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歸宿意識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方方以自己對生活獨特的體驗和感悟,為我們創作了許多感動人心、引人深思的文學作品。在她的小說中,尤其在她的女情小說系列中,更是用冷靜與睿智向我們傾訴著世俗生活中女性的悲劇命運,向我們宣告著現實的虛無和愛情的絕望,以及愛情絕望之后渴望尋找到精神棲息地的歸宿意識,也體現了她執著于“生命寫作”的創作立場。
關鍵詞:方方愛情絕望命運悲劇歸宿意識
“愛情”從文學誕生起就成為一個經久不衰的文學母題。新寫實小說代表方方以她獨特的生命體驗對這一主題也有自己深刻的見解,在她的“愛情系列”小說中,以《奔跑的火光》、《水隨天去》、《暗示》等較為著名。在這些作品中,女主人公普遍地為方方內心的愛情發展鋪就路線,那是一條逐漸走向愛情絕望的路。愛情絕望的背后便是令人哀傷的命運悲劇。這些女性面對著愛情悲劇,面對無法找到愛情理想的現實,顯露出了人性最原始的一面,她們感到無助、恐懼、不安全并急切渴望尋找到愛情背叛后的另一種依靠、寄托。在方方的筆下,我們可以把這種依靠、寄托稱之為歸宿意識。
方方說過:“真正的愛情很難得到,我懷疑這世上還有什么真情?!彼龑懙膸灼樾≌f講述的都是在世俗社會中平凡女性追求的愛情,在追求中產生了絕望痛苦,在痛苦的情感撕裂中,感受到愛情的虛無,才恍然明白愛情如同水中月鏡中花,只不過是生活中美麗的傳說。女主人公對愛情的絕望其實是方方本人看透世俗的社會而感覺到的虛無,“我寫小說很真實,但靠的還是想象……我寫小說其實是很悲觀主義的,經常寫著寫著就有種虛無感……”。
在方方小說里追尋的愛情理想之路上的不斷扭曲,使得她一次又一次的懷疑世上的真情,當這些挫折殘忍的赤裸裸的暴露在她面前,她卻努力尋找一種另類的出路。在命運面前,她們是何等的渺小與無助。但這些并不能只是用“宿命論”來歸結方方。她是用一種睿智借平凡女性平常生活來尋求愛情絕望與命運悲劇的結合。
在愛情絕望之后,方方筆下的女性表現出了人性最原始的一面,即在無助與恐懼之時,尋找到一種寄托與依靠,尋求一種安全感。而這種依靠與安全感使她們與“家”聯系到一塊。在這里的“家”不僅僅是物質上的實體,更是精神層次的需求。
與其他人相比,《奔跑的火光》中的英芝面對愛情的絕望之后表現得更現實,她執著地堅持在現實中建設自己的理想家園的姿態。對于英芝來說,她對理想的家園具體表現在“我只想蓋好房子,別的我什么都不計較了”,并且她的房子要按照她心中設計出來而建造的,具體而基本的要求是“樓上帶有衛生間的”。因為它是理想與現實的交接點,因此顯得更為慘烈。對英芝來說,只有加入三伙唱班,依靠自己的努力來掙錢,借用自己所有的資源。更悲慘的是。她的丈夫不僅不幫她,還把她所掙的錢——所有正當的和出賣自己靈魂獲得的錢輸個徹底。英芝面對金錢這一困難時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礙。另外,也更重要的是,英芝對自己所要追求的缺乏正確而深刻的認識,她對自己在愛情絕望之后雖然表現出了她作為一個女性所展現出的堅強,即很快能尋找到另外的出路來逃避或者說擺脫愛情帶給她的傷害,她尋找到了代替她原先對愛情的依賴而轉向建筑自己的房子的實際行動,這既是她擺脫婆家的束縛的行為,也是她尋求精神上的另一寄托。但是她對于建筑家園的愿望雖然迫切而實際卻過于盲目,只是偶爾一兩次看到三伙家的燈光和樓上的衛生間之類的,她就幻想著自己擁有一樣的房子,這在她金錢困難之上更突出了她精神的困乏。是方方在她“愛情小說”系列中對精神歸宿的另類出路探討。在尋求精神歸宿的問題上,英芝也是不明確的,她和瑤琴等幾位都是只有一種意識,但這種意識該怎樣的她們是模糊的,在女性自身意識剛剛“復活”不久的當代,她們無法找到一種理性的歸宿意識存在狀態。
統觀方方愛情小說中女性的這種歸宿意識其實是女性自我意識復蘇期間,女性在追求愛情時,由于受到外界和自身的雙重阻礙而受挫。女性面對這挫折時表現出不安全、無助、恐懼等心理,并尋求避風港??梢哉f,這種歸宿意識是女性自我意識復蘇暫時回縮的“暫居地”,隨著女性自我意識到不斷復蘇,這種意識也將淡化,她們將更加勇敢地面對挫折的挑戰。
在女性精神、女性命運與女性情感的思考上,方方一直是嚴肅的。方方慣有的冷靜睿智貫穿于小說的愛情書寫中。她對愛情的感受是虛無的、絕望的,將人們導向更加清醒的反思。于是,虛無和絕望便不再是一個空洞的能指,而成為一個蘊意豐富的所指。她冷靜地追問神圣愛情絕望背后的原因,以達到透析人性、洞穿世事的目的。方方“不對男女情愛作封閉性的展示,而是在人的社會生活網絡和人的生命的多義性網絡中描寫人生情欲的復雜性,寫情愛,就是寫特定階段的人生與人性?!狈椒匠搅吮砻嫔系膶矍橄獾耐锵?對男性簡單的絕望,表達的是對這荒誕世界掙扎著的蕓蕓眾生的悲憫,是對人性的思考和感悟,對人的生存境遇的俯視和同情。對于像英芝這樣處于社會底層的勞動婦女,方方表現出了她悲天憫人的情懷,但是對于當代社會中這些女性所面臨的愛情、生活等問題,一旦她們遭遇社會的阻礙,表現出的弱勢能力,及逃避而出現的另類選擇和出路,她表現出了她的睿智和冷靜,客觀而現實的展現出來,從而希望得到社會的關注和改觀。
參考文獻:
[1]李騫、曾軍.在世俗時代的人文操守——方方訪談錄.長江文藝.1998(1).
[2]方方.為自己內心的寫作.小說評論.2002(1).
[3]謝有順.重寫愛情的時代.文藝評論.19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