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改善城鎮金融服務促進城鎮經濟發展的實施建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縣域經濟在國民經濟結構中居于十分關鍵的地位,其持續健康發展對于“保民生、促增長、調結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縣域經濟的發展離不開縣域金融的支持。為認真貫徹《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金融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意見》(政辦發〔〕號),努力實施“科學發展,加速趕超”戰略目標,改進和提升縣域金融服務水平,結合實際,經市政府同意,現就全市進一步改善縣域金融服務促進縣域經濟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一、加大縣域信貸投放力度
1.科學制定縣域信貸規劃。全市各金融機構要結合本行(社)實際,按年度科學制定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信貸規劃,明確縣域信貸投放的指標和投向重點。按中央關于縣域銀行業金融機構新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當地發放貸款的政策要求,確保縣域新增貸款占本行各項新增貸款的比重穩步提高,力爭年年末全市金融機構縣域余額存貸比達到以上。各級人民銀行要根據《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印發〈關于鼓勵縣域法人金融機構將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當地貸款的考核辦法(試行)〉的通知》(銀發〔〕262號),對考核達標的縣域法人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將按低于同類金融機構正常標準個百分點執行。
2.切實增加縣域信貸投入。各金融機構對縣域分支機構要合理擴大信貸管理權限,優化審貸程序,簡化審批手續,建立縣域信貸投放的正向激勵機制,調動基層分支機構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各類金融機構和專業貸款組織可通過委托貸款、轉貸款、銀團貸款、協議轉讓資金等方式加強縣域信貸業務合作。人民銀行要加大對金融機構增加縣域信貸投放的再貸款、再貼現支持力度。對縣域金融服務開辦較好、信貸投放較多且信貸資產質量較高的金融機構,可通過安排再貸款、再貼現等方式,拓寬其資金來源,提高其縣域信貸投放的能力。縣市區政府要積極引導縣域內金融機構將更多資金用于當地貸款。對新增貸款超過新增存款的部分,由縣市區財政給予一定比例的獎勵,具體獎勵辦法由縣市區制定。
二、突出縣域金融支持重點
3.支持推進農業現代化。大力支持發展農產品深加工,積極引進、培育一批競爭力強、帶動面廣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延伸農產品加工產業鏈,積極扶持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建設,促進農業向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發展,實現國家級農業產業化企業零的突破。各縣域金融機構每年至少要分別對接扶持家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4、突出對縣域新型工業化的金融服務。一是支持主導產業發展。全市金融機構要主動與處于支配地位,和其他產業關聯度高、比重大,具有較大增長潛力和綜合效益的主導產業對接,主要包括具有當地特色、占地方經濟總量以上的產業集群和行業,為其提供配套金融服務。要大力支持煤礦機電、電子陶瓷、有色金屬、特色旅游等轄內主導產業的發展壯大,延伸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二是支持縣域小企業發展。全市金融機構要將符合產業政策、環保政策,以及有市場、有技術、有發展前景的小企業單獨列出名單作為重點支持對象。農業銀行要充分利用微企簡式貸款、小企業自主可循環貸款等產品,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要繼續推進小企業貸款中心建設和“信貸工廠”貸款模式運用,切實提高小企業貸款審批效率,努力為縣域小企業提供優質金融服務。
5.確保對縣域城鎮化建設的資金投入。全市金融機構要以縣域城鎮化建設為契機,積極支持縣市區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支持重點集鎮、農村道路、供水、供電、通信、廣播電視、沼氣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支持縣域社會事業發展,提升農村文化設施、醫療條件和中小學校標準化建設水平。縣域銀行業金融機構要以“市場工程”和“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為重點,支持具有一定規模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和為“三農”服務的日用百貨、農業生產資料配送中心,以及縣、鎮、村三級連鎖超市,搞活農產品流通體系。
三、不斷改善金融服務水平
6.積極推進信貸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全市各金融機構要積極開展信貸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認真總結提煉信貸新產品和新服務,適時推廣運用。工商銀行的動態商品質押貸款,農業銀行的“農戶聯保+合作社資金擔保”貸款模式,中國銀行的“信貸工廠”模式,建設銀行的小企業聯貸聯保貸款,郵政儲蓄銀行的“大學生村官”貸款,省農村信用聯社辦事處的親友抱團貸款(縣農村信用聯社)、集鎮商鋪貸款(縣農村信用聯社)、運單質押貸款(冷水江市農村信用聯社)等種經過試點后比較成熟的新型信貸產品和服務方式必須于年內完成在本系統內推廣運用。年內,將由市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人民銀行市中心支行對全市縣域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進行總結表彰。
7.完善縣域支付服務體系。一是努力拓展縣域銀行卡業務。各縣市區政府部門要推動行政收費、公務卡支付改革試點,嘗試納稅、規費以及工商行政等收費窗口使用POS刷卡;縣市區政府及工商、稅務和人民銀行縣市支行等職能部門要加強橫向聯動,共同推進縣域用卡環境優化,通過多種手段鼓勵商業門店安裝POS系統;縣域商業銀行要以賓館、餐飲、娛樂、醫院以及百貨購物等消費場所為主要目標客戶,結合衣食住行,在當地口碑好、人氣旺、消費量大的特色消費場所有針對性地拓展消費商戶,布放POS機具。到年,轄區內縣域人均持卡量增長,ATM、POS及電話支付終端布放數量增長以上。通過兩到三年的努力,在轄區內農村地區基本實現“人人都有銀行卡、村村都有POS機、鄉鄉都有ATM、縣縣都有一條街(刷卡無障礙一條街)、處處都能辦支付”的目標。二是大力推廣電子銀行服務。各縣域金融機構要組織電子銀行產品營銷隊伍到縣域繁華商業區、農貿市場、密集社區、集鎮中心等地方進行路演和掃街式營銷,擴大縣域城鄉居民對電子銀行產品的認知度;積極開展“電子銀行進鄉鎮”活動,圍繞鄉鎮政府、鄉鎮學校和鄉鎮企業組織開展電子銀行產品客戶體驗活動,普及電子銀行產品知識,擴大服務半徑,讓基金、債券等低風險理財產品借助電子產品渠道下鄉村進農戶,為廣大農民提供一個方便快捷實惠的投資理財渠道。三是積極開展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推進農村支付環境建設,方便持卡人在助農取款服務點持借記卡利用POS或電話支付終端辦理小額取款業務。人民銀行應加強同政府部門的溝通、聯絡,爭取其支持,在年內組織各涉農金融機構,選擇-個自然村開展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試點工作,首先應重點發展農資批發部、農村醫療診所、農村通信資費代收點等一些現金收入較固定的特約商戶為助農取款服務點,并保證每個服務點日均取款業務在筆以上。
9.加快發展縣域涉農保險業務。依托地方各級政府,推動全市保險部門出臺配套扶持政策,落實貸款風險補償,積極搭建信貸支農服務平臺,促進全市農村金融創新服務產品質效提升。全市各保險公司要穩步擴大農業保險區域覆蓋范圍和試點品種,鞏固發展水稻、棉花、能繁母豬等廣泛開展的險種,加快推進森林保險試點,推動全市農房統保工作進程;進一步加強銀保合作,探索開展農戶和中小企業小額信貸保證保險試點。要研究涉農保險的新情況、新問題,制訂相應的激勵政策,支持保險機構開發適應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新的涉農保險業務。
四、加快發展新型農村金融機構
10.培育和引進新型金融機構。一是要積極推進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建立,爭取人民銀行、銀行監管部門的支持和配合,進一步擴大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試點范圍,增加試點數量。擴大金融機構對縣域經濟的覆蓋面,兩年內爭取每縣市區設立家村鎮銀行,引進至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在設立分支機構,完成星區和縣等地農村商業銀行的籌建工作。二是加快發展小額貸款公司。進一步放寬準入條件,簡化審批手續,擴大經營地域和經營范圍。已批籌的小額貸款公司要盡快開業,已開業的小額貸款公司要盡快發放貸款,充分發揮小額貸款公司服務縣域和“三農”的作用。支持符合條件的小額貸款公司改制為村鎮銀行,鼓勵在農民專業合作社基礎上組建農村資金互助社。同時,各地要為小額貸款公司發展提供便利條件,研究、制定扶持小額貸款公司發展的優惠政策。三是加大對村鎮銀行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扶持力度。對設立村鎮銀行的發起人給予政策支持。對上年貸款平均余額同比增長且達到監管指標要求的貸款公司和農村資金互助社,上年貸款平均余額同比增長、上年末存貸比高于且達到監管指標要求的村鎮銀行,按其上年平均貸款余額由地方財政給予適當補貼。
五、著力優化縣域融資環境
11.要優化投融資平臺。各縣市區政府要盡快采取措施,整合政府資源,進一步做大融資平臺,增強融資平臺能力,滿足融資需求。要將融資平臺做成有資金流、有收益、能夠承接縣域產業園區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及重點項目的平臺,將融資平臺打造成真正的投融資主體。要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組織、篩選項目,主動向銀行業金融機構推介,按照貸款審核要求完善項目條件,及早落實各類項目信貸資金,增加銀行的信貸投放。
12.要完善縣域直接融資體系。一是市發改委、市經信委、市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和人民銀行市中心支行要成立工作推進領導小組,遴選在區域內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具有良好市場信譽、持續經營能力和廣闊發展前景的中小企業,鼓勵和推動其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中小企業集合票據、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等直接融資工具。二是按照《市人民政府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政發〔〕號),鼓勵和引導省、市級擔保公司加強與縣域擔保公司的協調聯動和業務合作,積極拓展縣域擔保和再擔保業務。
13.要完善縣域中介服務體系。要推動建立健全縣域資產評估,咨詢等中介服務體系,進一步降低登記、評估、咨詢等中介服務的收費標準。要切實落實好《中共市委辦公室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積極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促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實施意見》(辦發〔〕號),各縣市區和鄉鎮應積極扶持和培育土地流轉中介組織,使之成為土地流轉雙方的橋梁和紐帶。
14.深入推進縣域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各縣市區政府要積極推動落實《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信用信息工作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政辦發〔〕號),在經濟開發區建設中小企業信用體系示范區,探索總結全市中小企業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經驗。要進一步完善農戶信用檔案,開展農戶信用評價工作,大力培植“信用鄉鎮、村”等信用主體。同時,各地要積極幫助金融機構清收化解不良資產,尤其是要按照省政府有關要求,盡快幫助農村信用社清收政府關聯類不良資產,各金融機構要將清收的現金資產全部用于當地信貸投放。
六、切實加強配套政策支持
15.加強宏觀貨幣信貸政策引導。繼續推進“工業企業服務年”、“項目建設年”、“科技創新年”活動,加快調結構、轉方式,組織好銀企洽談、信貸聯席會議等相關的信貸專題活動,切實發揮基層人民銀行橫向傳導作用,多渠道、多層次宣傳宏觀貨幣政策,擴大貨幣信貸政策在政府、銀行、企業和社會公眾中的影響力和導向力,合理引導社會公眾的政策預期,確保政策傳導及時、準確、全面。根據《中共市委關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決定》(發〔〕號),制定相關專項信貸指導意見。關注產業政策、財稅政策等方面的調整變化對貨幣信貸政策實施產生的影響,及時發現和反映轄區內經濟金融運行中的傾向性、苗頭性問題。
16.強化財政資金激勵效應。要進一步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和調節作用,繼續做好對縣域金融機構涉農貸款增量、中小企業貸款獎勵工作;有關部門要探索建立全市中小企業專項發展基金、企業技術改造專項資金、承接產業轉移專項資金等財政資金與縣域融資掛鉤機制,進一步發揮財政資金撬動融資的功能;各地要根據當地經濟發展需要安排一定資金用于配套扶持政策。
七、建立健全工作推動與監測考核機制
17.成立改善縣域金融服務工作領導小組。建立由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雷紹業任組長,市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主任左志鋒、人民銀行市中心支行行長龍雄任副組長,市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人民銀行市中心支行、市財政局、市發改委、市經信委、銀監分局及全市各金融機構等為成員單位的領導小組,負責政策引導、組織協調、考核評估、信息溝通以及相關配套政策落實推動工作。各縣市區也要成立相應的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當地縣域金融服務工作的督導,以推動工作。
18.建立金融支持縣域經濟發展效果評估制度。人民銀行市中心支行牽頭制定金融支持縣域經濟發展效果評估辦法,以每年月日至月日為評估周期,并從促進地方經濟結構優化、督促金融機構履行社會責任、促進地方經濟金融穩健發展等角度綜合考察信貸政策執行效果,對全市金融支持縣域經濟發展力度進行科學評估,并向市、縣兩級黨政和全市金融機構通報評估結果。評估結果將作為市委市政府三個文明建設績效考核、市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金融工作年度考核、人民銀行市中心支行優惠信貸政策支持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