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初中政治互動教學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中學時代是人生中成長的關鍵期,也是學生時代的轉折期,學生在這個時期對外界的認知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因此,對于傳導正確價值觀世界觀的初中政治教學,運用新的教學模式來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
初中政治;互動教學
1營造和諧交融的課堂氛圍是構建“互動式”課堂的基本條件和前提
課堂不僅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和主渠道,也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主陣地,是學生學習知識、發展的基本途徑,課堂教學氛圍的好壞直接影響教學效率的高低和學生創造性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那么,如何營造和諧交融的課堂氛圍呢?首先,建立民主、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民主、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就是要求教師放下傳統的師道尊嚴、封建家長制的權威意識,與學生開展平等、民主、信任的交往。只有在這種新型的師生關系下,才能給學生創造一種敢說、敢想、敢做的開放氛圍,以極大的熱情無所畏懼地投入課堂的“互動”中來。這樣,在解決問題的交流、體驗過程中,既發揮了學生主體的參與作用,教師又贏得了學生的信任和親近。其次,學會調控課堂情緒,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一方面,當學生精神飽滿、情緒高漲時,就會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聚精會神地聽老師講課,回答老師或其他同學提出的問題,從而激發老師講課的熱情;另一方面,教師充滿激情的講課也會激發學生學習、參與的熱情,活躍課堂氣氛。所以,教師要學會調控課堂情緒,既要想方設法使自己的情緒保持良好狀態,同時也要激發、調動學生的情緒處于高漲狀態。
2運用討論法增強課堂互動
在一些具有辨證的、較抽象的知識安排上,教師把教學內容或要解決的問題以設計好的問題提出來,由學生展開討論,通過討論,去偽存真,由淺及里,由現象到本質,使學生掌握知識,明白事理的教學過程。通常討論法有兩種形式,即小組討論和全課堂討論。全課堂討論是全班共同討論一個問題,一般通過舉手發言的形式進行,它的特點是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速度快、互動面廣,能迅速完成思維的交流。通過學生討論,在全班集中交流,再由教師引導講解,得出結論,以達到對知識或問題的理解。它的特點是可操作性強,學生參與面較大,組織方便,所占用的教學時間也不長,所以這種互動方式為廣大初中政治教師所喜愛并廣泛使用。小組討論的范圍以四位學生最恰當,這樣可以就近組織而無需調動座位,節省了時間。討論時間一般在3~5分鐘左右,從討論結果的集中反饋方面,以全班40人計,十個小組的意見反饋除去重復部分大約能產生3~5個意向,需用3~4分鐘。一個課題的課堂小組討論預計時間8~10分鐘,教師把討論結果總結一下,再把所討論部分與全課知識整合需用2~3分鐘。這樣,通過課堂討論的互動方式解決一個教學疑點或難點用時在10~13分鐘左右。課堂討論要注意控制學生的回答反饋,加強引導;教師總結要簡明扼要,直切問題結癥所在。因為這時學生已經在討論中形成初步感理性認識,并了解到其它組的意見,教師的總結必須具有權威性,具有指導性。
3鏈接現實生活,結合課堂內外
隨著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我們的環境在變,學生在變,教法在變,教學內容豈能不變?因此,我們在使用教材時,應該因材施教,既要善于利用課本,又要根據學情,敢于跳出課本。對于教材,老師要把握其變化情況:一是教材內容由大變小。根據小學生的認知水平與實踐能力的情況,對于他們的品德尚處在學會最起碼的做人道理、養成最初步的道德行為階段,因此教育內容要由大變小;二是教材內容由虛變實。教學內容運用故事、寓言等的目的是:將抽象的道理通過淺顯通俗的形式使之更形象化,有助于學生理解。但有時其內容與學生實際相脫節;三是教材內容由繁變簡。從認知、思維、記憶的角度來說,只有對象越具體,人的認識才會越深刻。同時,介紹更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更能激發學生愛國主義熱情。
4注重創新教學方法。搭建“快樂教學”有效平臺
4.1結合教材內容創設快樂情境。在初中政治教學中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快樂指數,激發他們更加積極深入地開展學習活動;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學活動的生動性,有助于增強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感悟和理解。例如教師可以創設快樂的教學情境,進行有關“友好交往”的教學,效果就非常地明顯。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選出兩組學生,讓他們即興表演一段有關同學相處的小品,并在表演結束以后,讓學生對兩組同學的表演內容進行討論,通過對小品中的不足或是優秀之處的討論評價,學生發現了人與人之間正確的交往模式,他們的學習興趣也被調動了起來,參與教學活動的熱情高漲,在這么愉快、濃厚的學習氛圍中,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更深刻,政治教學成效進一步得到提升。
4.2信息教學手段促進學習積極性。現代化教學手段不斷創新,其中以信息手段最為普及,一方面是因為信息容量巨大;另一方面是因為其生動的演示效果,可以將抽象的政治教學變的真實、生動。教師應在教學活動中充分利用信息教學手段的輔助促進作用,讓課堂教學從“一成不變”變得“生動活潑”,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開展“誠信做人到永遠”的教學時,教師可以摒棄空洞的說教,運用信息手段向學生播放由真實事件改編的小品《彩票風波》,學生被小品的情節逗得哈哈大笑。看完小品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中獎彩票的歸屬展開討論,相互交流。有趣味的影音信息作為基礎,誠信問題不再是抽象的一個概念,學生也可以深開入的思考,政治教學成效明顯提升。在當今教學模式中,針對初中思想政治教學創新教育已成為當前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必然趨勢。初中政治課堂必須要打開視野,從單調枯燥的教學模式逐步發展為互動式的教學模式,不僅要讓課堂的“觸角”伸得更遠,更要讓課堂的氣氛開展得更活,并通過這種互動式的教學模式,來最終提高初中政治教學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辛璐.實現教學互動提高初中政治教學效率[J].新課程導學(上),2012(22).
[2]周陳莉.探究初中政治教學課堂互動的方式及其運用[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131-132.動式教學;教學模式
作者:孫麗靖 單位:吉林省公主嶺市懷德鎮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