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文學專業人才培育導向探微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方法問題
我國高校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教學設施也在不斷進行更新換代,尤其近幾年來現代化教學儀器、設備,多媒體設備、技術迅速在各地高校普及和應用,但是對于漢語言文學專業,這些現代化的多媒體設備卻一直欠缺,普遍的教學方法依然是灌輸式和填鴨式,教師講課激情無法調動,學生接受也索然無味,教學方法手段極其落后,是學生參與性基本沒有,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受到了很大的束縛。
2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評價體系問題
漢語言文學專業現行的教學評價體系非常單一,只注重了學生的考試成績,完全不考慮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現在高校針對學生獎學金、優秀學生干部、預備黨員等等的評定大多也是只看成績,無視學生的其他技能,例如交際交往技能、電腦操作技能、職業實踐技能等等。這種教學評價體系直接導致了老師、學生潛意識里也只重視成績,造成了專業知識與就業能力差距的加大。
3我國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新模式分析
3.1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科定位應有層次。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科的定位應根據兩方面確定,一是社會需求,二是高校自身特點。比如國家重點的文科院校,其培養學生的目標應全面發展,不僅能在工作中從事教學、文字編輯工作,還應該具備較強的科研實力;而綜合性、師范類院校,其培養學生的目標應是有較強的從事漢語教學和一般文字性工作,具有專業的文字編輯和新聞采編能力的綜合性人才。根據社會需求和高校自身特點將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科定位有序的劃分層次,改變單一守舊的固定模式,從根源為人才培養導向服務。
3.2漢語言文學專業方向要多面性。隨著社會各個行業間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的加深,我們傳統單一的漢語言文學專業已早不能適應社會發展需要。我們應根據社會需求,根據不同行業領域、不同行業特色開設多樣專業課程,實現漢語言文學專業特色人才培養模式。例如我們可以在漢語言文學專業之下分設語文教學、涉外高級文秘、新聞采編學、對外漢語教學等等。在學生通修基礎課程的基礎上,鼓勵學生選修跨專業課程。學生不僅能掌握系統知識,更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以及自己將來就業目標選擇不同方向進行學習研究,真正實現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從單一走向多元的轉變。
3.3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方法向實踐性轉變。目前看來有效保證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生有穩定和廣泛就業前景的重要一點就是實踐教學。在教學環節中加入實踐的部分,培養學生職業技能,改變以往教學方式,讓學生走出教室,多方面的掌握使用性技能。我們培養的學生要做到筆桿子硬,還會扛攝像機,還會做主持與編輯,真正將漢語言文學與其他專業融會貫通。
3.4漢語言文學專業就業導向機制要提前明確。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一大特點就是專業就業方向定位困難,很多同學在畢業之際對自己就業方向十分模糊、茫然。我們要建立有效的就業指導機制,在學生大一時就要灌輸就業規劃理念,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就業觀念,在學生大二時要開設職業規劃教育課程,引導學生儲備就業必備的知識和技能。在學生大三時要慢慢進行就業分類指導,根據學生不同的選擇讓學生參加專題講座、專題報告會等,讓學生在內心有基本的職業取向選擇。在學生大四時,我們要讓準備就業的學生著手參加就業相關課程輔導以及實踐技能培訓。
3.5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評價機制要全面。根據不同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在對學生考核時要將傳統學生成績考核與能力檢測有機結合起來,考核全面性使學生有意識將精力注意到自我動手能力和特色技能培養方面。
作者:李冠楠單位:保定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