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文學賞析課必要性探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文學能夠陶冶人的情操,有助于塑造人的性格。早在1995年,國家教委就提出在高等學校開展加強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工作的要求。時下,從我國醫學院校的教學理念,人才培養模式及課程設置等方面來看,重視專業技能,輕人文素質培養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教師和學生的眼光都局限在一個狹小的層面上,認為只要通過四六級,英語就過關了。不要說對西方歷史,作家作品的了解,就是對所學語言對象國的文化也興趣索然。通過教育思想的更新及教育觀念的逐步更新,我們深刻認識到,高素質的醫學人才,除具有專業醫學知識外,還應具有熱心為人民服務的高尚品質,嚴謹的職業態度,較高的文化素質和較強的創新精神。英美文學欣賞課具有思想深刻,內涵豐富,形象生動等特點,對于醫學生而言,有助于提高他們的人文素質,培養他們的思想品德,對他們以后的職業生涯大有裨益。
一、醫學院校英語教學現狀
自從貫徹執行國家教委頒布的《大學英語教學大納》以來,大學英語教學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多年來,對大學英語大綱執行情況和教學活動引起了國內同行的關注。國內外語教學研究也十分活躍,為改革外語教學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特別是基礎階段的外語教學,幾年的實踐已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教材、教學模式和測試體系,為推動大學外語教育水平的迅速提高起到巨大作用。但由于某些客觀原因,在英語教學實踐中,一些地方以追求“高通過率”為目的,不少學生過四六級為英語學習的努力方向,甚至把教科書棄之一邊,視種種“題集”為至寶。部分已過關的學生則沾沾自喜,以為大學英語學習就此止步。顯然,外語教學只停留在基礎階段和四、六級的通過率上,從而忽略了人文素養的培養。如果這種情況繼續下去,不僅使學生在基礎階段學到的語言知識得不到鞏固和加強,而且還會使外語學習前功盡棄,更無法達到《大綱》中規定的“大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閱讀能力…使學生能以英語為工具,獲得專業所需的信息”的要求,進而影響學生未來在醫療、研究方面的工作能力。由于英語課程重點放在語言基礎訓練以及語言技能培養上嚴重削弱了英語作為一門人文學科的特點,淡化了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英語教學潛在的危機,大大降低了學生對語言學習的興趣,成了制約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瓶頸,也不利于學生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的形成。醫學作為一門科學,歷經了古代經驗醫學的奠基階段和實驗醫學的初期發展階段,大學教育,原則上是一種專業教育,但又具有很強的基礎教育的性質和素質教育的色彩。作為一名學生,在大學期間,在努力學習專業的同時,應致力于自己全面素質的提高,要堅持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協調發展。在經濟時代,在高度信息化和科技化時代,需要倡導的是科學素質與人文素質的綜合,這對學習醫學的醫學生尤為重要。
二、開設英美文學賞析課———提高醫學生人文素養的有效途徑
1.英美文學賞析課益于培養醫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外國文學課中所體現出來的人文關懷,人文教育,是西方文明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拿“學校"這個詞來說,英文中的“school”一詞來自希臘文,原本的意思是leisure(閑暇)。這說明古希臘人把讀書看做有別于謀生計的從政,從軍或從商的行為,它需要個人去消耗時間,在近乎“享受”的自由空間里習得知識。因此,教育意味著對德行,品格與性情的熏陶和培養。隨著我國國力日益增強,多種經濟形式的不斷產生,意識形態,思想領域趨于多元化,高等學府的圍墻擋不住外面世界的喧囂與誘惑,大學生們不可避免的受到各種社會思潮的負面影響。培養足夠數量具有創新精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是時代的需要,更是高等醫學專科教育的根本任務。文學作品可以為學生展示現實生活中他們未經歷或者不會、不能經歷的各種人生經歷。通過閱讀文學作品可以了解他人的生活經歷,體會到人的復雜性、多面性的本質。文學欣賞涉及的文學作品,可以從不同角度體現高尚的理想,積極向上的精神以及人類美好的感情,這些思想和情感既是作品的靈魂和精髓,也是引導教育學生如何正確認識人的尊嚴和使命,人的權利和義務,人的理想和品格的生動教材。他們從中能深切感受到作品的思想美,在審美體驗中得到情操的陶冶,道德的完善,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其教育作用比長篇大論的政治說教更直接有效。
2.文學作品對人性的深刻分析,益于提高醫學生的人文素養
教育家陶曾佑說:“無文學不足以立國。”這句話簡潔地道出了文學在興國立邦中的作用,說明了人文素養與人才之間的滋養與秉承關系。沒有文學的滋養,就沒有人文素養的提高,也就沒有興邦建國之良才。根據教育部頒發的《英語課程標準》;“英語課程的學習,既是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和實踐的活動;又是他們磨礪意志、陶冶情操的、拓展視野、豐富生活經歷、開發思維能力、發展個性和提高人文素養的過程。”從廣義的角度講,醫學首先是自然科學,因為醫學是關于人的健康與疾病的科學與技術,而人首先是自然的人,具有自然屬性,其范疇不僅涉及人的生理功能,病理活動,還包括人的精神世界。所以,人的健康與疾病就不只能是自然科學所能認識和解決的,必須要涉及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等。醫務工作者所接觸的是形形色色,千差萬別的人群。大千世界最復雜,最難以把握的東西莫過于人,人心的飄忽不定,人性的復雜脆弱,在一定程度上都會對人體產生不同的影響。傳統醫學的實踐證明,精神因素對人的生理與病理所生的作用不容忽視。醫學生在努力培養提高自己的科學文化素質過程中,必須注重培養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質,積極參加一切有利于人文素質培養的教育活動,努力提高綜合素質,增強創新意識。醫學院校的學生,其專業的特殊性決定了學生應該養成多方位,多角度,多層次思考問題的好習慣。文學作品的多點思維,豐富聯想,有利于啟發和培養醫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益于提高醫學生的人文素養。
三、英美文學欣賞課的教學目標
針對外語教學中的實用主義問題,我們對醫學生的培養目標和教學模式應該進行重新思考和定位,充分認識到英美文學欣賞教育在醫學英語教學中的地位,在外語教學中使得語言技能教育與人文教育相整合,弘揚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教育的目標在于啟迪人的生存智慧、深化人生價值的反省,從而最終塑造出一個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個人之完整人格,而英美文學賞析課程在學生的人格塑造和人文精神的培養方面扮演著重要的思想啟迪與教育功能。優秀的文學作品傳達著人類對真善美的永恒探索和追求,可以超越時空界限向我們展示一種更貼近生存本質的現實。文學課程在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方面具有其他學科不可比擬的優越性,因此要加強學生的人文教育、重塑人文精神。英美文學欣賞是一門以提高和培養學生對現實世界以及整個文學藝術的鑒賞和創造能力,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們的生活情趣為主要目的的一門教育科學。增加文學欣賞課,是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的需要,是高等醫學專科教育的根本任務。在醫學教學中,加強素質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是時展的客觀要求。英美文學賞析課對提高醫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培養學生的長遠目標來看,有著重要的意義,醫學院校應該開設英美文學賞析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