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與黨的建設同行征文演講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可以說,自己石聽著廣播或者半導體收音機里播放的這首歌曲長大的。童年時代,自己對飄揚的黨旗產生一知半解的認識,并萌動朦朦朧朧的感情,一開始是受我父親的啟蒙和影響。父親是一位基層干部、一位老黨員,在我自己還在學前班的時候,父親常常給我背誦的詩詞,《七律•長征》《沁園春•雪》等。在日常生活中,他的言語之中也總會帶出幾句語錄,而我們家里,也總會有關于《人民日報》黨政之類的書籍和報紙。隨著年齡的增長,接觸到了更多和黨有關的書籍刊物,對黨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和更深厚的感情。
在《黨的建設》雜志創刊30周年之際,我想要談一談我的精神上導師與朋友——《黨的建設》。由于兒時父親的影響,對黨組織的崇敬與熱愛在自己心靈深處扎下了根。所以,在很早就希望自己能像父親一樣光榮加入黨組織,成為一名真正的共產黨員,也希望自己能夠從事黨務工作。走上工作崗位之后,這樣的愿望更加強烈,但是,黨的理論知識的儲備不足,使自己的一種缺憾。一個機會,當自己看到一本《黨的建設》之后,如獲至寶,從此便同它結下了不解之緣。《黨的建設》基本上分了時政、經濟、黨建、文化、社會、文萃等六大板塊,這些版塊如同肢體一樣組建成了這本刊物的身體,而每個版塊獨到的內容和思想又共同組成了刊物“健魄”的體格。它的每個版塊都能從不同的角度來傳達黨的思想和路線,從不同的視野來反映基層黨組織和人民群眾的意愿和呼聲。雜志上重要理論文章,說理透徹,諄諄教誨,引人入勝,感覺是在和一位智者親切交談,在不經意間受到啟迪,原來人生不但可以多彩也可以更亮麗;在你的字里行間里,給人以精神的力量;在你的醒目之地,一篇篇感人至深的先進事跡,令人怦然心動;在歷史回眸的欄目中,讓人走進歷史,感悟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黨的十八大報告中關于黨的建設部分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強調“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并且提出了體現改革創新精神的總要求和一系列創新舉措。改革創新的時代,改革創新的事業,要求黨必須以改革創新的精神來加強自身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制度建設、作風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以創新進取的精神面貌帶領人民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事業。而這份刊物,正是及時反映了黨旗下全國各族人民奮進的足跡。
在黨組織和單位領導的培養下,在《黨的建設》雜志的默默熏陶和指導下,自己的個人修養、理論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斷提高,終于,自己如愿以償成為機關黨務工作者。我在機關從事黨務工作已有年多時間,幾年來,通過理論學習和工作實踐,對機關黨務工作有了較深的認識與體會,掌握了一些方法與規律。我認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四勤”。一是勤動腦。勤動腦要求機關黨務工作者不斷學習借鑒、善于思考分析,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古人云,“博學之,慎問之,慎思之,明辯之”。不斷學習是更新工作思維與創新的基礎,作為黨務工作者,既要注重政治理論和政策方針的學習,緊跟黨和國家的前進步伐;又要廣泛學習業務知識與工作方法,培養時代的視野和嫻熟的黨務工作能力。二是勤跑腿。勤跑腿要求機關黨務工作者能受得住艱辛,經得起勞累,善于收集信息,并作好服務工作。一方面能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全面掌握黨情、民情、社情;另一方面能默默奉獻,奔前走后,甘作服務保障的馬前卒。三是勤動嘴。勤動嘴要求機關黨務工作者要有宣傳發動的意識,善于做思想工作和協調工作。思想工作與宣傳工作是黨的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機關黨務工作者不僅要發揮好宣傳員的作用,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還要發揮好“滅火隊”的作用,及時作好群眾的解釋勸導及思想政治工作。多請示,多匯報,作好縱向與橫向的協調工作,既當好領導的參謀助手,又成為群眾的貼心人。四是勤動筆。勤動筆要求機關黨務工作者要善于記錄與總結,及時總結與升華工作經驗。黨務工作的特點就是不直接參與某一項具體的經濟建設,而是通過思想的激勵將黨的理論、方針、政策貫徹到政府各個部門,化為廣大共產黨員具體的社會實踐,從而完成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黨的各項任務。近年來,我將在黨務工作中的一些新思路新探索寫成了一些經驗文章,如《黨的建設》、《》、《》等已在《》、《》、《》等刊物上發表。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新中國建立和改革開放幾十年來的歷史證明: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共產黨才能引領全國各族人民,建設更加美好和諧的小康社會,實現億萬人民群眾的愿景。這是我對共產黨最真切的認知,最堅定的信念。身邊那些優秀黨員、先進人物像一顆顆鋪路石,歷經風雨,卻不改自己的選擇,他們身上沒有驚天動地的偉業,但在一天天對事業的執著追求和對工作的崗位的堅守中成就了不凡業績,他們的所作所為感染了我,使我不但走進了《黨的建設》,更走近了黨的組織。自己和《黨的建設》的結緣,從一個忠實的讀者,成為一個忠實的作者,再在她的幫助下,成為一個比較稱職的黨務工作者。今后的日子里,自己還將與《黨的建設》在人生的道路上一路同行,無怨無悔,風雨兼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