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市委強化計量任務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計量是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的重要技術基礎,是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重要技術手段,也是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維護群眾切身利益的重要技術保障。為充分發揮計量工作在推動科學發展、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和諧等方面的基礎保障作用,促進“兩個先行區”建設,現就加強我市計量工作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工作目標
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計量工作的若干意見》(政文[]411號)、《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計量工作的實施意見》(政綜[]47號)和全省計量工作會議精神,以提升計量基礎保障能力為目標,不斷夯實計量基礎,適應經濟、科技和社會發展需求,建立以產業特色為基礎的涵蓋全市的計量檢測校準公共服務平臺,完善計量監督管理與技術支撐體系,大力提升計量技術保障能力。到2012年,全市關系國計民生的在用計量器具受檢率達到95%以上,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抽檢合格率達到90%以上。
二、主要任務
(一)實施能源計量服務工程。依托省、市能源計量中心,組建能源計量技術服務中心,開展節能監測、公證計量與數據核查,實現能源計量數據的科學采集、綜合分析、有效應用,為企業節能減排與政府節能工作考核提供準確依據。建立能源計量工作激勵機制,加大政府資金投入,積極推廣能源計量先進經驗和技術,開展鍋爐節能測試、計量技術診斷等活動,推進全市重點耗能企業建立計量檢測體系,提高能源利用率。完善全市能源計量數據監測管理體系與運行機制,確保進出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率達到100%,重點耗能企業主要次級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率達到100%,能源計量器具受檢率達到100%。
(二)實施民生計量放心工程。深入開展“準確計量進市場”、“健康計量進醫院”、“光明計量進眼鏡店”、“服務計量進社區”活動,讓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加強對“水表、電能表、燃氣表”合格率的監督,確保安裝前受檢率和合格率達到100%。加強對集貿市場和鄉村醫療衛生單位計量器具的監督,向社會免費發放電子計價秤監督用標準砝碼,同時組織對集貿市場和醫療衛生單位的部分計量器具進行免費檢定,提高集貿市場和鄉村醫療服務的計量保障能力,維護消費者與經營戶的合法權益,保障醫療檢測數據的準確。加強對定量包裝商品的監督抽查,嚴肅查處短秤缺量、計量作弊行為。提高社會法制計量意識,將誠信計量情況納入企業的誠信范圍,在商業、服務業樹立一批誠信計量典型,引導誠信計量。
(三)實施安全計量保障工程。提高檢驗檢測機構計量保障能力,加強對環境監測、衛生防疫、檢驗檢測技術機構用計量器具的監督,保證計量器具的受檢率和合格率,確保檢驗檢測數據公正。提高安全生產計量保障能力,加強對安全防護、工程質量和行政執法用計量器具的監督,確保計量器具的受檢率和合格率,為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提供計量技術保障。
(四)實施工業計量提升工程。強化企業計量基礎工作,充分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加大計量投入,在生產加工、工藝控制、產品檢驗等關鍵過程合理配置合格的計量器具,提高計量檢測能力。充分發揮計量技術機構、行業協會的專業優勢,鼓勵和引導大中型企業按照國際標準建立計量檢測體系,幫助小型企業落實國家規定的計量檢測規范要求,全面提升企業計量管理水平,促進節能增效、提升質量、創建品牌。
(五)實施科學計量建設工程。加強計量檢測能力建設,拓展計量校準市場,滿足量值傳遞(溯源)需求。加強與省、市計量技術機構的交流與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圍繞“食品、家具、紙業、建材、金屬制造”等主導產業,設立區域性計量檢測中心,創建優秀計量實驗室,打造具有產業特色的“計量檢測中心”。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要加強對計量工作的領導,切實將計量工作納入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從政策、經費上給予扶持。要建立健全政府計量工作責任制,促使計量工作成為政府節能減排等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強化責任落實,全面推進我市計量工作。質監部門要提高計量工作水平和質量,加大計量工作投入,重點保障我市基礎社會公用計量標準、計量檢測中心和實驗室建設。
(二)加強協作配合。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強化“大計量”意識和“一盤棋”思想,齊抓共管,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形成計量工作合力。要建立計量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由市質監局牽頭,定期召開計量工作聯席會議,市發展改革、經貿、科技、財政、建設、交通、衛生、環保、統計、物價、工商等部門為成員單位,及時研究、解決重大問題,有序推進我市計量工作。市直有關部門要做好本行業計量管理工作,對計量器具免費檢定、計量檢測體系認證、計量人員培訓等進行資助。
(三)加強宣傳教育。要大力培養計量人才,建立我市計量人才庫,強化基層計量工作人員的技術培訓。要充分應用各種宣傳媒介,廣泛宣傳計量工作的重要意義,普及計量知識,營造政府重視、企業關注、群眾歡迎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