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醫務糾紛的現狀與對策總結匯報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近年來我市醫務糾紛相對頻繁,有些醫患矛盾甚至升級為暴力沖突,醫務糾紛日漸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門焦點。這些事件不斷給所在單位造成了較大的聲譽損壞,對醫院產生了不良影響,現聯系我市實際狀況分析如下:
一、醫患關系的現狀
(一)醫療糾紛特點
1、醫療糾紛呈逐年上升的趨勢。
在現今社會,人的生命健康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以致非醫療過失(比如非精神病人跳樓、自殘等)導致的的病人損害也成為有些患方提起糾紛的事由,在此基礎上,醫療糾紛的例數就自然增加了,比如我市年有27糾紛,年有35例,年有48例。
2、醫療糾紛的賠款額越來越高。
“大鬧大解決、小鬧小解決、不鬧不解決”的觀念成為很多糾紛解決的潛規則。發生糾紛后,絕大部分患方不愿意通過法律途徑解決,比如年我市只有2例是通過法院判決處理的,特別是發生了病人死亡的醫療糾紛很多都是通過鬧事以達到高額賠償的目的,甚至還發生了對醫務人員個人造成人身傷害的惡性事件。一年來,我市賠償在10萬元以上的有6例,在20萬元以上的有2例,嚴重干擾了醫院正常工作秩序,損傷了醫務人員的自尊和對職業的熱愛,并導致國有資產不正常的損失。
3、不通過法定途徑解決的明顯增多。
醫療糾紛產生后,正當的途徑為協商、衛生行政部門調解和訴訟三條途徑,對醫療過程的認識差距大的可以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以判定是否屬于醫療事故,并劃分醫患雙方的責任。但是,發生糾紛后,患方往往很少依據上述三條途徑來解決問題,絕大多數是采取聚眾鬧事,利用國內有關重大活動、會議期間要求安定團結的局面相要挾,以最終獲得高額賠償。
(二)醫患關系緊張的原因
1、醫方因素。
造成醫患關系緊張、醫療糾紛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從醫患關系來說,主導方面還是醫務人員,我市發生的糾紛都能從以下兩個方面找到問題:
其一,醫療質量問題:一些醫院規章制度執行不嚴,造成差錯事故發生,或是技術水平低下,或者是醫務人員責任心不強、粗心大意、弄虛作假造成誤診誤治等;一些醫務工作者“見病不見人”,忽視了病人心理感受,忽視了與病人的溝通和交流,造成病人的誤解。
其二,醫風醫德問題:一些醫務人員素質降低、自身修養欠缺,服務態度差;醫院實際上又不同程度存在著醫務人員收入與病人所交費用多少掛鉤的政策更加大了病人對醫務人員的反感情緒。
2、患方因素。
一是患方對醫療工作和醫學知識的不了解,對醫療診療的效果期望值過高,認為治不好就是醫院有過錯,從而遷怒于醫院和當事醫生。二是患方的道德素質問題。在醫患糾紛中存在著一些患者及其家屬無理取鬧事件。值得重視的是,一些醫院附近還出現策劃患方鬧事的職業“醫鬧”,對醫院的秩序構成了嚴重的威脅。
二、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的方法和途徑
醫患關系的改善有賴于國家衛生行政管理力度加大、醫療改革加快、財政補償合理、法律法規完善、教育普及提高、媒體理性傳播、社會大眾道德控制水平提升等全方位的努力。
(一)醫院要完善醫院管理,注重內涵建設。
醫務人員要嚴格遵循各項管理制度,疾病診療常規和操作技術規范,維護患者的隱私權和知情權、構建以人為本的醫療服務、做到規范執業。
(二)醫院要培養醫務人員的道德素質。
提高醫務人員的醫德醫風,變“以病為中心”為“以人為中心”,保持對生命的敬畏感,把人的價值放在第一位,尊重患者的尊嚴和人格,從病理上、社會環境上和心理狀況上全面了解患者。
(三)衛生主管部門要組織工作專班,加強對醫療安全的督導活動,確保工作實效。
(四)社會經濟舉措
1、堅持政府承擔公共衛生和維護群眾健康權益的責任不能變。
發揮政府保障群眾基本醫療的主導作用;堅持衛生事業為廣大人民群眾健康服務的宗旨和公益性質不能變,才能為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提供堅實的外環境基礎。
2、提高全民族的整體素質。
患者要理解醫學的高風險性和探索性,尊重醫務人員,當診療出現意外時,應通過法律程序來解決。患者應尊重醫務人員、遵守醫院規章制度;積極配合治療、恢復和保持健康;支持醫學發展。
3、強化輿論引導。
宣傳、新聞單位要加強有關法律法規宣傳,加大對醫務人員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和衛生系統先進事跡的報道力度,堅持正面宣傳報道典型先進事跡、先進人物的原則,弘揚正氣,努力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為醫療服務工作營造良好氛圍。對醫療糾紛的報道要堅持謹慎、客觀、公平、公正原則,在發揮輿論監督作用的同時,以正確的輿論導向來做好引導工作,促進醫患互信和醫患和諧,優化醫療執業環境。同時,對重大“醫鬧”案件處理后要公開曝光,以正視聽,引導醫患糾紛通過合法程序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