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微整形的法律性質及規制范文

微整形的法律性質及規制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微整形的法律性質及規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微整形的法律性質及規制

【摘要】隨著微整形技術的發展,各類微整形致人損害的事故屢見不鮮。對于微整形致人損害的醫療事故的刑法規制,首先需要確定微整形的法律性質,辨析其與普通生活美容的關系;其次需要討論不同情形下微整形致人損害分別構成何種罪名,包括微創手術類致害、非手術類致害、藥劑器材類致害;最后,結合發達國家的法律經驗,進行合理的刑法規制,妥善使用罰金刑。

【關鍵詞】微整形;非法行醫罪;醫療事故罪

伴隨微整形技術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女性采用微整形這種區別于以往的大規模整形手術的方式來對自己的面容進行修整,微整形有著手術期短、作用效果明顯、價格便宜、操作簡單等諸多優點,受到了大力追捧。但是除卻微整形的一系列優點,其潛在的風險也不容小覷,已經出現了多起事故糾紛,諸如注射玻尿酸毀容甚至導致失明的案例經常性地訴諸報端,對于微整形市場的法律規制顯得尤為迫切。

一、微整形的性質辨析

微整形,是整形外科手術的一個分支,整形手術的定義可以概括為:“用外科手術或者類似的醫療手段來對正常的人體容顏以及形體進行重塑”[1]。但是微整形作為最近比較火的一個概念,暫時并沒有準確的學術定義,根據現有的文獻分析,可以概括性地整理出微整形的定義,微整形是指依靠傳統的醫學基礎理論和美學基礎理論,通過藥劑、醫療器械以及類似的精細化操作,對正常的人體的容顏和形體進行修復和再塑。廣義上的微整形包括微創手術類和非手術類,其中微創手術類可以應用于身體的各個部位,例如內吸眼袋、隆鼻等,而狹義的僅指非手術類。[2]綜合微整形市場的發展現狀,對于微整形的定義,應該采用廣義的解釋才能更好地包含現有的微整形手術的類型,將微創手術類和非手術類結合在一起,辨析微整形的性質。微整形在執業管理上,屬于醫療美容的范疇,只能由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所批準的醫療機構,按照管理部門的核準,由取得相應資質的執業醫師來進行管理部門批準的整形項目。從執業管理上來看,微整形是屬于醫療手術的范疇,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對于微整形與生活美容的界限區分則不是非常明顯。根據衛生部《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的規定,微整形作為整形手術的一個變種,理應納入到醫療美容的范疇內,但是醫療美容在此辦法中有明確的定義,即“本辦法所稱醫療美容,是指運用手術、藥物、醫療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創傷性或者侵入性的醫學技術方法對人的容貌和人體各部位形態進行的修復與再塑。”那么微整形的兩部分構成中,微創手術類必然符合醫療美容的范疇,因此,涉及微創手術類的微整形可以定性為醫療美容。與之相反,非手術類的微整形在定性上則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非手術類的微整形的特點就在于其不需要形成創傷性的傷口,而是通過外部器械的配合,對于人體的面貌進行小范圍、低強度的影響,并不符合對于醫療美容的定義,所以從字面上來說,不應該劃分到醫療美容的范疇,當出現人身傷害事故時,也不應該適用醫療事故罪以及非法行醫罪的相關規定。綜合相關醫療整形領域的知識以及現有的法律規范做出的解釋,對于現有的微整形的性質,應該根據是否通過形成創傷性傷口的手術來劃分為微創手術類和非手術類。前者符合醫療美容的相關定義,在實踐中出現相關的人身傷害時理應定性為醫療事故,但是對于后者,考慮到其并沒有涉及到具體的醫療手術方法,并不符合醫療美容的相關定義,應該屬于生活美容類的相應范疇。

二、微整形事故的定罪

微整形大熱以來,相關的人身傷害事故便一直訴諸報端,根據百度詞條“微整形事故”的數據顯示,相關結果約有30萬個,其中大量涉及微博和微信中介紹的私人微整形,大量的微整形事故導致了毀容、失明、面癱等一系列嚴重的后果,但是在現實的司法實踐中,對于微整形導致的人身傷害事故的刑法規制,并沒有準確的定性,大多數的微整形侵權案件,僅僅以民事賠償的方式進行解決,并不能有效地打擊微整形造成的人身傷害的行為。

1.對于微創手術類微整形導致人身損害的定罪。當由于微創手術從而導致人身傷害時,此時對其的刑法規制需要考慮到進行微創手術的主體是否屬于醫務工作者,從而以不同的罪名加以規制。當從事微創手術的行為主體是具有執業資格的醫師時,此時對于嚴重不負責任導致的微整形造成的人身損害應該定性為醫療事故罪,該罪是由于醫療人員嚴重不負責任,造成就診人死亡或者嚴重損害就診人的身體健康。微整形造成的人身損害,如果僅僅是對于容貌的影響,此時不應該定為醫療事故罪,因為容貌的毀損并不是嚴重損害就診人的身體健康,應該從民事途徑予以解決,但是如果微創手術造成了嚴重的后遺癥后果,包括失明、癱瘓等,便符合了醫療事故罪所要求的嚴重損害身體健康的后果要求。簡而言之,當從事微創手術的主體符合要求時,只有在造成嚴重的后果時才構成醫療事故罪,單純的手術失敗并不符合該罪的構成要件。當從事微創手術的行為主體不具有醫師執業資格時,此時對于其導致的微整形致人損害的事故,由于其行為主體的特殊性而產生了變化,非法行醫罪的定義是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人非法行醫,此時需要注意的是,非法行醫罪要求行為人情節嚴重,而對于情節嚴重的定義,刑法并未給出明確的規定,學界對于情節嚴重的看法包括:曾因非法行醫屢受處罰卻仍不悔改;非法行醫時間長,謀取不當得利數額大;造成患者嚴重后果的;出售假藥,自制藥品致人損傷的;不聽執法有關人員勸阻,涂改、出賣、轉賣《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使用未經批準使用的藥品、醫療器械以及消毒藥劑致人損害的等。[3]在這些情節嚴重的類型中,對于不具有行醫資格的行為人從事的微創手術的情節嚴重的認定,適用于微創手術的是手術自身的失敗所導致的人身損害的后果,當損害足夠大時,應該認定符合非法行醫罪的構成要件。當不具有行醫資格人僅僅是造成一定的損害,諸如手術失敗,而并沒有構成嚴重的后果,此時不應該定為非法行醫罪,而是用行政處罰的手段較為妥當。

2.非手術類微整形導致人身損害的定罪。對于非手術類微整形導致的人身損害,需要考慮到非手術類微整形的性質與手術類并不相同,前者摒棄了手術器械的操作而通過藥劑、按摩等多種方式進行對身體的影響,刑法的規制范圍不宜隨意進行擴張,需要保持刑法的謙抑性。在對于刑法規制范圍的認定上,因為非手術類的微整形大多使用藥劑和非創傷性物理手段,并沒有涉及到具體的醫學手術方面,更像是一種生活美容。除此以外,在“衛生部關于紋身不納入醫療美容項目管理的批復”中的指示:紋眉、紋唇、紋眼線都不屬于醫療美容,那么對于醫療強度明顯弱于其的非手術類微整形,更不宜定為醫療美容手術。既然在性質上并不符合醫療手術的相關定義,自然罪名也就不可以定性為醫療事故罪和非法行醫罪。當造成相應的損害時,如果單純的手術失敗,屬于民事糾紛;若無相應的美容營業資格,應該由工商部門認定是否構成非法經營罪;若是具有經營資格的主體故意導致的重大人身損害,可以參考故意傷害罪定罪量刑,過失導致的手術失敗以及附隨的人身損害后果,不需要定罪。

3.微整形藥劑及器材導致人身損害的定罪。微整形雖然分成微創手術類和非手術類,但是繞不開的一點在于其都需要依賴大量的藥劑來代替傳統整形手術的物理手段對人面貌的改變,諸如玻尿酸、美白針等藥劑大行其道,這些藥劑存在著魚龍混雜、參差不齊的情況。根據中國裁判文書網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共有151條裁判案例涉及銷售假藥罪,占到了微整形致人損害案件總數(共計376件)的近一半,有鑒于此,對于微整形藥劑及器材的致人損害的情況,也應該通過刑法加以規制。微整形藥劑和器材作為現階段醫療整形的主要盈利點,存在著魚龍混雜的情形,國產的藥劑經過包裝便可以轉手獲取數倍的差價,在藥品的流通過程中,更存在著大量的不合規行為。對于這種藥劑定罪是以生產銷售假藥罪定罪還是以生產銷售劣藥罪定罪,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加以區分和辨別。如果是存在著生產和使用不合規定、沒有藥品批文的、不符合藥品生產流程的藥劑和器材,當然應該定罪為生產銷售假藥罪。除此以外,違規使用國外進口藥劑,以及國內還未納入藥品目錄的藥劑和器材,包括微整形機構提供的所謂“自制藥”,也應該一并定為生產銷售假藥罪。如果使用的藥劑僅僅是不符合國家標準,或者使用已經過期的藥品給患者進行微整形,造成了嚴重健康損害后果,則以生產銷售劣藥罪定罪。

三、微整形的刑法規制完善

對于微整形的刑法規制和法律預防,需要未雨綢繆,吸取國外的相關經驗,在未出現大規模事故之前及早進行預防。世界上其他國家在醫療美容領域的刑法規制伴隨著醫療美容的發展而不斷完善,德國在刑法典中將非法行醫作為定罪的標準,對微整形致害行為側重非法層面的規制;日本對此雖然暫時沒有專門的罪名,但是對通過業務過失致人死傷罪進行刑法規制;美國在實際司法規制過程中主要從職業犯罪的領域進行探討,重視罰金刑的使用,利用罰金來懲罰此類犯罪,并且通過吊銷醫師執照的方法進行懲罰。[4]綜合來看,各國對于微整形美容導致的人身損害賠償還是集中在非法行醫罪等罪名,并且意識到此類犯罪多為貪利型犯罪,所以加大了對于罰金刑的使用。在我國現行的刑法體系中,對于微整形犯罪導致的人身傷害,刑法規制結果大多是集中在處以非法行醫罪,但是隨著此類事故的頻發,采用一鍋燉的方式必然不利于很好地處理此類案件,刑法規制應該不斷細化。一方面,對于不同的情況應該采取不同的罪名予以規制,對于微創手術造成的損害,當行醫主體具有醫師執業資格時,并不構成犯罪,只有行為人造成嚴重附隨后果才構成醫療事故罪;當行醫主體不具有醫師資格時,若造成所謂的嚴重后果,應該以非法行醫罪定罪。對于非手術類微整形造成的損害,對于美容醫療機構和主營業者可以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若造成嚴重的人身損害,應該以故意傷害罪定罪。對于微整形藥劑及器材致人損害,應該以銷售假藥罪定罪,若行為主體沒有醫師資格,同時也構成非法行醫罪。另一方面,意識到微整形犯罪的根本動因是貪利型犯罪,所以在量刑時應該著重考慮使用罰金刑,罰金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遏制此類犯罪的發生,從而減少非法微整形市場的亂象,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和生命健康。

【參考文獻】

[1]馬負蓉,潘正英.整形美容現狀及健康發展對策[J].中國美容醫學,2011,20(11):1810-1811.

[2]李霞,時玉昌.依法規范微整形市場監督工作思路與治理機制探析[J].中國衛生監督雜志,2017,24(4):328-331.

[3]馬章民,劉江格.非法行醫罪的認定及立法完善[J].河北法學,2005,(8):95-100.

[4]楊瑤.我國醫療美容領域犯罪的刑法規制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6.

作者:陳禹衡;劉敏 單位:山東大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观看www成人影院| 欧美jizz8性欧美| 日本tvvivodes人妖| 亚洲国产情侣一区二区三区| 男人的天堂免费a级毛片无码| 国产三级日产三级韩国三级韩级|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你懂的|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一级片一级毛片| 日日操夜夜操视频| 久久超碰97人人做人人爱| 欧美性视频18~19| 国产一区二区福利| 日本高清在线免费| 国产自产在线视频一区| ffee性xxⅹ另类老妇hd| 成人午夜短视频| 久久久久久影院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小说 | 女同恋のレズビアンbd在线| 丰满岳乱妇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综合在线| 亚洲人成网站免费播放| 欧美肥妇毛多水多bbxx水蜜桃| 人碰人碰人成人免费视频| 精品久久亚洲中文无码| 噜噜影院无毒不卡| 色播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卡一卡二卡3卡4卡无卡视频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子伦| 青草热在线精品视频99app| 狠狠人妻久久久久久综合蜜桃| 国产亚洲欧美精品久久久| chinesefree国语对白| 日本高清免费网站|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下载 | 国产精品2018| 18禁裸男晨勃露j毛免费观看| 国产高清自产拍av在线|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麻豆| 日本免费精品视频| 亚洲永久精品ww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