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兔養殖戶生產經營中技術經濟需求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國家兔產業技術體系產業體系經濟崗位于2014年對全國11個養兔大省的養殖戶進行了成本收益調研,該項調研還包括了養殖戶的技術經濟需求。本報告主要圍繞兔養殖戶技術經濟需求的特征、區域和規模需求差異以及目前養殖戶面臨的最大困難給出具體論述。
關鍵詞:
技術經濟需求;特征;區域;規模差異;政策建議
1技術經濟需求的總體特征
本次調研在全國11個省份展開,分別是河北、山西、內蒙古、吉林、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山東、重慶和四川。對于兔養殖戶養殖過程中存在問題的專項調研主要集中在5個方面:疾病預防及診斷、飼料配方、保險、銷售渠道和其他,此外我們還對兔農認為養殖過程中的最大困難進行了主觀調查。總的有效問卷數目為453份,各省份的有效問卷份數如表1所示。在所有的有效問卷中,上述5個方面都不存在問題的問卷有166份,約占總體的36.64%,有63.36%的養殖戶在一個或多個方面存在著困難,去年這一比例為69.89%,對比可見,兔養殖戶在養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仍比較多,但情況有所改善。分問題來看,反映最多的問題是疾病防治,占到了48.79%,其次是銷售渠道和飼料配方,分別占到了39.07%和32.45%,接下來是保險,占到了17.00%,另外,還有9.49%的養殖戶在其他方面有問題。在疾病防治中,養殖戶反映的問題集中在3個方面。第一,對于已知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效果不好,主要包括消化道腸道類疾病,例如腹瀉、腹脹(主要針對幼兔)、大腸桿菌病、巴氏桿菌病、球蟲病等;真菌和寄生蟲類疾病,例如脫毛廯、兔螨病等;另外還有兔瘟、乳房炎、鼻炎等疾病。雖然有針對的疫苗和藥品,但發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很高;第二,對于未知疾病和非常見疾病的診斷效率較低,兔發病速度快,對疾病缺乏診斷技術導致治療缺乏時效性和針對性;第三,專門類疫苗和專業兔疾病診斷專業技術人員的缺乏,疫苗單一或老化,效果和質量下降,難以形成有效防治。在銷售環節,養殖戶主要反映的問題有3種:第一,市場價格波動大,行情不穩,銷售時難時易;第二,銷售渠道單一,議價能力弱,大部分養殖戶表示兔子主要由合作社收購,缺乏其他銷售路徑,在議價過程中缺乏話語權;第三,信息不充分及時,一些大型養殖戶希望能建立專業的兔產品交易市場,提供信息交流平臺。在飼料配方方面,養殖戶普遍反映飼料質量難以保障和缺乏科學合理的飼料配方指導。養殖戶的飼料來源主要分為外購和自制,外購飼料主要存在質量法保障、價格上漲太快導致成本大幅增加、購買渠道少等問題;自制飼料的困難則主要在于缺乏科學配方指導、不同生長期的兔子營養均衡難以把握,飼料成分配比完全是憑借經驗,自己摸索。在保險方面,突出反映的問題還是兔產業沒有納入國家政策性農業保險體系,風險較高,不少養殖戶希望政府建立保障機制或給予一定補貼。在其他方面,養殖戶的困難主要涉及到擴大規模,提升養殖場配套設施的問題,以及資金、技術方面的困難。另外,多數養殖戶希望政府能實行長期穩定的政策支持,直接給予補貼、貼息和無息貸款。
2技術經濟需求的區域和規模差異
2.1省際間需求的差異通過對問卷數據的整理,我們得出了5類問題在各省所占的比重。表3顯示了各省在疾病預防及診斷方面的分布,大多數省份的問題都較為嚴重,11個省份當中有6個省在這一問題的占比超過了50%。排在前6位的省份是內蒙古、四川、山東、山西、重慶和浙江。其中內蒙古和四川省疾病防治問題反映較突出,比例達到了90%,包括仔兔、母兔的一些常見病和非常見病,突出反映了疾病是兔養殖過程中最主要的影響因素。被訪者也普遍表示缺乏疾病預防診治的人才和技術。在飼料配方這一方面,各個省份之間表現出來的差距很大(見表4),其中四川省82%的被調研養殖戶反映了該方面存在問題,內蒙古、江蘇省、浙江省則有50%偏上的養殖戶。被訪者主要表達了對飼料質量和價格方面的擔心,質量問題(例如營養價值方面)增大了養殖風險,價格上漲造成了養殖成本的增加。這方面問題較少的省份是安徽、吉林和河北,這3個省份該方面存在問題的養殖戶均低于10%。從保險的角度來看,養殖戶對于保險的關注程度整體偏低。如表5所示,僅有山西省的養殖戶對保險的需求較高,達到了50%;山西省、江蘇省和浙江省的養殖戶認為市場行情難以預測,價格波動常常帶來很大的損失,由于信息不完全,對保險的需求較大,并希望能得到政府扶持;而吉林省和河北省則尚未體現出對保險的需求。表6給出了各個省在銷售渠道方面存在困難的情況。四川、重慶、浙江,3個省的被調研養殖戶,均有60%以上提出了相應的問題,山西、內蒙古兩地為40%以上。這也說明,銷售渠道問題雖不是最主要的問題,卻是很普遍的問題。被訪者多認為對市場信息不了解,希望銷售渠道多元化,并減少運輸成本,提高收益。特別是四川省,去年和今年在銷售環節的需求一直較高,主要原因是兔價格浮動較大,以及運輸困難,而河北則未表現出明顯的擔憂。在其他方面(見表7),各省份反映均低于40%。雖然各省這方面的比重相對較低,但問題卻比較集中,主要表現為養殖技術和管理能力的缺乏,以及對擴大規模中資金、土地等方面的困難。
2.2省內技術經濟需求的差異為了考察各省內部的情況,我們對一些具有代表性省的數據進行了統計,分別如下顯示。從圖1可以看出,各省的技術經濟需求在各方面都具有較明顯的地域差異。今年四川省反映的問題最多,對疾病防治、銷售和飼料的需求均比較強烈。主要原因應該是四川省多為中小型養殖戶,養殖技術不高,今年真菌病在四川比較嚴重,多數養殖戶都遇到了這類問題,加之市場價格不穩定,外購飼料質量難保障,多重原因導致四川省兔養殖戶出現了較大困難。內蒙古、浙江、江蘇、重慶、山東和山西各方面遇到的困難也較多。其中,內蒙古疾病防治的問題最為突出,是所調研省份中最高的,分析發現,今年內蒙古養殖戶普遍遇到了腹脹、腹瀉問題。對比其他省份,除山東外,以上省份在保險問題上需求明顯偏高。形成此特征的原因可能是這些地區的養殖戶對市場價格的敏感度較高,被訪者意識到兔養殖的風險水平與養殖場的承受能力出現較大偏差,因此表現出對政府政策方面的強烈需求,希望養兔能像豬羊那樣納入農業保險范圍。余者福建、安徽等省份問題則較少。
2.3不同規模技術經濟需求差異為了考察不同規模的養殖戶對技術經濟需求的差異,根據對固定資產投入的不同,將養殖戶劃分為10萬元以下的小規模養殖戶、10~50萬元的中型養殖戶和50萬元以上的大型養殖戶,分析如下。如圖2,小型和中型養殖戶對疾病防治的需求最為強烈,分別為44.63%和57.50%;大中型養殖戶在飼料質量與成本控制方面的訴求比小型養殖戶更高;保險方面,中型養殖戶反映的問題最少,原因可能是大型養殖戶有更強烈的風險意識,小型養殖戶則更期望得到政府補貼;大中型養殖戶在銷售渠道方面的問題更突出,相比較而言,中型養殖戶對市場價格波動最為敏感,受市場沖擊也最大;其他方面的問題隨規模上升梯度增加,主要原因可能是隨著規模的擴大,養殖戶在資金、土地和管理方面的問題更多。
3技術經濟需求的變化分析
通過對數據的整理,對比2011-2014年的情況,可以發現兔養殖戶的總體經濟需求變化情況在2012年上升幅度較大,2013年和2014年均比上一年略有下降,說明相關政策的施行和技術推廣取得了一定效果,兔養殖戶面臨的技術經濟問題有所改善(見圖3)。,在近4年的調查中都高居首位,分別為42.40%,60.40%,52.31%,48.79%。無論是小型養殖戶還是大型養殖戶都面臨非常見兔病的診治技術缺失,小型養殖戶還面臨常見兔病預防不及時、診治不合理的情況。疾病風險對養殖戶的打擊通常比較大,也是導致養殖戶收益損失的主要因素。銷售渠道方面,是困擾養殖戶的另一難題。數據顯示,養殖戶對銷售渠道的問題總體呈現上升趨勢,但面臨的問題卻不同,養殖戶越來越關注銷售渠道的質量和多元化。近幾年的銷售渠道應該說更加穩定,但是往往單一化,專業化交易市場少,缺少選擇的空間,因而導致養殖戶在議價過程中常常處于弱勢地位,難以達成另其滿意的定價。另外,近幾年市場波動也對銷售環節的影響很大。保險方面,前3年形成了比較穩步的增長,然而今年下降幅度較大,趨近于3年前的水平。市場不穩定理論上應當養殖戶增長對保險的需求,結果不增反降,原因可能是人們對商業保險信任度下降,或因為加入合作社等因素增強了抗風險能力,背后影響因素難以準確判斷,有待深入探究,目前養殖戶對保險的需求主要表現為希望養兔能納入農業保險范圍,得到國家、政府的有力扶持,減少風險,穩定增收。飼料配方方面,近幾年的變化情況比較穩定,沒有得到多大改善。問題一直集中在飼料的質量和價格方面,特別是對于那些有外購飼料的養殖戶,飼料的營養價值往往無法保障,另外養殖戶對飼料的營養成分也不甚了解,缺少科學配方,且飼料價格呈現上漲趨勢,推高了養殖成本。其他方面,變化比較大。這可能是統計口徑的原因,但仍然可以發現,養殖戶的問題比較穩定的表現在對發展資金、土地、人力資源和管理技術上的需求,并且呈上升形式。特別是養殖的規模化,越來越成為了其他方面最主要的需求。
4技術經濟需求的主觀最大困難
453份調查問卷中,有319戶兔養殖戶在綜合考慮疾病防治、飼料配方、銷售、保險和其他問題之后,主觀上給出了目前在兔養殖技術經濟需求中遇到的最大困難,通過數據分類整理,發現兔養殖戶的最大困難集中于價格波動、疾病防疫、飼料和資金等問題上。29.47%的養殖戶認為市場價格波動是目前遇到的最大困難,價格波動直接影響養殖戶收益,說明了養殖戶至今效益不佳,20.69%的養殖戶則認為困擾他們的是疾病防疫與育種等技術問題,15.05%的養殖戶擔心飼料質量問題、成本過高,銷售難、資金缺乏在目前兔產業所面臨的最大困難中也比較突出,分別占比14.11%和12.85%,此外還有部分養殖戶存在著政策審批、用工等方面的問題。
5政策建議
5.1繼續加大對養殖戶的技術培訓從目前來看,兔養殖過程中疾病等問題仍然維持著高發率,兔農的收益受到影響,兔產業的發展也受到制約。而早期預防勝于后期治理,所以當務之急是要加大對養殖戶的培訓力度,將最新最有效的信息直接傳達給一線的養殖人員,做好疾病預防工作。有關部門需加大對疫苗市場的監管力度,保證疫苗質量,同時投入研究有效疫苗,應對部分疫苗老化問題。
5.2建立有效的市場信息平臺信息不完全是影響兔養殖戶的重要因素,價格波動大構成了現下兔養殖面臨的難題,對市場信息的缺失和偏差增大了兔農的養殖風險。因而需要通過網絡或區域性的專業交易信息平臺,提供及時準確的信息,讓養殖戶能充分了解兔產品和兔飼料市場價格的波動情況,形成有效決策。同時在銷售方面形成更多元的對接窗口,豐富各方選擇,促進市場良性發展。
5.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總體來看,兔養殖業的發展需要規?;灭B殖戶對規模化的需求正在逐步提升。因此需要政府出臺更多有利政策填補養殖規?;囊厝笨?。進一步降低門檻,例如在金融方面可考慮以貼現貸款或小額信貸等多種途徑,解決發展資金的問題,用高效的投資機制來保障養兔業的大力發展。同時,考慮到養殖的風險問題和養殖戶對保險需求的與日俱增,政府可以考慮像其他牲畜、家禽那樣將養兔納入保險范疇從而降低兔養殖戶的經濟損失。
5.4鼓勵發展兔產業專業技術服務合作社兔養殖業對經驗、技術等要求較高,市場波動大,使得信息對養殖戶的作用更加凸顯,政府引導鼓勵發展兔產業技術服務合作社,為社員搭建資金和技術互助、信息和經驗交流的平臺,有助于解決養殖戶技術經濟需求所面臨的困難,增強散戶養殖抵御風險的能力。
作者:屈雪 黃東 韓嫣 武拉平 單位:中國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