,創建農村社區學院是一項“一舉多得”的抉擇。

首先,農村社區學院的創建順應了高等教育大眾化、民主化的潮流,它雖然不是普通意義上的大學,但卻可以為農民提供層次較高的教育服務,尤其是向農民傳授科技含量很高的農業生產技術。同時由于農村社區學院扎根農村以及其開放的入學標準,使廣大農民在家門口就可享受到各種不同類別的教育服務,這不僅擴大了受教育人口的規模而且推進了教育民主化的進程,可以說是實現了農民“不出遠門就能上大學”的希望。此外,農村社區學院面向不同年齡階段、不同文化層次的農民而開設不同的課程,將極大地滿足農村不同的教育需求。

其次,農村社區學院以自身的科學技術優勢,為農業生產服務。它傳授給農民以先進實用的科學知識和方法,培養農民的科學精神,使農民成為農村經濟和科技發展的有效力量。農村社區學院還可以憑借自身學科、知識、技術、人才、設施、信息等方面的優勢直接參與農村綜合改革與發展的過程,并在科學技術轉化為農業生產力的關鍵環節上,通過與農民共同創辦農業技術產區等合作項目,通過產學研的結合,不斷開辟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而且通過種類繁多、形式多樣的職業技術培訓,農村社區學院使農民除卻從事農業生產之外,還可以用自己的一技之長為農村社會服務來謀生或者增加收入。這為促進農村第三產業的發展、轉移農業富余的勞動力以及繁榮農村經濟都做出了重大貢獻。

再者,農村社區學院強調面向農村社區,為農村社區服務,通過其教育職能的發揮使之成為農村社區的教育文化中心,通過實施各種發展計劃以滿足農村社區成員的各種需要并解決農村社區的各種問題,最終為實現農村社區的發展服務。農村社區學院通過提供成人教育、終身教育,為農民安排靈活多樣的課程,機動靈活的授課時間,以吸引盡可能多的青年及成年農民參與學習,舉辦各種活動以吸納更多農村社區成員,使社區生活與農村社區學院的命運息息相關。通過一系列的社區服務和社區教育活動,農村社區學院使學校的人力、物力充分為農民所利用,從而幫助農村社區形成凝聚力,培養農民的社區意識和社區自豪感,以加強農民的社區精神,提升整個社區的精神和道德風貌,實現農村社區的和諧發展。最后,由于我國農村地域廣袤、差異顯著,所以農村社區學院的建設除了要堅持“農村取向”之外,還應當注意避免“一刀切”和所謂的標準化,而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并強調靈活多變的辦學方式,以免重蹈當前農村教育誤入歧途的覆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邱淑芬一家交换| 一级做a爰全过程完整版电影播放| 男女午夜特黄毛片免费| 日本一区二区免费看| 亚洲欧洲久久久精品|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 91大神福利视频| 小坏蛋轻点阿受不了漫画|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在线电影| 老师你的兔子好软水好多的车视频| 天天摸天天做天天爽天天弄| 亚洲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清|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潘金莲| 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免费看国产精品| 慧静和一群狼好爽| 亚洲人成网站免费播放| 爽爽影院在线看| 国产又粗又猛又黄又爽无遮挡| www性久久久com| 欧洲亚洲国产精华液| 亚洲美女黄视频| 青青草偷拍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色图|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免费| 狠狠噜天天噜日日噜视频麻豆| 四虎国产精品永免费| 高h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亚洲免费| 一本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把美女日出白浆| 久久久久成人片免费观看蜜芽| 毛片免费观看网站| 伊人久久五月天| 韩国三级中文字幕| 国内精品在线播放| dy8888影院午夜看片| 日本SM极度另类视频|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影院| 最新亚洲精品国自产在线观看| 伊人亚洲综合青草青草久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