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旗袍文化對中式家具創新的啟發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為了探究如何有效運用中國傳統文化對當前新中式家具進行創新設計。旗袍文化正是中華民族服飾藝術文化的精華,其高雅氣質剛好體現中式家具內在之美。筆者通過設計實踐應用驗證了中國傳統文化在新中式家具創新的可行性。最終提出了新中式家具創新設計的有效路徑。旗袍文化作為中華服飾文化的精髓,對新中式家具設計創新的影響是深遠的,同時又是一次充滿創新的原創設計。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新中式家具;旗袍;創新
前言
旗袍是中華民族服飾藝術文化的精髓,中式家具是中華五千年傳承之下的經典藝術成果。旗袍的一針一線,皆由匠人之心相扣而成;中式家具的精雕細琢,每一刀刻下的都是時光的印記。旗袍之美,韻律優雅、古典大氣、嫵媚而又端莊;中式家具之美,氣勢恢宏、瑰麗奇巧、華麗而又不失素雅。兩種看似并無交集的藝術設計,卻有著許多相通之處。人們可以追循著古人留下的藝術瑰寶,去發現如何在新時代的設計環境下,傳承與創新中式家具設計。本文從旗袍椅設計出發,對其形態與結構進行研究,探析新中式家具設計的傳承與創新。同時對現代新中式家具進行了分析,在工業4.0時代下,我們該如何將中華文化的瑰寶與新中式家具的設計結合。
一、現代中式家具的傳承現狀
現今中式家具市場大都以繼承明清古典家具風格、結構原理和工藝技術[1]。市場上,可以見到大量的款式相似的所謂“傳統紅木家具”。這些家具的設計往往照搬了一些舊式家具的設計,不僅舒適性不足,價格也十分昂貴。但是這類家具也受到中老年消費群體的歡迎,被認為是傳統家具的傳承。古人崇尚“坐如鐘,站如松”的君子氣度,故舊式家具的設計是比較直觀的粗略模仿傳統家具的外觀,而忽略了內涵。現代人購買家具往往以舒適性為前提,故而許多青年消費群體不會選擇市面上單一的紅木家具,轉向購買歐式簡約、舒適、價格低廉的家具。因此這些所謂的“傳統紅木家具”如果僅僅是為了傳承而傳承,不隨著時代的變化做任何的改變,那就得不償失了。在功能方面,傳統家具結構精巧,卯榫結構的運用,是古人匠心的體現。舊時的紅木家具之所以價格高昂,不僅僅是由于材料昂貴,其出于手工制作與耐用的特性也是一個重要原因。然而,現在市面上批量化生產的中式家具,僅在材料下了一定功能,但精妙絕倫的卯榫結構被替換成螺絲、螺釘的連接,失去了中式家具原有的“結構內涵”。另外,在審美觀念與需求上,古時的建筑空間比較寬闊,故而舊式家具的尺寸會比現代的家具尺寸偏大,即使是單人椅,如圖1的太師椅,一張椅子坐上去也是坐不滿的,靠背也僅僅是用來觀賞,并沒有功能上的作用。古人使用的太師椅,是在正式場合時置放在正廳的,比如會客、拜訪、教導等場合,需要正襟危坐,方能表示古人對彼此的尊重。但是在現代,市面上常見的新式太師椅的傳承設計,仍然是照搬舊時,并無大的改變。尺寸上沒有改進,整體舒適性沒有增強。另外據調查分析,中式家具座高、座寬和座深尺寸都不符合現代座椅的國家標及人體工程學原理,座高偏高、座寬值偏寬、坐深偏深,這些都容易使人產生不適之感[2]。現代人對于正襟危坐的需求,可以說是寥寥無幾;而如今的廠商不過是為了“傳承”中國文化,生產出這樣并不符合現代人生活需求的椅子。文化設計不是照搬過去的設計形制,而是必須面對當下的生活方式與審美要求,使傳統元素與現代創造有機融合[3]。如果只是單一的“傳承”,而不去考慮家具背后的內涵與文化,忽略了使用者的舒適度與功能需求,這樣的新中式家具,也沒有任何意義。
二、旗袍文化在新中式椅子中的設計實踐應用
旗袍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是傳統民族服裝的代表,旗袍文化被認為是中國服裝史上最偉大、絢爛的現象與精神代表之一。旗袍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無論是手工制作還是設計,每一個環節都體現出了女性對美的追求。旗袍不僅是一件衣服,更是氣質與高貴的完美結合。也是中國服飾文化的象征。隨著傳統文化的復興,旗袍以其流動的旋律、深厚的文化底蘊,傳承了古韻豐盈的中國情[4]。民族服飾往往可以被視為民族思想的內涵,旗袍的發展史也可謂是中國女性近代的思想解放史。旗袍的存在,猶如中華源遠流長的藝術文明中一枝獨秀的牡丹,象征著東方女性的精神氣度。旗袍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已經從原本滿族女性的民族服裝轉變為現代東方女性的代表服飾。清朝時期旗袍仍被稱為長袍,其特點是腰身寬松,袖長衣長,并無曲線變化。旗袍發展至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穿旗袍成為一種潮流和身份的象征,旗袍的“全盛時期”到來。旗袍變化得更加簡潔,除去了清朝時期的長衣長袖,增添了開衩以及曲線美的設計,使旗袍能夠充分展現出東方女性的風韻之美。近些年來,隨著旗袍成為了中國女性國服,旗袍作為一種傳統民族服飾有了更多的革新,更加適應現代化生活。縱觀旗袍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發現旗袍在不同時期的服飾特點各不相同,從清朝的封建思想到近代思想解放,旗袍也在隨著歷史的腳步做出改變。近些年來,旗袍款式又有了新的改革,出現了“衣片前后分離”等多種剪裁技巧,眾多的款式更加烘托出女性體態的曲線美,使其更加端莊秀麗、線條流暢[5]。服飾不僅僅是日常起居,同時也是所處于的時代的思想文化投影。旗袍,可謂是服飾文化中一顆不滅的明珠。在新中式家具設計中,旗袍的各方面特點都可以加以運用,體現在以下幾方面:(1)在總體造型外觀上,可以借鑒旗袍流暢曲線之美進行設計應用;(2)在材料上,可以借鑒旗袍的面料加以應用,比如有著舒適溫柔的絲綢、高級典雅的羊絨、或是經過精心扎染刺繡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錦緞等。(3)在結構上,可以借鑒旗袍的結構進行設計。如,旗袍的高低領、開衩高低、以及其裁剪制作的特色,整件旗袍上下沒有累贅之處,由一整塊布料量身定制而成,其可以應用在新中式家具設計上。因此,兩種設計同樣是流傳多年的文化瑰寶,合理、巧妙加以結合,可以得到新的創意靈感。中國傳統家具的設計,是在傳統的宮廷廟宇建筑風格的基礎之下形成的。中式家具往往制作精良,手工雕琢,一梁一木都十分珍貴。更加令人驚嘆的是其精妙絕倫的復雜結構,注入了許多工匠的良苦用心。在中國傳統家具的設計創造中,傳承性往往最為重要。以往的中式家具秉承著古代輝煌大氣的宮廷建筑風格,設計出的家具是華麗高貴,金碧輝煌的風格。在這種風格的背后,我們可以看出古代人民的審美追求,以及向往著美好生活的心態。如何更好地將旗袍文化藝術注入了傳統中式家具的設計,同時也展現出了當代人的審美追求及生活向往為本文探討的目的。圖2為筆者運用旗袍設計文化進行新中式家具設計的實踐案例。從圖中可得,本旗袍椅整體造型曲線柔和平衡,線條簡潔不失風度,椅子上映著國花牡丹的圖案,展現了中國傳統之美。牡丹是“人間富貴花”,曾是古代皇家的象征之花。牡丹花的圖案象征著富麗堂皇、燦爛美好,代表了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時牡丹也是在旗袍服飾刺繡中常常出現的元素。從遠處看椅子整體造型宛如妙齡女子一般,亭亭玉立在花園之中,這也是由旗袍的曲線美而引發的靈感,椅子靠背側面、正面的曲線均采用了旗袍服飾的特點之一——腰線設計。此外,椅子靠背的曲線采用了旗袍服飾的腰線設計,在符合人機工程學的基礎上增添了美感與動感,將整體曲線襯托得十分輕巧、輕盈。從美學角度看,旗袍椅造型優雅大氣,線條飽滿,滿足了明清時期家具審美風格且中軸對稱的設計,又增加了一絲穩妥感。椅子的整體造型渾然一體,猶如旗袍一般,沒有一絲多余的元素,這正對應了旗袍制作成衣時的特點,由一整塊布料裁剪而成,沒有累贅的重疊之處。從結構角度來看,旗袍椅運用到了傳統的榫卯結構。在符合功能要求的同時遵循了力學條件,可以達到穩固的要求,同時做到了美觀耐用。家具設計的關鍵體現在“新”,這種新穎性與一般意義上的家具設計的家具區別在于,更加強調家具的原創意識[6]。旗袍椅作為新中式家具設計,在傳承了中國傳統家具的同時又做到了原創創新設計,將旗袍文化融會貫通在椅子的設計中。服飾文化與家具文化的結合也可以碰撞出頗具新意的設計。旗袍椅在滿足了使用功能的基礎上,體現了其審美觀念,也表達出了中華文化的內涵。在理解了傳統家具文化的同時,用現代的角度去詮釋了旗袍元素的創新設計。
三、新中式家具設計的創新啟發
中國傳統家具是中華文明的藝術瑰寶,要繼承它,就要創新出大眾接受度高的家具產品。設計師們在新中式家具的創新創造的道路上從未間斷。中國當代家具的設計應從造型手法和藝術神韻中提取明清家具的精髓,在研究學習傳統設計的基礎上開拓創新,從而推進我國當代家具設計的發展,創出具有中國傳統風格的家具[7]。引領審美潮流,開創中式家具市場,就要從家具功能、審美風格、材料這三個方向進行創新的探析。
(一)家具功能與類別的創新:傳統家具體系主要有椅凳類、床榻類、桌案類、柜格類、雜項類等5大類型,滿足人坐、臥、承、藏的生活需求[8]。這是因為古人生活與現代對比來說較為單調,家具對于他們起到的功能局限于起居方面。現代人隨著科技的發展,對于生活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一些比較小方面的需求也可以專門設計出家具,也有許多隨著技術發展發明的新產品而出現的新式家具。比如酒柜,梳妝臺,全身鏡架,新式茶具桌,電腦桌,寵物用品等。新中式家具的設計就可以選擇這些新的類別,而不用拘泥于傳統的五種類型,在風格與審美上去傳承,在功能上創新,迎合使用者的需求。在功能上,傳統家具的功能往往比較單一。新中式家具可以在儲物功能,組合拆分等功能上進行創新,針對不同的功能制造出新式家具產品。在功能與類別的方向上創新,可以借鑒傳統家具的精細結構與外觀風格,同時給予新的使用方式和場景,是創新的一種可行方式。
(二)家具審美風格的創新:現代中式家具不應該再完全模仿明清時期的家具風格,而是根據現代人審美進行一些必要的創新。比如,舊時家具往往宏偉厚重,而現代人由于運輸的需要以及成本的考慮,更加適合輕盈、輕巧一些的造型。然而新中式家具設計并非簡單的復古明清,而是通過中式風格特征,表達對清雅含蓄、端莊豐華的東方精神境界的追求[9]。現代一些青年消費群體可能不傾向于華麗風格的雕刻,我們就可以從文藝角度:梅、蘭、竹、菊四君子入手,既做到了繼承傳統文化,又做到了風格的改良。將服飾文化融入家具設計也是很好的出發點,不僅是旗袍,古代傳統服飾、珠寶飾品、鞋帽都可以作為設計元素。我們應該在對中華傳統文化進行理解之后,從人的需要出發,根據審美風格去改造,對傳統家具進行原創性的創新改良。
(三)家具材料的創新:古時富貴人家購置家具,不僅僅是為了生活起居使用,更多的是一種身份與財富的象征。所以舊式中式家具選用的材料往往非常昂貴,使用黃花梨、酸枝木、紫檀等高端紅木來制作家具。傳統家具除具有其作為家具的使用價值外,也具有財產的屬性,即保值和增值。這是由于大量使用名貴木材且人工成本高造成的,耐用的同時又可以作為財產傳承給后人[10]。但是在現代,人們購入中式家具,一部分是為了象征財富,更多的人是出于喜愛與傳承,選擇中式家具是一種文化內涵的表現,是文人風骨的繼承。從生態角度來看,由于上述珍貴紅木的產量低,非常稀少,大量砍伐也不利于對樹木本身的保護。現在也出現了可以替代珍稀紅木的木材,比如非洲花梨、緬甸花梨等。在現代中式家具的設計中,就可以用別的材料來與木材結合或替代,如布藝刺繡、棉麻編織、甚至可以是金屬、玻璃。比如旗袍椅使用了布料與木材相結合,更加突出了文化氛圍與舒適性。不同顏色、質地及肌理的面料可以和不同的室內裝修風格、家具及軟裝配飾進行搭配,選擇范圍較廣[11]。在不破壞其風骨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設計,既可以節省資源降低成本,也可提高大眾接受度,創造出新的中式家具風格。
結語
旗袍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是傳統民族服裝的代表;中式家具是中華五千年傳承之下的瑰寶藝術。兩者結合,可以碰撞出新的設計成果。由此可見,在新時代的沖擊之下,我們應該大膽創新,真正理解其背后蘊含的文化,才能更好地傳承中式家具設計。其次,新中式家具的創新需求我們多方面挖掘才能讓其走得更遠。
參考文獻
[1]林鵬.薛新元.“新中式”家具的設計批評研究[J].設計,2018,(17),42-43.
[2]劉玉賢,嵇立琴.工業4.0視域下傳統中式家具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探析[J].工業設計,2018(09):128-129.
[3]喬宇.傳統文化與現代審美結合下的圈椅再設計[J].包裝工程,2018,39(20):231-234.
[4]王學東.淺析旗袍之美[J].美與時代(上),2018(09):99-100.
[5]梁燕.旗袍演繹東方韻味美[J].標準生活,2018(06):74-77.
[6]胡姍姍.當代中國家具發展趨勢——新中式家具[J].設計,2016(05):15-17.
[7]吳凡.新中式家具設計發展前景分析[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8,2(03):84-86.
[8]新中式家具的設計創新研究/紀亮,室內設計與裝修2018,(06),150-151.
[9]葉彬潔,金海明,鄭曉婉.新中式休閑搖椅創意設計[J].設計,2017(17):124-125.
[10]吳冰,劉強.淺談新中式家具的創新設計[J].設計,2017(07):34-35.
[11]張婕.傳統中式家具元素在現代家具中的再設計研究——以Yī(衣)系列座椅外套設計為例[J].設計,2016(15):128-129.
作者:鐘光明 侯珂 單位:廣東海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