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本文通過對“快樂教學”的反思,指出快樂教學的使用過程中一定要慎重,千萬不要夸大“快樂教學”的作用。同時,作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意取舍,該用“快樂教學”方法時就用,不該用的時候就不用。
近幾年,隨著新課改在全國各地方的開展,各地教育部門都根據新課標的精神,提出了不少具有創意的教學改革思路,其中,“快樂教學”已經成為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的熱點。許多地方一提到教學改革,就必然提到快樂教學,甚至于有的地方教育工作者認為,能否在課堂教學中使用“快樂教學”是一堂好課的標準。筆者認為,這種做法使初中思想品德課的課堂教學走入了誤區。
一、“快樂教學”依據的反思
任何一種教學理論與方法都有它的理論依據,同樣,快樂教學也是,它的依據就是:孩子的天性都是好玩、愛動的,快樂的感受是更好地學習的情感基礎。在課堂上,當學生喜歡某種活動時,他們便會全情投入,還會獲得最高的學習效率和最好的學習效果。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就必須為孩子創設快樂的學習環境,激發濃厚的學習興趣,以興趣促進學生樂學,達到學習目的,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從以上快樂教學的理論依據來看,快樂教學的前提是孩子的天性是好玩,只要抓住了這點,教師就可以采取相應的方法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提高學習效率,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筆者并不否認孩子的天性是好玩,適當的抓住孩子們這一點可以提高課堂效率。但是,學習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特別是長時間的學習,在如此情況下,教師有時可以采取措施來實施快樂教學,不過,時間長了學生也就厭煩了,教師再怎么努力也達不到教學效果。所以對“快樂教學”的使用上一定要慎重,千萬不要讓學生厭惡快樂教學。
二、對“快樂教學”方法的反思
據筆者不完全統計,快樂教學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第一,建立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快樂教學”氣氛;第二,搜集充分的“快樂”素材;第三,創設“快樂”的教學情景;第四,借助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刺激學生的“快樂”神經;第五,給予激勵性評價,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從而增強學習的濃厚興趣。
筆者認為,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快樂教學”氣氛是很重要,但并不適合所有的學校、所有的班級、所有的學生。因為初中學生的自覺性不是太好,如果一味地在課堂上強調民主、平等、和諧,那么有的學生會不懼怕教師,對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可以置之不理。既然可以對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可以置之不理,那么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對教學還有什么意義呢?
雖然”快樂教學”離不開“快樂”的素材,要求教師在平時搜集“快樂”的素材時注意多多積累。比如,細心留意身邊或社會中的一些活生生的案例;多看一些書籍、雜志和報紙;上網瀏覽查閱有關資料;電視、廣播等媒體上的獲知,等等。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素材都有利于思想品德課的課堂教學的,我們搜集到的每一個素材都要思想品德課課堂內容相關才行,這樣我們在教學時才能達到教學目的,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快樂教學”以快樂為載體來達到學習知識的目的,“快樂”只是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而不是為了“快樂”而“快樂”。有些老師不注意對“快樂”素材的適用性把握,全憑心血來潮,不管對本課有關還是無關,想到什么有趣都講。結果學生是樂了個前府后仰,但卻感覺與本課知識無任何關系,有點不知所謂。這樣的“快樂”只會被證明是一種嘩眾取寵而無聊的舉止。
新課標指出:教師的任務就是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誘導學生投入到豐富多彩、充滿活力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去,并以其親身生活實踐為基礎,從中體驗并獲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真正使學生在情感、能力、知識等方面獲得全面發展。但是,作為一名教師在從事教學過程中,對新課標的理解要有靈活性,并不是每堂課都要按照新課標來做,只要是對教學有利的事情都可以做。特別要注意的是“快樂”后的引導,防止學生樂不思學。有時候,“快樂”的案例是舉了,但老師沒有加以恰當引導和延伸,結果學生樂不思學,沒能及時把“快樂”轉化為學習的動機。
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為我們的教學增添了亮麗的色彩,它能做到圖文并茂,影音具全,給予學生極大的感覺刺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學效果。同樣,我們也可以借助這種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快樂教學”。但是,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并不是都管用的,它也有局限性,因為我們不能迷信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更不能將傳統的教學手段完全拋棄,一定吸取傳統教學手段中的精華,與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結合,才能實現教學效果,將“快樂教學”得到發揚光大。
對學生給予激勵性評價,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從而增強學習的濃厚興趣。這樣的觀點并沒有錯誤,因為,創新意識潛藏于每個學生的頭腦中,教師要努力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尊重和保護每一個學生的獨創精神。但是,有的教師認為,人人都希望被別人賞識,所以在教學中,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見解,老師也要給予充分地肯定,讓每一個學生都體驗成功的“快樂”,覺得自己有能力,能勝任,有獨創性。教師對學生學習結果的這種“快樂”的激勵性的評價,可以使學生從中看到自己的創造天賦,從而使學習興趣得到加強,激起更進一步深入學習的強烈愿望。這樣的觀點有失偏頗,一味的表揚會使學生驕傲,從而使學生迷失了自我,這樣不利于學生的發展。所以,適當的批評也是必要的。
三、“快樂教學”對思想品德課教師的要求
教師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主導者,一堂課的教學質量如何,完全取決于課任教師的課堂管理能力。最好的劇本假如沒有遇到一個好的導演等于白搭。教師就好比導演,一堂課準備的最充分,環節設計的多完美,如果沒有一個較強課堂管理能力的老師來把握,同樣也不會好到哪里去的。我們都有過類似體會,本以為準備十分充分的一堂課上下來,卻發現根本無法達到我們預期的效果。那是因為我們老師在課堂教學管理中無法正確引導好課堂中“快樂”的氣氛,導致“快樂”演變成混亂,無法把持。結果,每個人都“快樂”著自己的“快樂”,課堂基本思路沒有按照我們預先設計的思路走,出現教學失控。所以,進行快樂教學還必須要求教師具備較強的課堂教學管理能力,能夠輕松駕馭課堂這架“快樂”馬車,不然“快樂”不但沒有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相反成了教學活動的混亂制造者。如果是這樣,還不如不要所謂的“快樂教學”。切記對“快樂教學”的適度把握,如果“快樂”無度,不注意對“快樂”的及時引導,結果“快樂”會演變成一場災難,導致教學失控。
總之,快樂教學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但是在實施快樂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分寸,否則不僅不能達到教學效果,反而不利于初中思想品德課的教學。而作一名教師,要想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上能夠很好地使用“快樂教學”,就必須在平時的教學中進行總結,這樣才能對快樂教學進行充分的了解,能夠靈活地運用“快樂教學”來進行初中思想品德課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