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溝渠土地整頓工作安排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縣區政府,市政府工作部門: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省政府溝道土地整治工作會議精神,加強對溝道土地整治工作的組織領導,促進溝道土地整治工作扎實有效開展,特制定以下安排意見:
一、充分認識溝道土地整治工作的重要意義
溝道土地整治是我市的一項新創舉。試點證明,利用我市豐富的溝道資源開展土地整治工作,可以大量增加高質量耕地面積,保障糧食安全,有效促進退耕還林和生態保護,有力地推動農民增收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深入開展溝道土地整治工作,不僅對我市城鄉統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而且可為整個黃土高原地區乃至全國同類型地區增加耕地、保護生態和新農村建設提供新思路新途徑。各縣區和各部門一定要站在全局和長遠的高度,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精心組織,真抓實干,確保溝道土地整治工作取得新成效。
二、明確目標任務
從2011年起到2020年,全市規劃完成溝道土地整治100萬畝。其中2011年到2015年完成溝道土地整治50萬畝,平均每年完成10萬畝。
2012年,各縣區要全面完成省上下達我市2011年度的溝道土地整治任務。2011年12月,省國土資源廳、財政廳、水利廳聯合下達我市2011年溝道土地整治計劃任務10萬畝。經市政府研究,分解下達各縣區計劃任務如下:寶塔區20000畝,子長縣18000畝,延川縣18000畝,延長縣10000畝,安塞縣10000畝,甘泉縣4500畝,吳起縣4000畝,志丹縣4000畝,富縣4000畝,宜川縣4500畝,洛川縣3000畝。
各縣區要抓緊進行項目的可行性研究論證、項目設計、預算編制、項目申報工作,抓緊開工建設,于5月底前完成全年任務的60%以上。對2011年已經實施的試點項目,資金已落實到位的要盡快組織驗收,資金沒有落實到位的要把原來的可研、設計等有關資料進行整理,按2011年省國土資源廳、省水利廳、省財政廳聯合下達的計劃項目重新進行申報立項。
三、項目投資及實施
1、項目投資。溝道土地整治項目建設所需資金從省級留成的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中分年度列支,并按項目管理,項目整體預算畝均投資不突破5000元。超出部分由縣區籌集解決。
2、項目建設責任主體。溝道土地整治項目建設責任主體為縣區人民政府,實行規劃、項目、資金、責任“四到縣”。國土資源部門負責會同水務部門制定溝道土地整治工作專項規劃,會同水務、財政部門下達年度建設計劃,負責向上申報項目、落實資金、開展督促檢查和竣工驗收,負責與上級國土資源部門協調變更土地利用現狀地類、落實城鄉建設用地占補平衡。水務部門負責牽頭與國土資源、林業、農業、扶貧等部門共同起草編制規劃,負責編制并與國土資源和財政部門共同下達年度計劃任務,進行項目選址、可研、設計、預算,制定實施方案,組織項目實施(負責項目招投標和工程質量進度),申請竣工驗收。財政部門參與項目審查,將溝道土地整治項目建設前期費用、檢查驗收費用列入財政預算,與國土資源和水務部門共同下達年度計劃任務,及時撥付建設資金,監督資金使用,參與驗收。審計部門負責溝道土地整治建設項目審計。發改、農業、林業、環保、扶貧等相關部門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各縣區、各部門都要樹立全局意識,密切協作,共同配合,全力抓好項目實施。
3、項目申報程序。由縣級水務部門會同縣級國土資源部門按省、市下達的計劃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與預算以及申請立項報告,經市國土資源部門和水務、財政部門審查同意后,報送省國土資源廳審查立項。
4、項目管理。項目實行法人制、公告制、招投標制、監理制、合同制、審計制等管理制度。
5、項目驗收。項目實施完成后,由縣區國土資源部門組織有關部門進行自驗,經縣區審計部門進行項目審計后,由縣區國土資源部門向市國土資源部門提出初驗申請,市國土資源部門組織水務、財政等相關部門進行初驗后申請省國土資源廳組織驗收。項目驗收以合格為基本標準。
6、工程標準和預算定額。在省上溝道土地整治項目工程建設新標準和預算定額未出臺前,仍按《省土地開發整理工程建設標準(試行)》和《省土地開發整理項目預算定額(試行)》執行,未明確部分可參考水利部門相關的工程建設標準和預算定額,待新標準和定額后,按新標準和定額執行。
四、注意把握好的幾個問題
1、堅持科學規劃設計。科學規劃設計是溝道土地整治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制定規劃和實施方案一定要遵循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必須由有水利資質的單位編制,必須深入實地現場勘測,逐流域、逐溝道進行,要反復論證,符合有關技術規范,堅決杜絕閉門造車,避免造成規劃與實際脫節。規劃設計要把著眼點放在新增耕地上,確保上報項目中由非耕地變為耕地的面積要達到60%以上,由未利用地通過整治變為耕地的新增耕地率達到10%以上。規劃設計和措施布設要做到布局合理,技術可靠,充分考慮流域面積、防洪庫容、壩與壩之間的配置作用,確保防洪安全。要充分利用地下地上水資源,能蓄則蓄,先滲后溢。要堅持近村近人近路,方便生產,先易后難,穩步推進。規劃設計要逐級報批后方可開工建設。
2、做到“五結合、八配套、三清楚、三到位”。要把溝道土地整治與生態建設、耕地保護、糧食生產、產業發展、移民搬遷相結合;堅持做到田、壩、路、林、渠、排水、退耕、產業相配套;新增面積清楚、工程量清楚、投資額清楚;規劃到流域、到溝道、到地塊。對計劃實施移民搬遷的區域,不安排溝道土地整治項目。
3、實行“四個統一”。溝道土地整治是一項系統工程,各縣區要按照省、市有關部門制訂的辦法和標準,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施工,統一管理,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
4、嚴格保護植被。在溝道土地整治項目區實行治溝退坡,治溝造地一畝坡上退耕三畝,不能落實退耕地的原則上不安排溝道土地整治項目。要堅持工程施工與植被保護并重,做到“三不修”,即:退耕還林地不修,國有林區和植被覆蓋良好的地塊不修,地表工程量大而造地面積小的地塊不修。對取土場、開挖面,按照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宜灌則灌原則盡快恢復植被。
5、建好排洪設施。對每一條流域、每一處工程,都要進行認真的水文計算,依據國家相關技術規范合理布設排洪工程。
6、確保工程安全。對溝道下游有房屋、建筑物、道路等潛在工程安全隱患的小流域,選取時應進行充分安全論證,有重大安全隱患的,須堅決避開。要加強工程施工監管,保證工程安全。落實項目區防汛責任制。
五、盡快編制《溝道土地整治專項規劃》
市、縣水務、國土等部門要依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盡快編制《溝道土地整治專項規劃》和分年度實施規劃。2012年4月底前必須完成規劃編制工作。要注意將2011年的整治項目全部納入規劃。
六、加強組織領導
市政府成立市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分管副市長為副組長,市政府辦、國土資源局、水務局、發改委、財政局、審計局、農業局、林業局、環保局、扶貧開發局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全市溝道土地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各縣區也要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加強對本縣區溝道土地整治工作的組織領導,及時研究和協調解決工作中的各種問題,確保溝道土地整治工作順利推進。市、縣國土、水務等部門要嚴把工程規劃、設計、施工、驗收關,加強專業指導,強化全程監督,保證工程質量,把溝道土地整治工程建設成為群眾滿意的精品工程、惠民工程。要建立健全監督檢查機制,切實加強項目規劃、資金使用、建設進度、工程質量的監督管理,并將檢查情況與后續資金安排掛鉤,完善激勵約束機制,確保項目均衡有序推進。市政府將把溝道土地整治工作納入對各縣區和相關部門的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對在溝道土地整治工作做出突出成績的縣區、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對完不成任務或出現工程質量事故的實行責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