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黨員對榮辱觀的學習心得體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什么是榮辱觀?榮辱觀是人們對榮譽和恥辱的根本看法和態度,是由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決定的。如何看待榮與辱,反映出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清代思想家龔自珍說:“士皆知恥,則國家永無恥矣;士不知恥,則國之大恥。”還有“不知榮辱乃不能成人”、“寧可毀人,不可毀譽”、“寧可窮而有志,不可富而失節”等等古訓,說明正確的榮辱觀在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和人格塑造當中的重要作用。榮辱觀是一種道德評價標準,是做人的底線,尤其是黨員領導干部從政為官的道德底線。從恥食周粟的伯夷叔齊,到無顏面對江東父老的項羽;從恥為亡國奴的文天祥,到拒絕美國救濟面粉的朱自清……所有這些都是榮辱觀的具體表現。
不知榮辱,何以為官?應該說,絕大多數黨員干部他們知榮辱、明是非、立官德、用好權,起到了非常好的表率作用,涌現出如孔繁森、鄭培民、任長霞、牛玉儒等一批領導干部的楷模和時代先鋒,是無愧于人民和社會的公仆,更是身體力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榜樣和佼佼者。但少數黨員干部的廉恥意識淡薄,甚至發生榮辱錯位。如有的黨員干部濫用職權,損害國家利益;有的以權謀私,置群眾利益于不顧;有的不學法守法,甚至知法犯法,違法亂紀;有的要官跑官買官“理直氣壯”;有的貪贓枉法時居然“臉不改色,心不跳”。有道是:“正人先正己”。
只有自身做到明榮辱之分,做當榮之事,拒為恥之行,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信賴,在人民群眾中樹立威信。相反,如等之流,盡極損公肥私、損人利己之能事,是非顛倒、以丑為美,以恥為榮,最終走上的是一條不歸路,其下場是最好的反面典型,他們永遠被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
知榮辱是對一名黨員干部的基本要求,是黨員領導干部從政為官的道德底線。黨員領導干部一定要深刻領會社會主義榮辱觀的精神實質,以“八榮八恥”為鏡,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時時處處事事以身作則,率先垂范,以自己的模范行動促進社會主義榮辱觀的牢固樹立,在黨員干部群眾中樹立良好的形象和標桿,無愧于黨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