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醫學院校機關服務型黨支部建設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醫學院校機關黨支部是黨在教育醫療戰線的最基層組織和戰斗堡壘,是聯系師生醫護員工的橋梁和紐帶。醫學院校加強機關服務型黨支部的機制研究,通過建立“立場堅定,強化服務意識;科學實施,完善服務機制;考核激勵,營造服務氛圍”三個機制,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落實服務工作,進而增強黨支部凝聚力和感召力。
關鍵詞:
醫學院校;服務型;黨支部;機制
2014年,首都醫科大學在“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黨支部創建過程中,要求重點抓好服務型黨支部建設,這既是黨的制度建設的內在要求,也是提升黨支部工作水平的現實需要。因此,積極探究機關服務型黨支部建設的機制研究,全面推動醫療、教學、科研、管理等各項事業再上新臺階,為實現“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醫學院校”的建設目標提供堅固的組織保證。
一、醫學院校機關服務型黨支部建設的機制研究
學校通過建立“立場堅定,強化服務意識;科學實施,完善服務機制;考核激勵,營造服務氛圍”三個機制,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落實服務工作,進而增強黨支部凝聚力和感召力。
1.立場堅定,強化服務意識黨支部的建設是否具有強大的服務功能、是否為群眾做實事,取決于黨組織和黨員的服務意識,這種意識是基層服務型黨支部建設的思想前提。在強化服務意識過程中,重點抓住以下三點。第一,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真誠信仰馬克思主義,矢志不渝地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奮斗,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基本要求不動搖。按照支委服務支部、支部服務部門、黨員服務群眾、一切服務師生和學科建設的總體要求。第二,建立健全學習教育制度,擬定學習計劃,確保學習落到實處。至少保證每月一課的集中學習和黨員在線學習培訓不少于32學時/年。注重自學與集體學習、碎片化時間與整體時間的合理統籌。加強和改進專題講座、報告會、主題教育等學習方式,鼓勵和支持參加各種形式的學習討論會、交流沙龍、網絡教育等,不斷增強黨員學習活動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擴大覆蓋面和參與度。第三,堅持理論武裝,樹立服務意識。對于機關黨員干部來說,他們一般都具有較高的思想素養、政治素養和文化素養,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都比較了解。因此,應當側重于服務理念、工作作風等方面的學習,重點抓好實事求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教育。鼓勵和支持黨員加強黨建方面研究,培養刻苦鉆研的精神,真正做到學有所思、學有所成、學有實效。
2.科學實施,完善支部服務機制首先,梳理學校機關各支部在開展服務型黨支部建設中的典型實例,制定出符合本部門工作特點的支部計劃和服務制度。在全年計劃具體實施過程中,認真做好記錄總結,反復修訂服務制度,便于服務經驗的積累和管理能力的提高。其次,努力建設一支服務意識強、服務能力強的黨員志愿者隊伍。以服務型黨支部建設為引領,以志愿服務為載體,推動發展能力強、服務群眾意識強、境界高、能力過硬的黨員開展志愿服務,營造出無私奉獻、志愿服務的局面。在志愿服務過程中,一是樹立正確的群眾觀,充分利用教育實踐活動這一有利契機,進一步增強群眾觀念;二是打造想服務、會服務的黨支部書記隊伍,把那些致力于服務工作的優秀人才吸收到黨組織中;三是對黨員志愿者分級、分類管理,建立健全服務常態化管理機制,根據黨員專業、年齡、文化、經歷等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特點,采取登記管理制度,使得針對不同服務對象的不同服務需求,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服務。再次,創新服務載體。現代社會意識形態多元,信息和溝通方式多樣,教職工的民主意識與維權意識普遍增強,網絡媒體成為信息溝通交流的重要載體[1]。傳統的校報、廣播、會議等工作平臺,在新形勢下顯得較為滯后,無法第一時間傳遞信息、成為高效的交流服務平臺、滿足師生的服務要求。因此,要注重方法創新,辦好各級各類黨建網站,充分利用微信、QQ群、微博等大眾交流平臺,收集民意,暢通師生利益訴求渠道,增強師生凝聚共識。要著力搭建服務載體的交流平臺,及時反饋、分享服務工作信息,幫助黨員群眾相互學習,不斷完善服務機制,為學校事業發展添磚加瓦[2]。最后,拓寬服務途徑。通過充分發揮學科文化、社團文化、網絡文化和校園文化等載體優勢,緊密結合學校中心工作,抓好黨政工合力等優勢,構建全方位、多維度的立體服務體系,不斷提升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水平[3]。通過豐富生動的醫學院校文化活動,凝聚支部力量,加強支部自身建設。此外,以黨支部服務帶動其他各類組織服務,深化以黨支部建設帶動工會、共青團、婦委會等組織開展服務工作,形成黨政工聯合服務的強大合力。
3.考核激勵,營造支部服務氛圍通過將服務內容記入黨支部工作手冊,完成情況納入黨支部年終考核當中,做到服務常態化。在服務過程中發現問題,落實整改。注重細節管理和過程控制,把“服務有效、作風良好”貫徹于服務實施的全過程。一是通過評選先進黨支部、服務標兵,充分運用新聞媒體和互聯網、手機等新興媒體,及時收集整理新聞信息,對感人活動、優秀服務支部做好宣傳工作,帶動廣大黨員群眾共同投入到志愿服務中去,促進服務工作的推廣[4]。二是在機關黨工委的統一領導下進行,加強支委對支部服務型建設的領導和指導,注重培養典型,指導面上工作。同時,加強對機關黨支部服務型建設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及時交流先進經驗,促進機關黨支部建設全面進步。
二、醫學院校機關服務型黨支部建設的實踐
自2014年開展服務型黨支部建設以來,學校機關黨支部結合學校具體實際,注重方式方法創新,積極參與志愿者服務隊伍達280余人,占機關全體黨員100%;到社區報到的黨員人數154人,占機關全體黨員55%;累計到社區報到后開展活動時長達200余小時。服務活動呈以下幾個特點:
1.服務范圍盡可能全覆蓋各職能部門把服務工作融入專項行動和具體業務之中。通過崗位職責分工、協同配合、信息互通、相互銜接,形成服務范圍全覆蓋。服務學科建設活動:本著服務學科的理念,開展有助于醫學院校學科水平發展、促進師生學術能力提高、解決學科工作中實際問題的志愿服務活動,如指導青年教師開展科學研究、論文撰寫,舉辦學科前沿知識等講座,介紹基金申報的經驗,承擔學科建設的緊急事務等。服務綜合事務活動:以主人翁精神和共產黨人責任為引領,積極投身到學校事務性、公益性活動中去,滿足學校開展的工作及活動中的臨時性人員需要,如辦公地點搬遷的義務勞動、大型活動的事務服務、公益勞動等。服務生活活動:深入到群眾生活中去,及時了解周圍群眾生活中的困難,發揚黨群關系血肉相連的優良傳統,盡力解決群眾的實際問題,與群眾保持密切聯系,如落實黨員群眾“1+N”結對工作機制、慰問離退休人員、幫扶家庭困難的師生員工等。
2.做到服務對象全方位黨員、師生、患者、社會都是黨支部服務的對象,應針對他們的不同需求提供服務,力求做到全方位。服務黨員發展活動:為進一步加強學生和青年高級知識分子的黨員發展工作,開展有助于提升本單位黨員發展質量,規范黨員發展程序,解決支部、尤其是學生黨支部黨員發展過程中實際問題的志愿服務活動,如擔任兼職組織員、聯系本單位黨外青年高級知識分子、指導學生黨支部工作與積極分子談心等。服務學生工作類活動:從全員、全程、全方位的育人理念出發,為學校人才培養工作提供有益的幫助與補充,進一步滿足學生成長中的需要,如指導學生科研活動、社團活動,協助開展班風學風建設,幫助困難學生等。服務社會活動:發揮自身專業技術優勢,開展社會志愿服務活動,如社區科技支持、文化普及、衛生服務、知識宣講、文藝演出等。
參考文獻:
[1]曹海翔,梁靜.建設高校服務型黨組織的意義與途徑[J].思想教育研究,2013(12):45-47.
[2]朱廣亮.試析高校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實現路徑[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9).
[3]邱杰,趙君,張瑞.高校學生黨建工作載體建設基本經驗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2(6).
[4]王暉,陳先濤.新形勢下地方高校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四個維度[J].池州學院學報,2015(29).
作者:李明利 張帆 蘇溪 胡正娟 單位:首都醫科大學工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