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新民主主義社會的思想政治教育范文

新民主主義社會的思想政治教育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民主主義社會的思想政治教育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新民主主義社會的思想政治教育

黨在唯物史觀視域下探研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有助于我們厘清創新思路、把握創新規律,從而增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實效性。本文之所以選取新民主主義社會(1949.10—1956.9)歷史階段為素材來探究這一問題,是因為中國社會之所以能夠從新民主主義社會順利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不可沒。現階段,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經濟成分多樣性、思想文化多元性、社會形態轉型性等方面同新民主主義時期有諸多相似之處,因此,分析新民主主義社會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具有一定現實意義的。

一、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的遵循規律

從1949年l0月新中國成立到l956年底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初步確立,黨領導人民先后完成了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到新民主主義社會,從新民主主義社會到社會主義社會的兩個偉大轉變。與此同時,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表現出兩個重大轉折。建國初期(1949—1952),黨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在全國范圍構建新民主主義意識形態和價值認同為目標,以“思想改造”為執行方式的。社會主義改造時期(1953—1956),黨的思想政治教育則是通過“說服教育”的方式,讓社會主義逐漸成為人們的共識。究其原因在于,建國初期黨的中心任務是完成民主革命遺留任務,在摧毀舊制度的基礎上創建新制度,恢復國民經濟,鞏固國家政權。而在社會主義改造時期,黨的中心任務則是完成三大改造,確立社會主義制度。黨的中心任務決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選取,除舊布新、認同新中國的主題決定了“思想改造”方法的選取,而“說服教育”的方法也是從當時社會實際出發,為實現和平改造而作的選擇。馬克思說:“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不是人們的意識決定人們的存在,相反,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這就表明,作為社會意識的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受到一定社會存在的制約,物質資料生產方式及其變化是思想政治教育變化發展的根源。因此,要實現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就不能拘泥于意識形態領域,離開現實社會生活和黨的中心任務,否則,任何方法的創新都會導致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的唯心主義錯誤。

然而,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恩格斯說:“經濟上落后的國家在哲學上仍然能夠演奏第一小提琴。”哲學的理論和先進的思想不會在受教育者頭腦中自發形成,要改變受教育者原有的思想認識,“外部灌輸”是基本動力。列寧說:“工人本來也不可能有社會民主主義的意識。這種意識只能從外面灌輸進去。”新民主主義社會是一個充滿劇烈變革、轉型和過渡的社會,舊的思想觀念和價值體系雖然在革命中受到了沖擊。但思想文化所具有的傳承性,無產階級思想和共產黨人的價值觀不可能隨著新中國的誕生即可成為全社會的共識,而且當時經濟成分的多樣性也決定了思想文化的多元性。這就決定了黨面臨的重任是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統一思想、形成共識、凝聚力量全面建設新中國,也決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務是對人們進行系統的理論灌輸。建國初,黨從社會實際出發,開展了諸如理論學習、理論解析、理論培訓等多種形式的理論教育活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可是,人的思想一旦形成,又具有相對的穩定性。“我們不知道有任何一種權力能夠強制處于健康而清醒狀態的每一個人接受某種思想。”這就要求教育者必須通過疏導而不是強制和命令的辦法去實現人的思想意識的轉化。為此,黨在采取理論灌輸方法的同時又在新民主主義社會的各個階級、各個階層中開展了批評和自我批評,對黨的思想政治教育產生了深遠影響。實踐證明,雖然社會存在制約著思想政治教育的變化發展,但它本身并不能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現成的處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還必須探究和遵循自身的內在規律,充分利用現有的物質條件和現代手段,在繼承中創新,才能正確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動反作用。

二、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的根本依據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經濟基礎是一定社會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的總和,上層建筑不過是經濟基礎的政治的和思想的表現形式。作為上層建筑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受經濟基礎的制約,并帶有鮮明的階級性,因為“統治階級的思想在每一時代都是占統治地位的思想。一個階級是社會上占統治地位的物質力量,同時也是社會上占統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新中國成立后,黨由革命黨變成了全面執政的黨,其思想也必然要成為國家的指導思想,成為主流意識形態。然而,在新民主主義社會,經濟成分的多樣性、階級力量的并存性和思想文化的多元性決定了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復雜性,表現在:黨對自身采取“整風”的方法,提高了政治威信,增強了領導能力;對農民階級采取生動的、容易理解的“對比算賬”等有效方法,使其明白社會主義制度和資本主義制度誰好誰壞;對手工業者采取“暢談心聲”等具有說服力的方法,取得了他們的信任和擁護,使其逐步加入了合作社;對民族資本家采用自我批評的方法,通過上學習班、開座談會等形式,使其認識到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必然性,從而自覺選擇了社會主義。究其實質就是運用階級分析法分析不同階級、階層的思想狀況,選取恰當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由此可見,離開了對社會不同階層的物質利益的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據。中國共產黨正是運用了階級分析法,分析了不同社會階級的經濟基礎和思想狀況,采取正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為建國初期國民經濟的恢復,為三大改造的順利完成都提供了強有力的思想保證。但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發動群眾運動、依靠行政命令,用政治批判解決思想問題的錯誤做法,且方法簡單粗暴,對當時的生產也產生了消極的影響。經驗表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必須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防止“一刀切”;必須建立在民主基礎之上,反對“一言堂”;必須與法律手段并行不悖,保持“一致性”。

三、人的全面發展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的基本理念

實現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是馬克思主義追求的根本價值目標,是唯物史觀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所謂人的全面發展,是指“社會的每一個成員都能完全自由地發展和發揮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而挖掘人的潛能,提高人的認識能力,激發人的創造熱情,都離不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從根本上說就是做人的工作,同志指出“:黨的思想政治工作本質上是群眾工作,是宣傳群眾、教育群眾、引導群眾、提高群眾的工作。”堅持以人為本是我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個優良傳統,也是我黨取得革命勝利、獲得政權的重要法寶。黨在新民主主義社會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一方面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地位,不論是對知識分子的“思想改造”,還是對農民、手工業者和民族資本家的“說服教育”,都建立在尊重人格的基本理念之上。另一方面保障受教育者的基本權利和利益,在建國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農民實現了土地權,工人實現了就業權,個體農戶和工商業實現了經營權;在社會主義改造時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對農民和手工業者通過“典型示范”的方式吸引其自主參與合作社,對民族資本家通過“和平贖買”方式使其取得了紅利。建國后的短短七年間,黨領導人民完成了民主革命的遺留任務,恢復了國民經濟,順利實現了社會主義改造,初步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這些偉大成就的取得無疑與黨以人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密不可分。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應與時俱進,但其“以人為本”的創新理念是永恒的。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中,我們要始終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發揮群眾的首創精神,突出以人為本的育人理念,以全社會意愿的最大公約數為依據,同時也要善于運用通俗易懂、為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

四、社會實踐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的檢驗標準

實踐觀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首要的、基本的觀點。馬克思說:“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這一觀點不僅揭示了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是社會實踐,而且闡明了人類認識的起點、歸屬、基本動力以及檢驗的標準都是社會實踐。實踐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屬性。首先,從思想政治教育的起點看,思想政治教育只能從現實的人以及人的思想出發開展教育。現實的人是實踐活動的主體,人的思想歸根到底是實踐的產物。其次,從思想政治教育的歸屬看,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種意識形態根本目的就是改變世界,就是通過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指導、支配人的社會實踐,進而提高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馬克思說,“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充分體現了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性本質屬性。再次,從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實現看,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只能用社會實踐來檢驗。黨在新民主主義社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廣泛運用實踐教育方法,使受教育者在實際生活過程中得到了鍛煉、接受了教育,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例如,通過領導農民階級參與實踐,使其認識到了受剝削受壓迫的階級根源,增強了社會主義革命的堅定性。通過發動農民階級參與社會主義改造實踐,使其接受了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通過發動工人階級參與“三反五反”運動、工人監督生產運動、勞動競賽運動等實踐活動,使工人階級的思想水平和政治覺悟得到了提高;通過讓知識分子直接參與實踐,對推動其思想轉變、逐漸接受馬克思主義產生了巨大效果。因此,優良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必然是來自社會實踐,又經受住了實踐檢驗的,任何脫離實際的“方法移植”“、方法套用”都是無益的。當前,立足于“兩個百年目標”的偉大實踐,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的根本途徑。

綜上所述,唯物史觀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的遵循規律和根本依據,提供了創新的基本理念和檢驗標準,為我們厘清了創新思路,指明了創新方向。習指出“:我們的一些同志,之所以理想渺茫、信念動搖,根本的就是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不牢靠,不知道人類是從哪里來的,要到哪里去,不知道歷史是怎么走過來的,要怎樣走下去。”由此可見,只有在唯物史觀的指導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才能體現出時代創新精神,才能增強其針對性和實效性。

作者:張玉剛 單位:中國礦業大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不卡在线精品国产|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精品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呻吟久久久久久久92| 1000部免费啪啪十八未年禁止观看| 好吊妞视频988在线播放| 丰满少妇被粗大猛烈进人高清 |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漫画| 国产又色又爽又刺激在线观看| 青青草原视频在线观看| 在电影院嗯啊挺进去了啊视频| 免费无码国产V片在线观看| 野花社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99无码一区二区| 97色伦图片7778久久| 好硬啊进得太深了h动态图120秒| 丰满少妇被猛烈进入无码| 日韩午夜小视频|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欧美色图五月天| 亚洲视频456| 精品久久人人妻人人做精品| 四虎影院国产精品|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香蕉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亚洲v日韩v| freeⅹxx69性欧美按摩| 小小视频在线版观看| 中文字幕三级久久久久久| 无翼乌全彩绅士知可子无遮挡|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久| 李丽珍蜜桃成熟时电影在线播放观看 | 国产区香蕉精品系列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欧美视频二区|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网站 | 2021人人莫人人擦人人看| 国农村精品国产自线拍| HUGEBOOBS熟妇大波霸| 奇米影视7777久久精品| 一个人看的www在线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