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探析高中政治課議題式教學類型與思路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重視培養與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是當前教育改革與課程優化的主旋律。新型而行之有效的議題式教學運用于高中政治課,教師應掌握好實證性議題教學、辨析式議題教學、實踐式議題教學三種教學類型,踐行以具體的教材知識為教學設計依據、以多樣的思維觸點為教學設計切點、以靈活的呈現方式為教學成果呈現等三種教學思路,解決好每一個議題,提高教學效率與質量。
議題式教學,指的是教師通過創設模擬生活的情境或者是選擇具體的真實生活情境,抓住情境中具有思辨性、開放性、指向性、系列性、綜合性的話題,來將知識靈活巧妙地融入到情境中,以指導、啟發、點撥等方式組織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高中學生已經形成了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自主性、自我意識越發強烈,立足于這種學情,教師可以更多地去鼓勵學生大膽自信地發揮主觀能動性,開動腦筋,將知識置放在生活中去思考與學習。本文從教學類型與教學思路這兩個方面來分析闡述高中政治課堂中的議題式教學活動。
一、高中政治課議題式教學類型
(一)實證性議題教學
實證性議題,指的是教師以學生熟悉的生活現象或者教材中的背景材料等作為教學內容,指導學生通過生成概念、分析現象、思考原因、挖掘邏輯來理解學科知識。以政治必修一第二單元第三課《多變的價格》為例,價格是購物中非常敏感的因素,也是各大商家在促銷時最善于利用的元素。教師可以選擇“雙十一打折促銷”這一生活現象來作為議題。譬如,以學生們非常熟悉的淘寶“雙十一”購物節為例,學生可以通過分析商家平常的定價和促銷期間的定價、打折優惠的方式等,來分析究竟這種活動是實實在在的讓利促銷還是廣告噱頭。尤其是可以針對新聞報道指出的“先漲價后降價”“折扣計算難過數學題”等問題進行評議,結合促銷期間的銷售量、促銷后的退貨量、活動期間的消費者評價等來分析價格對銷量情況的影響,進而更好地理解這一單元的理論知識。
(二)辨析式議題教學
辨析式議題,指的是針對無標準答案,通常還具有兩面性、爭議性的話題進行分析,其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科學理性思維,開拓學生的視野,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以政治必修一第二單元第五課《企業和勞動者》為例,這一課介紹的是市場經濟中的企業。在企業文化里,有一種“狼性文化”,它被一部分企業解讀為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當中,譬如“九九六”。針對這種現象,有人持支持意見,認為職工把絕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才能讓企業越來越好,才能實現個人價值。也有人持反對意見,認為這是企業對員工勞動力的不合理壓榨,甚至是打著“青春熱血,敢于拼搏”旗號的剝削。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對這一現象進行辨析式評議,分析正反兩面,做出一個比較客觀、中立、科學的認知結論。
(三)實踐式議題教學
實踐式議題,指的是以社會實踐的方式,由教師指導學生帶著具體的研究議題,通過社會調研等方式來完成議題內容的學習,這種議題式學習是需要與社會發生具體的關系。以政治必修二第三單元第五課《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例,教師可以在“兩會”召開前后,組織學生們與參會代表進行溝通交流,以“一種聲音、一個建議、一則請求是如何提上兩會的”作為議題,了解人大代表的日常工作職責,了解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前后的整個流程和各個環節,了解在我國的政治制度下,老百姓的訴求、心聲是如何切切實實地被國家和政府所考慮并最終成為造福民生的政策舉措,等等。這個過程就需要學生實際地與人大代表、與相關部門進行溝通交流,才能更好地完成實踐式的學習。
二、高中政治課議題式教學思路
(一)以具體的教材知識為教學設計依據
高效的議題式教學內容離不開精準的議題,教師應當以具體的教材知識為教學設計依據,牢牢地把握住知識原理。以必修三的綜合探究課《聚焦文化競爭力》為例,這一內容恰恰契合于總書記提出的“文化強國戰略”。教師可以圍繞這一戰略來設計實證性議題,通過分析戰略提出的背景、依據、邏輯思維等來加強對文化強國戰略的理解。而整個議題都必須緊緊地抓住“文化與社會”“文化對人的影響”這兩個知識點,從文化對整個社會的發展,對每一個個體的發展來理解為什么文化有那么大的影響力。與此同時,教師在設計之初就要規劃好整個議題學習過程的若干環節和步驟,譬如對“文化強國戰略”文件內容的搜集和解讀,對人民網、新華社等官媒對戰略解讀的評論,對該戰略指導下若干具體措施的分析等。各個環節預先埋下教材知識原理,在教學過程中再引導學生一一去學習。
(二)以多樣的思維觸點為教學設計切入點
與聽講式教學不同,議題式教學非常注重學生對議題內容的自我分析、辨析等。為了更好地活躍學生的思維,教師可以多樣的思維觸點作為教學設計的切入點。以必修一第三課《多彩的消費》為例,第二框“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旨在培養學生能夠樹立理性、科學的消費觀,避免過度消費、無節制消費等。圍繞這個話題,教師可以采用“后疫情時代消費情況”來設計議題內容。疫情給整個中國的經濟都帶來了影響,尤其是疫情最為嚴重的武漢市,各行各業幾乎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在疫情之后、社會生活正常運轉之時,從國家到地方都開始幫扶支持武漢的經濟復蘇,包括邀請央視主持人、當紅明星等于線上“直播賣貨”。很多網民為了支持武漢,哪怕很多東西暫時都用不上,也非常樂意購買。對于這種“不理性消費”“誘導型消費”“號召型消費”,該如何去評議呢?教師可以啟發學生從經濟原理、人文關懷、愛國主義情感等不同的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多維觸點的思維方式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全面性和科學性。
(三)以靈活的呈現方式為教學成果呈現
在議題式教學模式的最后一個環節學習成果輸出中,教師應秉承靈活多樣的原則和思路,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嘗試著用不同的方式來整理學習成果。比如在上面舉例的“一種聲音、一個建議、一則請求是如何提上兩會的”的實踐議題中,可以采用視頻記錄法,拍攝學生與代表之間的對話視頻,拍攝代表與老百姓溝通交流的視頻,來記錄代表的具體工作。可以采用記日記的方式,以第一人稱的角度,將自己在活動期間每天的調研學習感受寫下來。可以采用意見搜集的方式,通過問卷或面談等方式來了解老百姓對于人大代表、對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等的看法,等等。靈活的學習成果呈現方式不僅有利于激活整個議題式教學,而且還可以挖掘出學生更多不同領域的潛力和才能。
三、結語
高中政治學科的知識與我們的日常生活關聯度非常高,對于指導學生的生活和個人發展有非常大的意義。要想更好地發揮政治學科的功能價值,教師就要善于從中挖掘釋放出更多在理論知識背后的實踐運用。從這一角度出發,采用議題式教學模式,一則圍繞著某一個具體的話題展開互助互動式的討論,能夠激活課堂,讓理論知識聯系實際;二則可以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有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政治核心素養。教師可以根據不同議題式教學類型,靈活地按照框架設計、內容準備、成果呈現這三個部分,一環扣一環地去開展教學活動,促進學生提高和強化對政治知識的認知水平。
參考文獻:
[1]葉孟.議題式教學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運用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9.
[2]劉婷.高中政治課實施議題式教學的對策研究[D].沈陽:遼寧師范大學,2019.
作者:陳妍秋 單位:江蘇省包場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