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談司法鑒定的新發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高校鑒定機構設置的現狀
我國司法鑒定資源短缺,其中尤為突出的就是司法鑒定人才的短缺。由于司法鑒定屬于特定行業,其業務能力勢必存在著一定的科學性,這種特殊要求也決定了司法鑒定的獨立性,而在輔助角色中的高校司法鑒定機構及其鑒定人員,由于所處環境以及涉及的利益關系較為獨立性,故而其可以更為科學的進行鑒定并保持中立的角色。但是高校鑒定機構也有存在不足的地方。首先,高校機構數量龐大,發展參差不齊。2005年《決定》的實施將我國高校司法鑒定事業推向了發展的高潮。據司法部統計數據,截至2007年底,209所高校設立了鑒定機構,但是經過幾年的運行,由于發展速度不同,各種矛盾的逐漸顯露,各大高校司法鑒定機構的差距也逐步拉開,而且由于沒有相應的制度保障,問題層出不窮,很難做強做大。其次,雖然高校設立鑒定機構的數量很多,但是新型門類的鑒定機構卻遠遠不足。我國的高校鑒定機構大部分是以法醫、物證、聲像資料“三大類”為主,但是傳統的鑒定機構根本不能滿足如今訴訟的需要。只有鑒定機構多元化,即各個學科、各個領域都有符合法定資質的鑒定機構,才能滿足鑒定各類證據的需要。然后,司法鑒定、教學、科研任務不能并重,質量不高。
二、高校設置鑒定機構的必要性
筆者認為,高校設置鑒定機構存在這些許問題,在解決此類問題的基礎之上,其設置的必要是存在,大致如下:
(一)培養后備人才,有助于提高鑒定人員素質
高校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雄厚的師資力量、深厚的學術基礎、科學合理的學術團隊保障了鑒定人員整體素質上的優勢。2006年我國中級職稱及其以下的司法鑒定人占我國司法鑒定人數總和的56.7﹪,想要擺脫這樣的問題就必須大力培養后備人才,高校是司法鑒定人成長的搖籃,是鑒定人員的輸出設備,高校的司法鑒定工作的發展直接影響未來我國司法鑒定人員的水平。
(二)教學與鑒定結合,資源共享,以提高司法鑒定水平
社會日新月異的發展使得訴訟中涉及的大部分專業知識不為人所掌握,因此需要用鑒定的方式進行。高校擁有大量的專業技術以及比較高端的設備,高校也可以在充分利用這樣資源的基礎上開設司法鑒定的課程,不僅可以緩解社會鑒定資源的短缺,還可以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而且建立相應的實驗室,比社會上其他的實驗室更有示范作用,也能使教學資源配置更加合理,打破傳統教學方式提升整體素質,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三)公正公開,有利于提高司法鑒定公信力
在公、檢、法三機關壟斷鑒定的格局下,各類鑒定機構在鑒定人員的資質上以及鑒定程序、鑒定標準上各自為政,缺乏全國的統一管理。特別是公、檢、法三機關在司法鑒定上自偵自鑒、自訴自鑒、自審自鑒,重復鑒定,不僅造成國家資源上的浪費、還浪費了申請鑒定的人的時間和金錢,甚至還損害了辦案機關的公正性和公信力。但是作為高校老師,大多數教師都有較強的原則性,人品相對有保障,信譽度也高,這樣就決定了教師隊伍能夠很好的做到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有利于我國鑒定公信力的建立。
作者:陳晨穎子單位:西南科技大學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