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政辦定點幫扶事跡報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縣鄉是省定貧困鄉,是純回族聚居的少數民族鄉,全鄉9個村、1892戶、9026人。耕地面積13381畝,人均1.48畝。長期以來,由于該鄉自然條件差,農業基礎設施薄弱,種養業水平低,農民文化程度低,增收渠道不多,農民收入低,年該鄉農民人均純收入僅1526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91元,群眾生產生活十分困難。自年以來,省政府辦公廳對縣鄉連續6年實施了定點扶貧,按照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的統一安排部署和要求,把解決群眾實際困難問題作為幫扶的重點和突破口,以加快該鄉脫貧致富步伐,提高農民生產生活水平為目標,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積極謀劃,狠抓落實,制定規劃,籌措資金,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六年來共協調落實扶貧項目資金和物資折價達1600多萬元。同時,引導農民調整農業結構,大力發展勞務經濟,加大教育科技投入,提高農民素質。經過幾年的努力,該鄉貧困落后的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促進了鄉經濟社會發展。年,全鄉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544元,比年增長66.6%。
一、加強領導,提供組織保障。開展聯點幫扶工作以來,省政府辦公廳充分認識到,幫助貧困地區群眾脫貧致富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項重要任務,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有效載體,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對廣大干部進行艱苦奮斗教育的重要形式,是政府職能部門義不容辭的責任。為此,廳黨組全面貫徹落實《關于加快我省扶貧開發工作的決定》精神,把定點幫扶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并把它作為一項制度長期堅持下去,歷任秘書長親自過問,由主管副秘書長分管,并確定由業務處室指派專人負責有關扶貧的日常組織、協調工作。每年年初廳里都會召開會議,專題分析研究定點扶貧工作,明確年度定點扶貧工作計劃,提出扶貧工作重點,制定落實扶貧工作措施,確定扶貧支持項目和資金,為年度扶貧工作的完成夯實了基礎,保證了扶貧工作目標的順利實現。由于辦公廳領導高度重視,確保了每年的扶貧工作計劃都能順利完成并取得一定成績,受到了當地政府和群眾的贊揚和好評。
二、深入調研,確定幫扶工作目標。由于受自然條件、資金、技術及各種客觀因素的制約,縣鄉絕大多數村民的生活水平仍處于貧困狀態,為了摸清情況,掌握第一手材料,六年來,廳領導定期前往定點幫扶鄉、村進行實地調查研究,同當地鄉村干部召開座談會,深入交流,切實掌握制約當地經濟發展的瓶頸所在,出主意,想辦法,本著“缺什么,補什么,需要什么,幫助什么”的原則,探索標本兼治、綜合開發新路子,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為當地的脫貧致富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三、籌措資金,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針對長期以來該鄉人畜飲水困難、交通不便的情況,辦公廳把改善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作為定點幫扶的首要任務,多方協調,籌措資金,加強了基礎設施建設,至年共協調落實資金984萬元,實施人畜飲水、交通道路等工程,使該鄉基礎設施得到很大的改善。其中,投資210萬元徹底解決了全鄉8377人、5288頭只牲畜的飲水問題;投資696萬元,修建通鄉公路兩條,改善了群眾的出行條件;投資48萬元,配備太陽灶1602臺;爭取資金30萬元對鄉衛生院進行了改擴建。
四、加大投入,開展“智力”扶貧。扶貧先扶智,治窮先治愚,是脫貧的根本。幾年來,辦公廳狠抓科技扶貧工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先后協調落實資金236萬元,修建學校5所,建筑面積1885平方米,并給中心學校解決電腦50臺,改善了辦學條件,為科教興鄉戰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目前,該鄉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非文盲率99.7%,人口素質得到提高。同時,投資23萬元,實施了廣播電視村村通項目,受益農戶1324戶;協調落實捐資助學資金30萬元,作為貧困學生助學基金,減輕了群眾負擔;捐贈價值15萬元的各類圖書9300冊。同時,實施陽光工程,加強勞動力技能培訓,每年勞動力技能培訓人數200名左右,提高了勞動力素質,促進了該鄉勞務產業發展。年全鄉輸出勞動力2390人勞務收入達503萬元,人均增收557元。
五、組織考察,開拓眼界。針對鄉人多地少,產業結構比較單一,畜牧業發展比較薄弱,經濟效益較低的實際,辦公廳與當地干部研究,認為該鄉脫貧致富的唯一出路是大力發展農區養殖業。為學習外地經驗,開闊眼界,年我廳組織鄉、村干部到寧夏、內蒙、山東、遼寧等地學習考察,主要學習了農區養殖業的發展和養殖協會的運作,及奶牛養殖先進經驗。今年8月份又組織30多名鄉村干部和養殖能手到省內、縣學習規模養殖、養殖小區建設等經驗。通過參觀考察,開闊了鄉村干部的眼界,提高了鄉村干部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能力。
六、突出重點,積極發展養殖業。針對該鄉養殖基礎較好、養殖能手較多的實際,在加強培訓的基礎上,協調落實項目資金,積極發展養殖業。爭取項目資金35萬元與青海綠安農工貿公司聯辦奶牛養殖基地,落實資金75萬元建立機械化擠奶站1座,收奶點3處,以保護價收購奶牛養殖戶的牛奶,增加了群眾收入。年全鄉人均奶業收入達到300元,比上年增加25%。
七、互幫互助,積極開展送溫暖和支部共建活動。年以來,辦公廳組織機關干部職工開展送溫暖活動。據統計,六年來共解決價值達40多萬元的救濟面粉、棉衣、辦公桌椅等物資,給貧困戶獻愛心、送溫暖。為進一步搞好定點幫扶工作,今年廳黨組組織廳屬9個支部對鄉9個貧困村開展結對幫扶活動,各支部針對各村實際,結合本單位、本支部業務,積極為群眾辦實事。目前,已落實村黨支部活動室配套資金、征地款等資金10萬多元,并積極協調落實小型異地搬遷、牛羊養殖等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