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形勢下殘疾人職業素質與能力調研報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新時期對殘疾人工作者的基本素質要求;殘疾人工作者應具備的工作能力;殘疾人工作者面臨的課題;進行講述。其中包括:政治思想素質心理素質、業務素質、殘疾人工作者在工作中除應具備有關殘疾人方面的法律、法規、條例、政策和業務知識外,還應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能力、較強的文字和口頭表達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善于分析處理各種信息的能力、準確掌握理論政策的能力、配合協作的能力、殘疾人工作者的政治素質、心理素質和業務素質還不能適應殘疾人事業的發展需要,我們只要想殘疾人之所想,急殘疾人之所急,情為殘疾人所系,權為殘疾人所用,利為殘疾人所謀,少說空話,多做實事,多做好事,多做難事等,具體材料詳見:
新形勢下的殘疾人工作者應該具備什么樣的職業素質和工作能力呢?這是我們必須認真面對的問題。為了進一步加強殘聯自身建設,建設一支順應時展要求,政治素質較高,工作能力較強的,能夠擔當責任的殘疾人工作者隊伍,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殘疾人工作的一項緊迫而艱巨的任務,對于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確保殘疾人事業健康發展,帶領殘疾人一起奔向小康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發揚人道主義精神,發展殘疾人事業”,人道主義精神,正是以人為本的體現,以科學發展觀加快殘疾人事業發展的根本要求。在這種形勢下,殘疾人工作者,是否具有這種的職業素質,是否具有這種工作能力,是殘疾人工作能否得到殘疾人的認可,得到殘疾人擁護,得到殘疾人支持的關鍵。內強素質,外塑形象,勢在必行。恪守“人道、廉潔、服務、奉獻”的職業道德,是我們的宗旨和必要條件。在殘疾人事業發展中,殘疾人工作者是殘聯工作活動的主體。殘聯工作的成敗得失,有效程度和創造活力,取決于殘疾人工作者的素質和能力。殘疾人工作者要積極奉獻殘疾人事業,加強自身修養,培養高尚品德,以對殘疾人的愛心、真心和實心,幫助殘疾人融入社會,平等參與社會生活,不斷改善生存、生活條件和健全人一道共同邁入小康社會。在新形勢下全面提升殘疾人工作者的素質和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一、新時期對殘疾人工作者的基本素質要求
新時期的殘疾人工作者應該具有什么素質呢?從大的方面來講,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和心理素質。從具體的工作要求來看,又分為若干種。
(一)政治思想素質
1、人道主義精神
人道主義就是殘疾人事業發展的旗幟,殘疾人事業是人道主義的事業,殘疾人工作者要大力弘揚人道主義思想,恪守人道主義原則,深刻領會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內涵,并與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相結合,廣泛宣傳,勇于實踐,成為人道主義的傳播者和實踐者。殘聯應該成為實踐人道主義的象征。
2、清正廉潔
清正廉潔是殘疾人工作者應具備的基本道德規范和品德,殘疾人工作者要遵紀守法,清正廉潔、克已奉公、誠實謙虛,始終保持和發揚艱苦奮斗,勤儉創業的優良傳統,要以少花錢,多為殘疾人辦好事、辦實事,做到政務公開,讓廣大殘疾人放心。
3、為殘疾人提供優質服務
殘聯形象是殘疾人工作的行為表現在殘疾人心目中的反映。離開殘疾人就不可能有殘聯的形象,形象的塑造也就會失去意義。要在殘疾人心目中樹立良好的形象,使殘疾人產生良好印象,就必須著眼于殘疾人,一切為殘疾人利益著想。尤其是自身利益和殘疾人利益發生沖突時,更應首先滿足殘疾人的利益。竭盡全力為殘疾人提供優質服務。
4、互相尊重,共同發展
殘疾人工作者應自覺地與各單位、殘疾人之間必須建立在彼此尊重、共同發展的基礎上。要求全社會平等地對待殘疾人,殘疾人工作者自己就必須首先做到。殘疾人平等、參與、共享社會物質文化成果的目標,首先在殘聯這里就應該得到實現。
(二)心理素質
1、充滿自信,方能成功
這是對殘疾人工作者的最基本要求。為了殘疾人的特殊性,殘疾人工作者必須具備自信的心理,只有具有自信心理的人,才能有極大的勇氣和毅力,創造奇跡。古人云:“自知者明、自信者強”。只有充滿自信的殘疾人工作者,敢于面對挑戰、敢于追求卓越,自信能超人,自信能勝人,才能塑造出良好的殘疾人工作者形象。相反,自卑、缺乏自信,只能塑造出卑微,平庸的工作者形象。以穩健的姿態,憑借智慧,依靠耐心和毅力,通過艱辛的努力使殘疾人工作順利開展,正如法國哲學家盧梭所說:自信心對于事業簡直是奇跡,有了它,你的才智可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一個沒有自信心的人,沒有自信心搞好殘疾人工作的人,在工作中有看不起殘疾人想法,對殘疾人態度冷漠的人,無論他有多大才能,也不會有成功的機會。一名高素質殘疾人工作者更應具有自信心。
2、心理健康,充滿關愛
作為一名殘疾人工作者,不論是健全人還是殘疾人,要經得住繁重工作的磨練,不僅身體要吃得住、吃得消、要有旺盛的精力、充沛的工作熱情。一方面要有健壯的體質,一方面還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禁得起各種復雜環境的考驗,經得起長時間艱苦工作帶來的心理壓力折磨的考驗。越是在困難的環境下,對待殘疾人更要熱情,更要全身心投入。如果對任何事情都沒有興趣,對一切都感到漠然,就無法做好殘疾人工作。由于殘疾人的特殊性,殘疾人大多數文化低,說話方式簡單、直率,衣著零亂,行動不便等諸多情況,殘疾人工作一定要以熱情的心理對待他們如同自己的父母親,倒一杯茶,說一聲體己話,讓殘疾人體會殘聯這個大家庭的溫暖、友愛。
3、開放心態,勇于創新
殘疾人工作是一種創造性很強的工作,這又要求殘疾人工作者必須具有開放的心理,不斷接受新事物、新知識,只有這樣,才能敢于創新,善于創新,與時俱進。很難想象一個因循守舊、循規蹈矩的人能夠有所發現,有所創新。
以慈愛之心,以積德行善之舉,展盡殘疾人之風采,創殘疾人事業之新篇章,就是在創新審美。所謂創新就是給人們的一種新的感受和印象。在實際工作中抓重點、抓典型,就是在創新,例如:白內障復明手術、輪椅捐贈、殘疾人用品用具的發放,免費假肢安裝、殘疾人職業培訓,體育文化等工作均為“亮點”工作。創新是殘聯工作的生命力,所謂審美,是指殘聯工作必須給殘疾人及社會各界以美的享受。只有美的事物才能給人留下好的印象,例如:殘疾人文藝表演、職業競賽體育比賽活動、殘疾人攝影、繪畫書法展等活動,就是展現殘疾人美的方面。也只有給殘疾人及社會各界人士以好的印象,才能塑造出良好的形象。因此,創新必須和審美緊密結合。這樣殘聯的工作才會更加充分的體現出來,是人道主義的創新和美感。殘聯在創作優美的殘疾人生活圖景。
4、社會化意識
社會化工作的意識是一種綜合性的意識,它的基點在于,動員社會力量整合開發社會現有資源,在國家政策的引導和扶持下,實現殘疾人事業的健康發展和自身調節。傾聽殘疾人及社會各界的各種建議和批評;殘疾人工作者必須運用交流技巧,將自身的良好行為宣傳出去。就必須充分利用現代的傳媒手段、網絡。建立用省、市、縣殘聯網站進行廣泛宣傳。尋找愿意投事殘疾人事業的熱心人,共同為殘疾人造福。
(三)業務素質
1、真誠奉獻
奉獻是殘疾人工作者應始終恪守的職業道德,殘疾人工作者要積極奉獻殘疾人事業,時刻牢記以對待年長的殘疾人如同自己的父母親,對待年相若的殘疾人如同自己的親兄弟,對待年幼的殘疾人如同自己的子女的工作態度,幫助殘疾人融入社會,平等參與社會生活,不斷改善生存、生活條件和健全人一道共同邁入小康社會而努力工作。
2、學識豐富
殘聯的工作的性質決定了殘疾人工作者不僅要與殘疾人聯系,而且更要與社會廣泛交往,密切接觸。這就要求殘疾人工作者能夠較好地處理各種復雜的對內、對外關系。從而決定了殘疾人工作者必須具有廣博的知識。一般來說應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知識。
一是殘疾人事業的政治理論、法律、法規、方針、政策及業務知識;二是與殘疾人事業密切相關的學科知識。如:傳播類:包括傳播學、新聞學、廣告學等。社會及心理學類;包括社會學、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等等。管理類:包括企業管理學、行為科學、公共關系學、行政管理學、法學等。三是密切相關部門方面的專業知識,例如:衛生、教育、勞動就業、扶貧、體育、文化、法律等方面專業知識及業務工作知識。
3、現代化信息工具的熟練使用
現在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信息化時代,殘聯的大部分工作也能通過網絡或其他現代化的傳播手段與殘疾人建立起更廣泛的聯系。殘疾人工作者應該熟練掌握這些現代化的工作方式,尤其對那些足不出戶,缺少與社會接觸機會的殘疾人,網絡更是他們接觸外界的一個重要方式,殘疾人工作者應該自覺地使用這些手段,為殘疾人提供信息,交朋友,聽取他們的意見,為殘疾人提供更深入的服務。
二、殘疾人工作者應具備的工作能力
殘疾人工作者在工作中除應具備有關殘疾人方面的法律、法規、條例、政策和業務知識外,還應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能力。
(一)較強的文字和口頭表達能力
作為殘疾人工作者,無論是在做殘疾人的說服工作或者是動員社會人群等方面,都需要良好的文字和口頭表達能力。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柴肯思曾說:要使眾人對你信服,沒有一定的表達力和說服藝術是不行的。必須運用現代傳播技術和手段,如報紙、雜志、電視、網絡等。向廣大殘疾人及各界人士展示殘疾人工作經驗風采,就必須要大量創作理論性的展現殘疾人風采自強不息的工作成績和文學藝術作品等方面的文章。具體工作時,較強的口頭表達能力可以融解隔膜,促進溝通,化解矛盾,這對殘疾人工作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二)組織協調能力
要具備一定的組織、領導與協調能力,卓有成效地完成各項業務工作。如舉辦記者招待會,組織殘聯換屆會議,組織開展“全國助殘日”活動以及“盲人節”、“聾人節”、“國際殘疾日”,及時有效地處理危機事件等。能夠協調各種關系,動員各種力量,調動各方面人員,為殘疾人服務,沒有一定的組織協調能力,工作的難度就會比較大了。新晨
(三)善于分析處理各種信息的能力
殘疾人工作者應學會運用現代科學技術、采集分析各種信息,以便為本級和上級部門決策提供各種有效的依據,這里信息的搜集固然重要,而對分析處理則更為重要。多調查、多分析、多建議,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做出合理的決策。
(四)準確掌握理論政策的能力
法治時代,人們的行為均以法律法規為準繩。如果不善于掌握政策,不勤奮學習理論,沒有較高的政策和理論水平,就無法為殘疾人提供優質服務,工作水平就會停留在一般層面上,無法提高。因此,殘疾人工作者必須是掌握了具有較高的政治理論和政策水平的人,只有這樣才能為殘疾人提供高質量的服務。
(五)配合協作的能力
任何一個殘疾人工作者都不可能都是全才,人與人之間的知識水平也不可能完全相同。但在具體的工作中,心須相互配合共同協作,即要人人多能,又要人人有特長。殘聯內部人員也應注意各類人員的協作配合,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殘疾人事業的工作效率,形成團結一股繩的合力,工作的力度就會大幅提高。
三、殘疾人工作者面臨的課題
在新的時代,新的形勢下,殘疾人工作者將面臨更多的問題,更多的困難,如何把殘疾人的實際需要與殘疾人事業的發展統一起來,這是每一個殘疾人工作者必須認真研究和下大功夫去做的事情,應該說現在的殘疾人工作者的綜合素質與殘疾人的期望之間還存在著不小的差距。殘疾人工作者的政治素質、心理素質和業務素質還不能適應殘疾人事業的發展需要,我們只要想殘疾人之所想,急殘疾人之所急,情為殘疾人所系,權為殘疾人所用,利為殘疾人所謀,少說空話,多做實事,多做好事,多做難事,殘疾人才會信任我們,支持我們,協助我們,殘疾人事業才能得到最廣泛的支持,才會有最堅實的基礎,殘疾人事業才能快速、穩定、持續地向前發展,這是殘疾人之所希望的,也是黨和政府對我們殘疾人工作者的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