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2013年民政工作總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13年我鎮的民政工作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縣民政局具體指導下,緊緊圍繞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堅持“以人為本,為民解困”的民政宗旨,以群眾滿意為標準,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切實加強作風建設,不斷推進工作新發展,為打造平安大云、構建和諧社會發揮應有作用。
一、以“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理念,著力推進社會救助體系建設。
1、抓好各類救助工作,切實為貧困戶解難。
(1)低保工作。2013年我鎮有低保戶123戶182人,其中農村117戶175人,城鎮6戶7人。全年發放低保金162165元,其中鎮落實配套資金81082.5元。農村人均補差81.38元,城鎮人均補差55元,保障人員分別占全鎮人口1.2%、0.5%。嚴格執行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制度,做到動態管理、應保盡保、應退盡退。一年來,我鎮新辦理低保5戶,撤銷低保4戶,調整30戶。1月份及時發放2006年度低保戶電費補助105戶2000.4元。
(2)訪貧問苦工作。節期間做好對弱勢群體的走訪慰問工作,統一摸底、統一安排,縣、鎮、村三級共慰問低保戶163人,其他困難戶539人,發放慰問金(品)198300元。七一建黨節,鎮黨委、政府慰問困難老黨員、老干部16名,送去慰問金5000元。
(3)扶貧幫困,結對助學工作。
一是開展結對幫扶獻愛心活動,15戶貧困戶分別于縣人事局、縣社保局、工行、縣團委、鎮政府結成幫困對子。二是開展愛心助學活動,今年我鎮的貧困大學生吳鳳娟、卞秋敏等6名同學,由于家庭條件困難,讀書困難。鎮村干部了解情況后,立即將這一情況上報到縣民政局,最后與有關單位結成幫扶對子,按照一本、二本、大專的救助意見,幫助解決學雜費共17000元/年。到目前為止,我鎮共受助大學生12人,累計資助金額達63000元左右,為貧困家庭子女順利完成學業提供有力保障。同時縣外經局、溫州葉老板為由特殊困難的張秀琴、陳祥飛、朱春洪、吳鳳娟、胡佳躍5為同學,按照地區不同資助生活費500元、300元、200元不等的助學金。三是繼續推進義務制教育減免工作,按照7%的標準對困難學生進行減免。四是發放臨時救濟21戶6200元,發放2006年度冬令救助38戶112人8800元。
(4)大病醫療救助工作。
2013年減免合作醫療補助123戶182人10920元,其中縣補助5460元,鎮補助5460元。今年我鎮深入開展醫療救助,嚴格執行修訂后的城鄉困難人員醫療救助辦法,做到不遺留一戶應救助對象。截至10月31日,我鎮辦理困難群眾享受合作醫療救助4戶,補助金額18494元,占全鎮人均1.23元。發放低保戶門診醫療券21900元,從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低保人員看病難問題。大病醫療救助在緩解和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方面收到明顯的效果。今年全鎮完成白內障復明7例,享受了3500元的醫療補助,在“光明行動”中,我鎮1名白內障患者享受了免費手術。
(5)做好低保邊緣戶統計工作。對家庭人均收入在低保標準150%以下的低保邊緣戶家庭開展調查,通過上門核查、公示,共上報40戶低保邊緣戶家庭,其中一類邊緣戶17戶,二類邊緣戶23戶,并及時將家庭情況輸錄到民政信息平臺。
(6)抗臺搶險,危房改造工作。今年臺風“羅莎”對我縣造成威脅,我鎮機關干部全部下到各自聯系村會同村干部挨家挨戶的進行排摸,落實抗臺措施。全鎮8個行政村1個社區共排摸出危房戶49戶65人,涉及到25個社,75間房屋,轉移98人。今年幫助無能力進行危房改造的困難戶進行危房改造,今年我鎮共修建危房7戶,面積455平方米,補助資金31110元,其中縣民政局21220元,鎮民政補助9360元,村補助520元。另外還有2戶危房改造已經結束,補助手續正在辦理中。
2、五保集中供養水平不斷提高。
我鎮在前年投資25萬多元,擴大裝修,從原來25張床位擴大到55張床位。今年以改善敬老院管理為工作重點,抓好供養工作。一是保證供養經費的落實。將五保對象列入低保范圍,全額享受保障金,住院醫療費全額由大病醫療救助承擔,保證五保供養有穩定的經費渠道,逐步提高供養水平。2013年平均供養標準達到6120元/人.年。二是加強敬老院管理和隊伍建設。充實敬老院管理和護理人員,平均人員配置比例達到1:10,開展五好老人、五好房間的評選活動,提高敬老院管理服務水平。目前我鎮敬老院入院21名,其中五保老人18名,半寄養2名,照顧1名。
3、社會救助網絡完善,慈善救助工作活動正常。
(1)加強村級社會救助網絡的建設,積極參加鎮民政辦組織的培訓班3期。10月份與惠民鎮聯合舉辦培訓班,邀請了縣民政局、縣殘聯有關科室上課,通過培訓和交流,使兩鎮的民政干部業務知識有了明顯的提高。
(2)加快民政信息平臺的建設。一是做好民政信息平臺的延伸工作,將在12月底,與廣電部門聯系,民政信息平臺的端口延伸到各村。二是利用鎮局域網,將民政工作和業務知識傳達到各村,提高信息化管理,加快信息資源的利用。
(3)開展慈善募捐。一是通過發放、張貼宣傳資料,深入企業宣傳等多種形式,在全社會營造了濃厚的慈善愛心氛圍。二是積極參加了縣慈善募集晚會,做到了有舉牌、有捐款。截止11月底已上繳縣慈善總會204500元善款,有54家企業業主紛紛踴躍捐款,慷慨解囊,省縣玻璃纖維織布廠、恒豐包裝有限公司、華鑫木業有限公司三家企業捐款金額處于前列,分別捐款30萬、2萬、2萬,捐款金額達5000元-10000元23的單位有11家。其中鎮機關工作人員個人捐款23550元。結合我鎮實際,繼續做好慈善救助工作,加強慈善工作力度,落實資金,爭取鎮慈善分會的良好運作。
二、以“穩得住,安得下”為目標,著力穩步推進移民工作。
1、移民的思想穩定工作。移民來我們這里,人生地不熟,為了使盡快融入到當地群眾中去,鎮村干部要不定期到移民家了解情況,幫助解決一些困難,如曹家村移民彭勝華的兒子因得了精神分裂癥,鎮村干部掌握情況后,及時與惠民衛生院聯系,上門進行救治,確保移民的思想穩定。
2、移民的經濟發展工作。穩定推動發展,發展促進穩定。為此,我鎮在穩定移民的前提下,鼓勵他們尋找致富路子,并幫助他們解決發展過程中碰到的一些問題。目前我鎮移民16名,有勞動能力10名,3名在家從事種養業,3名在外打工,4名在本鎮企業打工,收入較穩定。全年未出現上訪事件。
3、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落實工作。通過去年移民后期扶持人口的核查,我鎮有移民10戶24人,其中三峽移民5戶16人,烏溪江移民2戶3人,賦石水庫移民1戶1人,新安江移民1戶1人,前巖水庫移民1戶3人。今年5月份發放扶持資金7200元。發放三峽水庫移民后期扶持基金17人,2439.5元。
三、以維護優撫對象基本權益為要求,著力推進優撫安置服務。
1、抓好退伍安置工作。為了進行做好退伍安置工作,我鎮除了推薦介紹工作外,在2月前順利完成2006年冬季退伍士兵的貨幣安置工作,共安置退伍士兵13名,發放一次性安置金64000元。
2、按時足額上繳和發放優撫金。今年我鎮共上繳優撫金50559.93元,準確及時發放義務兵優待金94500元,及時為優撫對象辦理醫療補助手續1名4625元;對生活困難的重點優撫對象給予臨時救濟,全年發放600元。
3、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擁軍優屬活動。一是開展走訪慰問,春節前,鎮政府分四組走訪慰問重點優撫對象13名,義務兵家屬20名,發放慰問金5000元。“八一”建軍節前夕,對全鎮12名重點優撫對象和3名55年至59年入伍的在鄉復員軍人進行慰問,計慰問金和慰問品4200元。兩項合計9200元。二是繼續積極開展“愛心獻功臣”活動,在春節、八一開展了走訪慰問,及時的了解和掌握他們的基本情況。三是做好建軍80周年慶祝活動,推薦優秀復退軍人2名,組隊參加縣合唱比賽。
四、民政其他工作得到穩步發展。
1、殯葬管理工作有序開展。
進一步加強殯葬管理工作,深化殯葬改革,火化率達到100%,無亂埋骨灰、亂建墳墓現象。多次對鎮轄區內的兩座農村骨灰堂進行了檢查,發現均嚴格執行骨灰堂管理規定,無違規違紀現象,沒有發現一例在骨灰堂內建造墳墓事件,無私自進行經營性活動及任何形式超標收費現象,防火防盜等措施到位,安全無事故。
2、認真做好門牌編制申請工作。
為了進一步健全門牌編制工作,積極開展門牌核查、清理。一是及時做好地名的命名、更名申請工作。今年新命名道路3條。二是配合第二代身份證發放工作,共申報新住宅小區名稱1例,申報新門牌號12例,為第二代身份證依照標準地名和規范化門牌號順利發放提供了保證。
3、做好對福利企業的服務。督促福利企業造好四表一冊,上交好殘疾職工的養老金,督促企業為殘疾職工簽訂勞動合同,參加好五金保險。動員福利企業資助社會公益事業,今年我鎮2家福利企業為我鎮的慈善事業捐助了1.5萬元。
4、積極完成上級布置的各項任務,上報報表和各種材料準確、及時。
2013年我鎮的民政工作總結,在領導重視、隊伍健全、經費保證、活動正常、上下齊心協作,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離上級的要求,群眾的愿望還有一定的距離。尤其是五保供養人數難增加、地名工作還不夠扎實。我們決心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提升我鎮民政工作水平,拓寬工作思路,為廣大群眾提供更多、更好、更有效地優質服務,為構建和諧社會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