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對偶語意完形性范文

對偶語意完形性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對偶語意完形性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論文關鍵詞:概念整合對偶語意完形

論文摘要:語意的完形性是對偶句式的重要特點之一。對偶句式上下兩句形式上雖相對獨立,內容上實則互為補充,構建出一個整體意義。本文運用概念整合理論分析對偶句完形性語意的構建過程,認為對偶完形性語意的產生包含著一個概念整合的過程。

一、引言

對偶,是中國古典語言文學中的一朵奇葩。從先秦古文到漢代駢賦,從唐詩宋詞到明清對聯,大量精致典范的對偶句貫穿于文學發展的長河之中。對偶句形式上整齊劃一,前后兩句字數相等、結構相似、語義相對、韻律相襯,總體上給人一種不偏不倚、平衡和諧的形式美感。與形式美同樣重要的一個特點是對偶語意的完形性。對偶句式前后兩句形式上雖相對獨立,內容上實則相互映襯,相互補充,前后配合表達出一個整體的意義,為讀者構建出一個廣闊的圖景。許多學者已經在對偶的表達形式、表達效果和形成原因等方面做了有價值的探討,但從認知角度對對偶的在線意義構建方面研究較少。本文以中國古典對偶詩詞為研究對象,以認知語言學中的概念整合理論為框架,探討對偶詩詞在線意義構建中所包含的心理過程,并從認知角度解釋對偶語意的完形性。

二、對偶形式的獨立性與語意的完形性

對偶的完形性,指的是對偶句在語意表達方面的整體性效果。清代賀貽孫《詩筏》中說道:“詩律對偶,圓如連珠,渾如合璧。連珠互映,自然走盤,合璧雙關,一色無痕”。“合璧雙關”指的是形式,可以通過字數、聲律、詞語的對立、對稱和重復完成;而“一色無痕”指的則是內容,是說對偶語意的完形性。對偶句式雖由兩句組成,意義卻是渾然一體,體現出“兩”與“一”的關系:組成對偶的兩個句子是“兩”,由兩個句子組成的對偶卻是“一”。對偶句式中的兩個句子不是孤立的、自足的,而是在內容上相交引發、相互補充的,共同構建出一個整體意義,從而傳達出躍然于紙面之上的更為廣闊的意蘊。如北宋詩人林逋《山園小梅》中的兩句詩:“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上句寫月色迷蒙中的梅花,下句作為背景映襯梅之“影”與“香”。詩人精心選用了“疏、橫斜、清淺、暗、浮動、黃昏”等詞語勾勒出四種物象:梅之“影”,梅之“香”,梅下“水”,梅上“月”。這些詞語如果孤立地看,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妙處,但是把這些尋常的詞組合到一起卻構成了一個諧和圓融、無懈可擊的完美意境:梅花稀疏的枝影橫橫斜斜地映在清淺的水面上,陣陣清香,絲絲縷縷地在朦朧的月色中飄蕩。上下兩句互相交融構成了一幅雅致的溪邊月下梅花圖。對偶句這種外部形式的整齊相對、內部語意的渾然一體,使得對偶兩句相合無間、“一色無痕”。

有的學者,如祝克懿用“耦合”來指稱對偶上下旬相互交融所產生的這種語意的完整性。本文采用概念整合的理論框架,把這種完形性語意的構建過程叫做“整合”。本文認為,對偶句式語意完形性的產生包含著一個概念整合的過程。在對這一過程做具體分析之前,先簡要介紹一下概念整合理論。

三、概念整合理論簡介

概念整合理論是認知語言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自從美國加州大學Fauconnier教授于1994年在ConceptualProjectionandMiddleSpaces一文中正式提出概念整合理論以來,經過十多年的發展,該理論的理論架構日趨完善,應用范圍不斷擴大,今日已成為認知語言學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該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有Fauconnier,Turner,Coulson和Sweetser等。

從本質上講,概念整合理論是關于在線意義構建的一種理論,旨在探索人類進行信息加工背后的那座認知冰山。該理論認為,概念整合是人類普遍具有的、一種基本的認知操作能力。這種認知操作能力在人們進行各種認知活動、加工信息和構建意義的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概念整合是在包含多個心理空間的概念網絡中進行的。心理空間是人們在話語理解過程中不斷喚起的對人、事物或事件的各種語言的或非語言的知識框架,以概念小包的形式存儲于工作記憶之中。一個基本的概念整合網絡包括四個心理空間:兩個輸入空間,一個類屬空間和一個復合空間。兩個輸入空間的部分成分或結構在類比、一致和轉喻等各種關系的基礎上進行跨空間映射。這些輸入空間的共享成分又在更為抽象的層面上構成了類屬空間。同時,輸入空間中的成分和結構又被選擇性地投射到第四個空間——復合空間中去。在復合空間中,通過組合(composition)、完善(completion)和擴展(elaboration)三種認知操作產生突生結構(emergentstructure)。組合操作把來自不同輸入空間的成分組合到一起,并建立起一些原本兩個輸入空間中都不存在的新關系。通過完善,又叫做模式完善(patterncompletion),與這些組合成分有關的概念框架或背景知識被激活并引入到復合空間中。擴展是指根據復合空間概念內容自身的邏輯對其進行運演(runningtheblend)。突生結構的產生是概念整合過程中最鮮明的特點。需要指出的是,概念整合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輸入空間、類屬空間和復合空間始終聯系在一起,復合空間中產生的推論等突生結構又可以被逆向投射到輸入空間中去,引起對輸入空間概念內容的修正。在這一過程中,意義并不是存在于某一特定的空間,而是產生于四個空間的動態運動過程之中。

Fouconnier&Turner[s]用一個謎語來說明概念整合在思維和語言中的作用。

ABuddhistmonkbeginsatdawnonedaywalkingupamountain,reachesthetopatsunset.meditatesatthetopforsoveraldaysuntilonedawnwhenhebeginst0walkbacktothefootOfthemountain、whichhereachesatsunset.Makingnoassumptionsabouthisstartingorstoppingorabouthispaceduringthetrips.provethatthereisaplaceOnthepathwhichheoccupiesatthesamehourOfthedayOnthetwoseparatejourneys.(一僧某日迎著朝霞徒步上山,日落時到達山頂。在山頂冥思數日后,某日迎著朝霞原路返回,日落之時到達山腳。如果不考慮途中的走走停停及步伐的快慢,請證明路上存在這樣一個點,該僧上下山在此點處于一天當中的同一時間。)

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一個概念整合的過程。這段話構建出兩個輸入空間。輸入空間①中,一位僧人迎著朝霞徒步上山,日落時到達山頂;輸入空間②中,這位僧人在山頂小住幾日后,某日清晨沿原路返回。跨空間映射將兩個輸入空間中的對應成分,如山坡、僧人、時間等聯系起來。類屬空間中包括了兩個輸入空間的共享成分:移動的人、位置、路徑和時間等等。輸入空間①和②中的成分被選擇性的投射到復合空間中去。有的成分,如山坡、時間等被融合(fused),有的成分依然以獨立的形式顯現。通過對輸入空間成分的組合、完善和擴展操作,復合空間中出現了“兩人相向運動”這一突生結構。常識告訴我們,兩個人相向運動必會在某時某刻相遇于一點。因為復合空間和輸入空間始終聯系在一起,復合空間中兩人的相遇點可以被逆向投射回輸入空間①和②中,問題得以解決。

上面例子中的概念整合現象較為明顯,實際上,大多數概念整合操作是不被人感知的,是一種“幕后認知”。此外,作為一種普遍的、基本的認知能力,概念整合也大量體現在其它非語言領域,如數學、藝術和宗教中,是多種認知產物背后的共同規律。

四、概念整合理論對對偶詩詞語意完形性的解釋

對偶語句完形性語意的產生包含著一個概念整合的過程。讀者在理解對偶語句的過程中,運用詞句所提供的信息,構建起輸入空間.,再對輸入空間中的內容進行投射、組合、完善和擴展等操作,在復合空間中構建起一個整體意義。這里以中國古典對偶詩詞為例分析這一整合過程。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王維《積雨輞川莊作》)

這是唐代詩人王維《積雨輞川莊作》中的兩句詩。這兩句詩各自是一個獨立的、并置式意象的組合,上句寫水田上白鷺飛翔之姿,下旬寫夏木中黃鸝婉轉之音,一則取動態,一則取聲音,為讀者提供了兩個輸入空間。兩個輸入空間內的概念內容進行相互投射:漠漠對陰陰,水田對夏木,飛對囀,白鷺對黃鸝。同時,兩個輸入空間內的概念內容向復合空間內進行投射,通過組合、完善和擴展操作,讀者在復合空間中建構起了一個關于夏日田園風光的整體意義。在復合空間里,讀者可以構筑起這樣一幅圖畫:白鷺在廣漠空漾、布滿積水的平疇上翩翩飛起,意態是那樣嫻靜瀟灑;蔚然深秀的密林中,黃鸝鳥在互相唱和,歌聲是那樣甜美快活。這兩種景象互相映襯、互相配合,把積雨天氣的輞川寫得畫意盎然。讀者理解這兩句詩時,不會把它們當作兩個獨立的、不相關的寫景句,而是會積極運用概念整合思維把這兩句交匯融合成一幅整體畫面,從而盡可能貼切的去體驗詩人當時真正的感受。動與靜、顯與隱同時顯現,視覺與聽覺同時作用。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李商隱《無題》)

這兩句詩是唐代詩人李商隱七言律詩《無題》中的頸聯。《無題》總體上是抒發對戀人的相思之情,而這兩句通過設想對方的愛情相思之深之苦來表達自己的深切感受。上句寫主人公清晨起來對鏡梳妝,怕只為一夜雙鬢又添白發,容顏更加憔悴而愁苦不已。下旬寫主人公因相思夜不成寐、吟詩遣懷時想必覺得夜色凄清吧。上下兩句為讀者構建起兩個輸入空間。跨空間映射將兩個輸入空間聯系起來:上句的“曉鏡”和“云鬢改”對應下句的“夜吟”和“月光寒”。在復合空間中,通過對來自輸入空間的概念內容的組合、完善和擴展操作,讀者對這兩句詩構建起一個整體性的理解。通過對復合空間的運演,我們眼前仿佛浮現出一位身居異地仍矢志不渝、夜不能寐時吟詩遣懷、曉妝出鏡時顧影自憐的戀人形象。所以,通過概念整合,上下兩句所描寫的情景被自然地聯系起來構成一個整體,把心心相印的刻骨相思表達得淋漓盡致。

nbsp;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王維《終南別業》)

唐代詩人王維《終南別業》中的這兩句詩,充滿著哲學的睿思,表達出事物之間對立統

一、向對立面轉化的辨證思想。而讀者對這兩句詩深層含義的解讀也是通過概念整合操作得到的。詩人沿江漫步,隨意而行,直走到流水盡頭,再不能往前走時,就索性坐下看天上云卷云舒。在兩個輸入空間中,“行”與“坐”相對,“水窮”與“云起”相對。在復合空間中,“行”轉化為“坐”,“水窮”轉化為“云起”。也許水并非真的窮盡,它只不過是化作天上浮云。通過對這一概念內容的進一步擴展,此詩的深層含義——對人生哲理的表達就展現開來。作者看似寫景,實則寫人生。既然事物之間能相互轉化,也就不必執著于人生的苦難,充滿信心地向前看,就有可能發現新的景觀,或許又是柳暗花明又一村,達到人生的另一番境界。對作者真正意圖的理解是通過概念整合得來的。否則,就難以領悟作者的真正意圖:對人生哲理的表達。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讀者在理解對偶語句時,對來自兩個輸入心理空間的概念成分進行組合、完善和擴展操作,在復合空間中構建起一個對偶句式的完整意義。所以說,概念整合理論解釋了對偶句式的語意完形性。

五、總結

本文運用概念整合理論分析了對偶詩詞在線意義構建過程中所包含的心理過程。通過分析可以看出,對偶詩詞完形性語意的構建過程是一個包含著對輸入空間概念內容進行整合操作的心理過程。首先,讀者運用詞句所提供的信息構建起輸入空間。跨空間映射將兩個輸入空間的對應成分聯系起來。同時,輸入空間的概念內容被選擇性地投射到復合空間中。通過組合、完善和擴展等操作,構建出一個完整的語意。對對偶的研究,當下學術界多將其視為修辭學的課題之一,關注其交際中的修辭功能和審美效應。從認知語言學的視角分析對偶在線意義構建所包含的心理過程,為對偶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成人免费网站| 色偷偷91久久综合噜噜噜| 天天爱天天做久久天天狠狼| 国产一级理论免费版| 思思99re热| 天堂在线www资源在线下载| 丰满少妇被猛烈高清播放| 最好看免费中文字幕2019|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久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成人码免费动漫| 国产乱妇乱子在线视频| 国产四虎免费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在线播放 |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下载蜜桃 | 极度另类极品另类|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 | 嘟嘟嘟www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鸣人向纲手开炮|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观看不卡视频| xxxwww欧美性|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免费| 久久国内精品自在自线400部o| 欧美人与动zozo欧美人z0| 国产99热在线观看| 黄色a级片免费看| 国产粉嫩粉嫩的18在线播放91|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视频欧美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国产A级三级三级三级| 这里只有精品网|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精品| 午夜视频体验区| 国产精品乱子乱XXXX| 91大神亚洲影视在线| 成人在线视频免费| 久久99爱re热视| 欧美人与物videos另类xxxxx | 天堂а√8在线最新版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