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混合式教學在大學英中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隨著科技的進步,現代信息技術逐步滲透到教育教學中,成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一大助力。在現代信息技術的影響下,學生的學習開始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幫助學生隨時隨地進行知識的學習。這種將網絡運用到教學中的混合教學模式幫助教師將教學內外的資源進行了有效整合,使學生學習的知識突破教材,提高了學生的閱讀量,從而提高了學生的英語水平和學習效率。
關鍵詞:
一、引言
在英語新課程的要求中,也將教學重點放在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大學英語教學中,旨在借助現代信息技術突破課堂教學的局限,促進學生學習的個性化和自主學習。英語新課程的要求充分體現出了混合式教學模式在現代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混合式教學模式的運用不僅使課堂教學與學生的自主學習相混合,還使傳統的教學模式與網絡學習相混合,促進了教學觀念的轉變以及教學模式的更新。筆者以自身多年的大學英語教學經驗為例,談一談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閱讀課上的應用。
二、課前在線預習
在現今網絡發達的時代,學生的課前預習也不僅止步于教材的內容,而是越來越多的借助多媒體進行知識的學習。教師與學生可以通過多種社交平臺進行知識的交流與分享,比如QQ、微信、微博、博客等。教師可通過這些社交軟件將該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相關知識等進行分享,方便學生通過社交軟件下載學習,進而在課余時間進行知識的自主學習、研究,從而提高預習效果,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例如,教師在教學新視野第二版英語《LoveWithoutLimitations》時,在社交軟件上,為學生提供本課的教學目標:“1.Tounderstandthetruemeaningof‘love’andtalkaboutit;2.Tolearnhowtoscanapas-sage等等,讓學生了解教學目標,從而有目的地進行預習。
三、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活動包括教師的導入、教學、訓練、評價等。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借助多種媒介輔助教學,從而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在課堂導學階段,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預習情況進行有效的檢測,并且對該課相關知識點進行綱領性的指導。此外,還要對課堂教學任務進行有效地分配,使每位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發揮教師的引導、組織作用,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形成教師導學,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分組進行知識的學習。在小組中學生分享課前收集到的資料以及對該課內容的見解,通過小組內的交流、探討,豐富資料庫,加深對該課的認識與了解,從而總結出本課閱讀的主題。在這一階段,教師要針對每組學生不同的情況進行針對性指導,解決小組討論中遇到的個別問題,提升學生探討的有效性,引導學生積極交流互動,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小組交流中,促進學習的有效性。之后進行閱讀訓練,讓學生針對閱讀主題進行相關資料的閱讀,可以為學生設置相關的問題,以問題為導向,引導學生進行有效閱讀。在閱讀過程中要注意學生主體性的發揮,讓學生獨立完成。以問題為導向,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有跡可循,能在閱讀過程中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知識的查找,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以及主動閱讀、探究的意識,從而提供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教學評價的環節中,教師可以采取多種評價方式,從不同角度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從而在全方位實現對學生學習的評價。教師可以利用學生自評、互評、教師評價等多元評價方式進行評價,提高學生客觀、全面地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了解與認識,從而促進學生正確有效地分析、反思,培養學生自我監控、評價以及元認知能力。
四、課后復習
學生在課后的復習中,可以借助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有效的復習,利用自主學習平臺、社交軟件以及廣域網資源等媒體資源進行知識的鞏固與拓展。教師在教學活動結束后,可以設置一定的檢測活動和作業,促進學生在課后進行有效的交流、合作,充分促進學生在課后對教學知識的鞏固與拓展,提升學習效率。
五、結束語
總之,隨著大學英語對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視,將現代信息技術與閱讀教學相結合,有效地使教學融合了大量的資源,豐富了教學內容,拓展了學生的眼界,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更好地將教材與時代相結合,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不過,混合式教學模式的運用,對教師也提出了相應的要求,教師要充分發揮引導者的作用,使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中,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網絡與課堂緊密聯系,避免形式化的產生,促進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張宜,高見.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以一項校本研究為例[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5(18).
[2]郭燕青.混合式學習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以中山大學南方學院公共藝術系為例[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6(03).
作者:朱淼 單位:內蒙古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