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探析高中政治教學(3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新課改的實施為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得當前的教學效果得到了顯著的改善。但是,由于傳統教學觀念和手段影響的持續時間較長,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尚存在著不少的問題。本文就對新課標背景下高中政治課堂教學進行分析,以求發現問題并找到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高中政治;新課程改革;課堂教學;問題與對策
目前,高中教育推行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的綜合素養得以提高,為此學生需要將各科的學習予以兼顧。就高中政治而言,它是學生必須進行學習的一門重要學科,其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特別是現在,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持續深入,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的一些問題也開始逐漸顯現出來,同時高中政治教學的效果也隨之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這些問題的解決成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的重要課題。
一、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的問題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課程標準也被制定了出來,在這種“新”的教學環境之下,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效率得到了顯著提升,使得學生從課堂教學中獲取到了更多的政治知識,而教學中的一些問題也開始逐漸地顯現了出來。
1.教師主導作用未能完全體現。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作用是極為重要的,其除了要發揮好應有的組織和引導作用外,還要盡可能的將學生的主體地位予以突顯,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盡可能的表現得積極起來。但是就實際的高中政治課堂教學而言,由于受到了新課程改革的一些影響,教師要盡可能的去滿足新課程標準的一些相關要求,讓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有效的突顯,將課堂教學的主動權完全的交到學生的手中,此時教師就極易過分的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把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看得異常重要,從而忽視掉了自身對整個課堂教學的主導作用,這樣課堂教學的效率也是會受到影響的。
2.教學手段未能得到合理的創新。在傳統的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通常喜歡對學生采用“填鴨式”教學,將大量的理論知識集中起來,按照一種固有的節奏推送給學生,讓學生在極為被動的狀態下去對理論知識進行學習,這樣的教學氛圍必然會顯得沉悶、枯燥、乏味。當前,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推進,高中政治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也開始變得豐富起來,多媒體教學法、情境教學法、實際案例教學法、自由討論教學法等均在教學活動的開展中得到了較為合理的運用,使得整個課堂教學開始變得輕松、自由、民主起來。但需要高中政治教師注意的是,上述方法的簡單運用對教學效果的促進作用是極為有限的,由于學生之間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個體差異,若課堂教學沒有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綜合考慮,而是將一些教學手段進行簡單的機械化應用,那么課堂教學的效果將會受到消極的影響。
3.課程資源的未能得到充分地開發利用。隨著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持續深入,教師除了要把握好教材本身的相關內容外,還需要對大量的外在文字信息、音像資源、媒體信息、新聞熱點等融合到具體的課堂教學之中,并積極地引導學生將教材中的知識和外部獲取的知識進行整合,最后再將整合過后的綜合知識運用到實際的實踐活動之中,以便讓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得到有效的培養,讓學生的政治知識能夠在不知不覺間得到豐富,以便讓高中政治教學的有效性得以保證。但是,在實際的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有相當一部分教師并沒有吃透新課程改革的相關內容,未能形成利用生活實例或日常教學資源進行教學的習慣,使得整個課堂教學稍微顯得有一些陳舊、單一、死板,這樣讓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質量提升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二、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問題的解決對策
隨著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持續推進,新課程改革帶來的影響是必然存在的,而為了讓整個教學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教師要開始思考采取怎樣的應對策略,以便讓課堂教學的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1.教師主導作用的完全體現。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學生雖然占據了極為重要的主體地位,但教師的主導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只有兼顧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之后,整個政治課堂教學的效率才能得到有效地提高。因此,高中政治教師要保證正確教學觀念的樹立,清楚地認識到師生在課堂教學活動地位之間的具體差異,讓教師和學生的積極作用均能得到有效地發揮,以便為教學主導作用的完全體現提供強有力的保證,使得整個課堂教學的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具體過程中,教師應當對新課程改革帶來的變化進行分析,認真地去領會新課標背景下的高中政治教育教學理念,移除傳統教學理論對目前教學的消極影響,讓自身的主導作用得以充分地體現與發揮,對學生的行為習慣起到有效且合理的引導作用,令整個高中政治教學的科學性和目的性得以有效增強。同時,隨著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活動的持續開展,教師應當注意保持和學生進行有效地互動交流,及時地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予以把握,根據學生的具體需求來對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行選擇,除了要重點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傳授外,還需要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實際時間能力,讓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有效提高。另外,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利用高中政治教材加一些外部的教學資源來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讓學生能對政治學習充滿興趣,逐漸地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教學手段的合理選用。就實際的高中政治課堂教學而言,不同的學生會在其中呈現出不同的認知水平、學習水平以及興趣愛好。因此,教師需要對學生存在的實際差異進行有效地把握,為學生提供契合度盡可能高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以求讓學生的個性在教學的過程中得到張揚,讓學生的整體水平得以平穩提高。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具體過程中,教師可以事先了解好學生的基本學習需求,采取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來為學生營造出一個民主、自由、開放的教學環境,使學生在學習時表現得更為積極主動,這樣學生的學習效率才能得以有效提高。另外,隨著當前科技的不斷發展,高中政治教師還可以將一些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運用到實際教學之中,讓學生感覺到政治教學的樂趣之所在,使得學生在具體的政治學習中表現得更為積極主動,以便讓政治課堂教學的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
3.課程資源的充分開發利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需要運用大量的資源,教師要學會對課程資源進行合理地開發利用,讓課程資源得到更為充分地運用。因此,教師除了將教材作為教學的重要依據外,還要積極地對現實生活進行挖掘,從生活中發掘出更多的教學資源,將其融合到高中政治的課程資源之中,讓整個政治教學的內容變得愈發的豐富起來,令學生的知識視野得到有效的拓展,使整個政治教學的質量得到有效的提高。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具體過程中,教師需要對整個教學的需求進行分析,運用更為合理的教學方式來對學生實施教學,將學生置身于一個更加適宜的學習環境之中,以便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得到最大化的激發,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的思維能力、探究能力、實際應用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時,隨著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持續進行,教師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更為深入細致的把握,將一些新聞熱點、社會現象、身邊實事等問題引入到教學之中,讓學生利用所學的政治知識來進行分析和解決。例如,在對我國的經濟制度的相關內容進行學習時,教師除了讓學生閱讀書本外,還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來向學生展示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發展情況,使學生能更為直觀的了解到我國的經濟發展情況。
總之,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關鍵不光是理論知識,還需要對學生的學習觀念進行積極地培養。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師應當從自身找原因,將自己的教學觀念予以不斷地更新,將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落實到具體的教學之中,提高政治課堂教學的整體質量,為學生的健康發展鋪平道路。
參考文獻:
[1]吳素素.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踐與思考[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2008(6):42.
[2]陳愛金.新課程下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模式初探[J].貴州師范學院學報,2008,24(8):33-35.
[3]曾璐.提高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
[4]李立科.構建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J].教學與管理,2005(22):56-58.
作者:段莉 單位:四川省蓬安縣周口中學
第二篇:高中政治教學現狀及教學對策分析
摘要:在加快實施新課程標準后,改革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步伐也在不斷加快。但是,通過大量實踐調查得知,在高中政治教學中還仍然面臨一定的問題。所以,新課程標準下,為了真正的實現教學質量的升華,必須制定科學、有效地教學對策。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政治;教學現狀;教學對策
政治作為高中階段一門比較重要的學科,備受教師和學生的重視,這門學科理論性較強,內容枯燥,如果不采取有效地方法進行教學,很難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所以,必須要時刻緊跟新課改步伐,打造高中政治高效課堂。
一、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實踐取證得知,新課改后,在我國很多高中學校的政治課堂教學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總結得知,主要有這樣幾個問題:
(一)教師重視程度不夠
受政治學科特殊性以及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應試教學思想嚴重的制約著高中政治教師的思維,對于高中政治學科的教學的重要性沒有從根本上理解和認識。教師進行政治學科教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取得優異的成績,更多關心的是他們在期末考試或者高考中的成績,這樣一來,導致教學觀念難以跟上新課改的腳步。在教師這種錯誤觀念的桎梏下,學生只會死板的學習政治內容,對政治學科的內在樂趣根本體會不到。因為教師認識偏差,導致課堂質量低下,難以滿足新課改對其的要求。
(二)落后、陳舊的教學方法
跟上時代的發展腳步而制定教學方法是升華高中政治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的關鍵一環,科學、有效地教學方法能夠提升政治教學質量。然而,在很多高中政治課堂中,一些教師目標不明確,應試教育的錯誤觀念深厚,課堂上灌輸性講解的成分較多,沒有切實體會到培養學生政治素養與建立學生政治學習觀的重要性。一些教師在課堂上單一的從課本內容入手,著重講解考點,完全忽視了如何培養學生學習政治的能力,導致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效率低下[1]。
二、新課改背景下,打造高質量高中政治課堂的策略
新課程改革的推出,主張在教學中,要摒棄傳統的、陳舊的教學方法,要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給他們充分的自我展示的空間和機會。那么,在學習高中政治時,我們也應該緊扣新課改的大主題,采取科學的方法施教:
(一)轉變教學觀念,創建高質量課堂
在高中政治課堂中,教師要學會把課堂交給學生掌控,努力用發展的眼光培養和看待每個學生。在課堂中,大膽的摒棄傳統的教學思想和方法。教學期間,不要只圍繞那些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轉,積極的肯定每個學生的長處與短處,學會面向全體學生開展教學活動。努力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從他們的知識掌握情況入手,將不同的教學和學習目標為學生設計出來。設置多樣化的教學內容,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夠有所發展[2]。案例分析:在對“聯系”的有關哲學知識進行講解時,對于班級內學習水平不高的學生,教師先滲透給他們簡單的定義,使他們初步理解“聯系”的含義,簡單的先理解下哲學原理;就政治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教師開始拓展他們的思維,開始讓他們舉出生活中有關聯系的例子。這些同學開始展開想象,有的同學說,貓——老鼠——莊稼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貓抓老鼠,保護的莊稼,然后莊稼產糧養活了貓,這是一個聯系關系。有的同學說在做數學題時,需要應用語文語言知識分析,這也是聯系。那么,通過教師觀念的轉變,在課堂中正確的引導,為打造高質量政治課堂奠定了基礎。
(二)制定科學的教學方法
高中政治課堂中,改革政治教學,首先從改革教學方法入手。教師要改變自身的教學思想,更新教學方法。時代的不同,學生對政治學科的認識也會存在差異。在學習高中政治時,學生希望自己的主體地位得到體現,渴望教師為他們制定科學、有趣的教學方法而獨立完成學習。這就要求高中政治教師要不斷豐富自己,引導他們開展多樣性的學習活動。案例分析:某教師在講解整體與部分的相關哲學內容時,教師在講臺前擺出一塊空地,然后叫出20名學生來到來到臺前,讓他們圍成一個大圈,后邊的人雙手放在前面人的肩上,然后后人的腳尖與前面人的腳尖挨到一起,老師再講游戲口令,當聽到坐時大家一同坐下去,這時,一個驚奇的現象發生了,每個人竟然輕松的坐到了對方的身上,而且,這個圈竟然沒有壞掉,老師說,你們就是一個整體,大家知道嗎,如果你們之中有一個人做的不正確,都會影響到其它人,通過這個游戲教學法,很好的引起了學生學習整體與部分知識的興趣。在對有關消費的知識進行學習時,教師把學生組織到一起進行自學,安排他們在課后通過網絡設備搜集一些和消費知識相關聯的政治知識內容,然后制作出一個個生動、形象的微課,并通過課堂展示給其他學生。不同的教學策略,都能夠提升學生政治學習水平,課堂辯論可以提升學生應用政治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自主學習能夠使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從而達到增強學生自主學習政治內容的目的。所以,豐富和改變教學方法,是新課改下提升高中政治教學質量的重要一環[3]。
三、結語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高中政治教學也有必要進行一定的改變,陳舊、落后的教學模式已經難以滿足現階段高中政治學習的需要。文章作者從當前高中政治教學中暴露的問題出發,與高中政治教學內容相結合,分析了在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提升高中政治課堂教學質量。希望高中政治教師積極貫徹新課程標準的相關規定,通過科學的教學方法展開教學,從而不斷提升高中政治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田宇.高中政治新課標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及對策思考[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5,(08):89-90.
[2]葉波.淺談高中政治教學改革的問題與解決策略[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03):78-79.
[3]龔建黨.新課標背景下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J].教學探索,2016,(07):56-57.
作者:易榮花 單位:廣西桂林中學
第三篇:高中政治教學的同課異構探討
摘要: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是整個課堂的領導人,同時教師的教學素養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教學效果的發展。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進步和發展,越來越多的教師學會在自己身上找問題,在這基礎上“同課異構”的教學模式被得到廣泛的運用。可以說,高中階段的學生等同于步入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轉折階段,同時也是學生樹立正確人生價值觀念十分關鍵的階段。政治是高中文綜學習科目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如何在這一緊張的學習階段快速幫助學生扎實政治學習基礎也成為了眾多政治教師共同探究的教學難題。下面我將對高中政治教學的“同課異構”展開研究,并為此提出相關的解決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教學風格;高中政治;教學研究;研究策略;原則
從我國的教學管理機制來看,許多學校為了更好地監督各個班級課堂教學效果以及各學科教師的教學質量,都相應的采用了“同課異構”教學理念。在各大學校的教學管理中,看課、聽課以及評課等環節都是“同課異構”理念的組成部分之一,可以說同課異構不僅可以幫助教師更好的認清自身教學不足,而且看課、聽課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學習和積累的過程。除此之外,“同課異構”還十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倡導教師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做好“因材施教”,以此從根本上提升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成績。
一、“同課異構”教學理念的有效、高效性
“同課異構”在理念上倡導教師根據不同教師教學方式結合起來創設出屬于自己的且能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教學模式,但是從其本質來看,它最主要的是要求教師在存“異”的同時要求“同”。因此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做的應該是提升自身課堂教學的個性,并抱著“學習他人長處”的方式積極的去積累和學習更多的教學經驗,以此不斷強化自身的教學水平。例如,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許多教師喜歡采用傳統教學模式中“滿堂灌”的教學方式,這樣的教學方式只會使得政治課堂變得更加枯燥、乏味,根據這一現狀教師應該要不斷的反思,自己在教學的過程中是否也常常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如果有,那么就必須要快速的端正自身的教學態度和教學理念,從而為學生創設更加有效、高效的課堂學習內容,以此給學生帶來更加新穎、獨特的學習感受。
二、關注學生學情,忌“標新立異”
“同課異構”的教學效果是受到教師的教學風格和教學水平影響的,在高中政治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經常利用課余時間去聽一下學校里其他優秀教師的課,進而在聽課的過程中分析該教師教學優點及不足之處,并做好記錄,方便在課后與該教師展開有效的溝通和交流。在這之后,教師應該結合別的教師的教學優點和不足之處進行優化,進而從根本上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例如,在學習《生活與消費》這一章節的內容時,機靈的教師肯定會選擇列舉實際案例的方式來進行教學,而經驗較為豐富的教師則喜歡以提問的方式來延伸課堂學習內容。這兩種教學模式最大的優點便是都顧及到學生的學習感受,企圖利用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快速掌握學習內容,但是學生雖然感受到了教師所營造的熟悉的生活情境,但是他們卻并未能真正的將這些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中。在這基礎上教師便可以結合兩位教師的教學優點,設計一些與生活密切相關的例子來給學生進行講解,待講解結束之后教師再設計相關的題目來進行提問,這樣才能讓學生在真實的案例中學習政治知識,并真正的了解不同的知識應該如何正確、合理的應用與實際生活中,由此才能從根本上不斷提高政治課堂學習效率。
三、教學過程形成新的教學思路
課堂教學并不是古板、單一的,學生的思維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跳躍,所以教師不可能預測到所有可能會在課堂中出現的問題,甚至有的問題可能會使得教師不得不放棄原設計的教學大綱而采取隨機應變的教學模式。而在“同課異構”的教學理念下,教師應該要十分重視自身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在課下對這些問題進行反思和探究,進而形成新的教學思路,以此幫助教師找到更好的教學模式。例如,在學習《儲蓄存款和商業銀行》這一章節的內容時,教師根據教材內容的需要已經制定了完整的教學大綱,但是學生卻在課堂中問了教師許多關于儲蓄存款資金流向的問題。這一問題雖然跟教學內容沒有太大的關系,但是卻是許多同學都十分關注的話題,教師若是解答了還能很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應該對此進行反思,在下次上課的時候針對備課章節進行一定的網絡資源搜索,進而做好知識拓展內容。由此一來便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解釋課堂中學生提出的一些無厘頭問題。
結語
總的來說,政治是貫穿于學生所有學習階段的學習科目,從思想品德到政治再到今后的思想、馬克思主義等等課程。政治科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行為規范,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發展觀念,所以高中政治教師應該予以高度的重視。借助“同課異構”的教學模式與其他政治教師做好交流工作,以此學習其他教師的教學優秀之處,進而不斷積累經驗,并提高自身的政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楊曉麗.高中思想政治課“同課異構”教學探討———以“傳統文化的繼承”教學為例[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4,12:120-123.
[2]湯文俊,徐毅.利用同課異構資源優化高中物理教學設計———以超重與失重為例[J].亞太教育,2015,12:48+33.
作者:盤登偉 單位:重慶市榮昌仁義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