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標準農田林網達標活動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農田林網是我市生態防護體系建設的重要基礎,是加強農田保護,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改善生態狀況的重要保障;是改變鄉村面貌,進一步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渠道;是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加快農村全面建設小康進程的重要舉措。開展高標準農田林網達標活動意義十分巨大,是新形勢下我市進一步推進林業向更高目標邁進的一項重大措施。
二、進一步明確高標準農田林網建設的基本要求
建設高標準農田林網,必須以大中型河堤、圩堤、國省縣鄉道路全面建造高標準的綠色通道為主體框架,以鄉村級道路、小型河堤、圩堤、田間溝渠為重要網絡,以帶狀村莊林、塊狀圍莊林為點線基礎,形成縱橫交錯、配置有序、密集高效的農田防護網絡體系。具體要求:
(一)應栽盡栽、栽即栽足的標準。即達到:有路就有樹,有溝就有樹,有圩就有樹,有村莊就有樹。
(二)溝、渠、路不配套的,要在健全田間水系的基礎上,每一個林網網格的面積控制在100畝以內;
(三)農田林網建設必須以農田防護為出發點,堅持以高大喬木為主。適度配置經濟林、灌木林,比例不得超過30%;
(四)凡地面真高在2米以上的高坑旱地,田間蓄水少于60天的,在溝邊以下栽植l—2行樹木,提高林網利用率;
(五)帶狀村莊林每戶不少于30株,塊狀圍莊林覆蓋率不低于30%。
總體時間要求:從年開始,全市計劃用5年的時間實現全市農田林網高標準建設目標。各地要圍繞“3年栽足打基礎,2年完善抓提高”的要求,認真組織實施。
三、進一步落實開展高標準農田林網達標活動的關鍵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要將開展高標準農田林網達標活動,作為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的主要措施,作為落實市委、市政府《綠色林業行動綱要》的具體行動,作為當前林業工作的一個重點來進行推進,認真制定具體規劃,落實好實施方案。要加大宣傳力度,發揮典型引導,進一步統一廣大干群的思想,強化領導,扎實推進。
(二)深化林權改革。要總結和推廣我市這幾年林權改革成功經驗,進一步完善機制,堅決落實“誰造誰有,合造共有”的政策。同時,要根據林網建設的特殊性,進行分類指導。主林帶要采取拍賣林權的方法,明確權屬關系。副林帶要根據所處位置,采取相應的方式明確權屬。溝邊、渠邊采取樹田緊密聯系的責任制形式;難度較大地段,可采取誰投資、誰栽植、誰所有的原則,鼓勵社會投入建設。總之,要通過落實林權,明確責任,調動各方面投入農田林網建設的積極性。
(三)堅持科技支撐。要因地制宜,采取多種模式配置林網。要形成以喬木林網為主體,小喬木經濟林網為補充,大、中、小溝全部利用,高、中、矮樹種合理搭配,既要發揮林網優勢,又要形成區域特色;在品種選擇上,里下河地區以耐水楊樹為主,沿海選擇耐新品種為主,村莊以經濟樹種和適量的常綠樹種為主。
(四)嚴格考核獎勵。市一級抓鄉鎮達標,各縣(市、區)抓村組達標。每年10月進行評比考核,并列入年終獎勵的內容。凡符合達標要求的鄉鎮,由縣(市、區)林業主管部門負責申報,市林業局進行檢查核實。每年年底對全市各鄉鎮林網建設進度進行一次公布,凡達到建設標準的鄉鎮,擬請市政府進行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