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區調解員優秀事跡報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美麗的旁,有一個環境整治、秩序井然、人際關系和諧的山村社區。在這個社區大家庭里,有一位年過半百、樸實無華、默默奉獻的當家人,她就是村社區調委會主任、黨支部書記。
從最初的社保員到居委會主任,又到現在的調委會主任、黨支部書記,在山社區已是幾易其崗了。一步步兢兢業業,腳踏實地地走來,她無論在哪個崗位上都忘我地工作著,奮斗著。幾年來經她調解的各類糾紛203件,調解成功201件,成功率達99%。她還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并于年被司法部授予優秀人民調解員的稱號。其所在社區三次被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文明住宅區、社區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成績和榮譽的光環背后是許多常人無法想象的執著和艱辛。社區穩定的守護神民調工作是社區穩定的第一道防線,這是講的最多的一句話。她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每周的居委會干部工作例會上,分析社區的矛盾,排查各類糾紛是一項必不可少的內容,幾年來她調解的12起糾紛中,沒有一起把矛盾上交。她善于走家竄戶,了解情況。居民搬家、學生開學、青年參軍、生兒育女、紅白喜事都能看到吳主任的身影,她走遍了每家每戶,對容易發生矛盾糾紛的重點戶,她一年要去10多次,并主動將辦公室的電話及自己家的電話號碼告訴居民,讓居民有事隨時聯系,整個山,從老到少,從單位戶到臨時戶,人人認識吳主任,有事愿請她幫忙;她樂于婆婆媽媽,問長問短。平時最注意的是老弱病殘家庭,刑釋解教人員家庭,每家每戶、各人各樣都在她心里裝著,24幢的孤寡老人靖保華因患重病無錢醫治,吳主任在看望她時得知老人的外孫女借她2萬元賴債不還,吳主任十分氣憤,她費盡周折找到了債務人,向其曉之以理,其不但不同意還錢,還散潑哭跪在地,吳主任不為所動,告訴債務人,如不還,將送其外婆到法院訴諸法律,在眾位主任的責備之下,債務人電話招其夫送錢,當天一次性還清了所欠債款。她肯于幫貧困,解決問題。
在山,她去的最多的不是富裕戶,而是困難戶家,多年的民調實踐她總結出,現在的家庭矛盾相當一部分是由貧困引起的,解決他們的矛盾要設法解決貧困,她列出貧困家庭成員的文化程度,工作特長,通過各種途徑推薦他們就業,五年來,她先后推薦了37人重新就業,使這些困難戶家庭矛盾少了,歡樂多了;她勤于學習法律,依法調解。山是個小社區,可吳主任辦的是大調解,她將樓棟長、居民小組長、駐社區的民調干部每月集中半天,分析糾紛情況,交流調解經驗,并安排兩個小時請專人上法制課,讓大家充分了解民調工作的地位,掌握民調工作所涉及的法律知識,保證民調工作依法進行。居民群眾的貼心人常說:“做社區工作,要能吃苦,不要怕麻煩,要心里裝著居民群眾”。她事實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同志待孤寡老人如親人。她組織支部黨員和部分居民骨干,組織成“送溫暖”小分隊,定期輪流為孤寡老人服務。李華老人無兒女一個人單獨生活。一次不幸跌斷了腿,得知后立即跑到老人家背起老人,快步下樓,攔了一輛車就往醫院送。由于醫治及時,老人的腿很快接上了。為了方便老人生活,專門為老人找了一名戶工,負責老人的飲食起居。逢年過節,都要買禮品看望老人,組織黨員、居民骨干定期為老人清掃居室。老人常說的一句話是:共產黨好、吳主任的人員好是咱群眾的貼心人。照顧老人這項工作一直不間斷地開展了長達兩年之久。去年年底老人提出要去淮安妹妹家生活,同志仍不放心,對日后老人的生活作樂精心的安排,還要求老人的姨侄善待她。今年,老人為感謝吳主任還特地托人送來錦旗一面,上面寫著“不是親人,勝似親人”八個大字。
同志以她的真誠和熱情團結群眾,她有一顆火熱的心,但火熱之中不失原則。在一次樓長會上,一位兒子、媳婦都下崗的老樓長借題發揮,發牢騷,講怪話。作為一名老黨員,同志當即嚴肅地批評了她。第二天,這個樓長主動到社委會承認了錯誤,同志又心平氣和地和她交換了意見,使她心服口服。
同志一心撲在社區工作上,頭腦里整天想的就是工作。在家里,她開口閉口就是“我們社委會”,誰怪丈夫和兒子戲稱她為“工作狂”。年11月,生病住院手術,醫生囑咐她要修養3個月。牽掛社委會,心里放不下工作,出院后在家休息沒幾天又回到社委會,投入到工作中去了。同志自從到了社區,幾乎沒有休息日。居民們只要有事找到她,不管是中午吃飯時,還是夜里,她總是及時幫助解決。她從不嫌麻煩,從不喊苦叫累。拿她自己的話來說:“我是社區支部書記、主任,我要在每一天里的每一個小時努力工作,要干好今天,想著明天和后天,要有奉獻的精神?!逼椒仓姓凵涑鰝ゴ?,樸實中蘊含著崇高。這就是,一個老共產黨員,一個普通社區調解員的本色。她把黨和人民給予的關懷和榮譽當成激勵,化作前進的動力,更加牢記黨的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一如既往,義無返顧地譜寫為人民服務的新篇章,為社區的安全穩定、繁榮昌盛貢獻全部的才和智、光和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