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居延漢簡的書法藝術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居延漢簡的文化藝術價值
漢朝以前的各個時期均有自己獨特的藝術品,如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商周時期的青銅銘文、石鼓文、泰山石刻等,但是在其藝術品中主要體現各個時期的工藝精湛,至于筆墨作品甚少。魏晉時期的書法作品真跡流傳至今已是鳳毛麟角。即使晉代書法大家王羲之的《蘭亭序》后人對其進行研究的,也只是唐代的臨摹作品,真跡早已失傳。因此,居延漢簡的出土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彌補了我國書法研究中秦漢時期書法墨跡的空白。居延漢簡的出土,讓我國的書法發展歷史展示得更充分,也揭開了西漢時期書法字體的一些謎團。在居延漢簡出土之前,漢代書法墨跡太少,我國能進行史學研究的材料主要以東漢時期的碑文與石刻為主,如《禮器碑》《石門頌》《張遷碑》等,這些作品雖具有歷史研究價值與文學研究價值,但學者從書法藝術角度分析研究,發現這些碑文、石刻的字體是成熟的隸書字體,結構緊湊,字形過于規范;由于其主要是斧鑿出來的,不具有書法的渾然氣概與天然韻味,沒有太多的美學價值。居延漢簡出土后,學者對其實物資料進行研究,發現西漢書法的布局鮮活,具有神韻,澄清了以往人們對西漢書體的誤解。居延漢簡具有“俗書”之稱,這主要與其書法表現形態有重要關聯。居延漢簡具有天真爛漫的書法韻律,其字體基本上為隸書章草,表現隨意,每個字各具神韻,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同時,居延漢簡也將我國漢代以前的書法與后期的書法聯系起來,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因此它具有很高的文化藝術價值。
二、居延漢簡的書法藝術魅力
每件藝術品都存在于其所屬的時代與民族精神中,具有其獨特的魅力,彰顯其民族特色,居延漢簡也不例外。其書法的形成與時代背景、地理環境及漢代的民族精神有重要關聯,同時也受當時戍邊士兵的人格思想的影響。文字是記載人類文明和歷史發展的重要工具。書法與文字有著實質性的不同。書法不僅表現在其內容的豐富性方面,而且書寫者在文字的表現形式上是要下一番功夫的。就書法作品而言,從文字的書寫形式中能體現出書寫者的文學修養,因此有“字如其人”之說。書法作品是書寫者人格思想的體現,書法家通過書法作品的字體直接將其藝術思想進行表達。居延漢簡書法的藝術魅力表現為以下幾方面。
1.濃厚的自然韻味居延漢簡的書法具有濃厚的自然韻味。宗白華先生在《美學散步》一書中說到,中國的書法是將其自然的節奏融入書法的字體中,表達出書寫者對自然韻律的感悟。這主要與書法的藝術特點有關系,書法屬于點線作品,通過點與線將字的整體進行串聯,而且點、線又具有很強的表現力。書法作品的點變化多樣,不同的書法家在寫“點”時所用的力量不盡相同,但都會對書法作品的表現有一定的影響。線也是書法藝術的重要表現方式之一,具有很強的流動性,表現張力十足,并且變化多端,能展示出力量美和柔性美。居延漢簡的每個字都是獨立的個體,字體表現得干凈利落,沒有加入更多的修飾,字的形態具有很強的生命力。人們在觀賞居延漢簡時能深刻感受當時戍邊將士的頑強生命力和狂野的氣息。居延漢簡的書寫主要用長豎、大捺,字體的整體效果很開闊,并且變化跌宕,每個字各有特點,當所有字結合在一起時,給人一種貌似山溪洪流奔騰不息之感,讓人產生與天地自然的共鳴,這即居延漢簡濃厚的自然韻味。藝術的最高境界是回歸自然、天人合一。從美學角度來看,居延漢簡讓人直接感受到自然風景之美,領悟到自然韻律。
2.粗狂直率的風格粗狂直率是居延漢簡書法的一個特點。這不是一種粗魯張揚的表現,而是一種自信大氣的表現。這主要與居延漢簡形成的年代有關系。居延漢簡起源于漢代文學,漢代人具有豪放不羈的性格,因此當時的書法家書寫文字時會受到社會風氣的影響,并且漢朝的有學之士多有宏圖大志和精忠報國情懷。他們有的長年在邊塞擔任戍守的重任,有的與匈奴騎兵作戰,過著金戈鐵馬的生活,常發出戰死沙場的憤慨,加上目睹邊塞長河落日、大漠孤煙的自然風景,逐漸形成豪放、粗狂的性格。如衛青、霍去病等漢朝的將士們,一般都熟讀詩書,具有較高的文學修養,能文能武。他們在戍邊閑暇時通過書法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這也是符合歷史事實的。因此居延漢簡的書法表現也與傳統文人的書法具有不同之處,用筆豪放、蒼勁有力,展示出士兵高昂的斗志,表現出中華民族優秀兒女的奮勇精神,對我國后期的書法作品具有深遠的影響。從這個角度來看居延漢簡,它是我國民族精神的象征,是當時戍邊將士的一種精神載體。
3.簡潔流暢的筆墨之美書法是藝術創作的工具,書法藝術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主要與其用墨有關。中國的傳統書法主要使用墨汁進行創作,墨的使用讓我國書法具有獨特的墨香之美,讓其作品的意象表現得更為巧妙。由于墨水具有流動性的特點,用其進行書法藝術創作使得線條更具質感,而且更加飽和。居延漢簡用筆用墨極富美感,字體變化流速而不拘束,自由奔放。雖無色但有形,雖無聲但有音樂的和諧之美,在欣賞其書法藝術時給人一種心曠神怡之感。
4.渾厚博大的境界“境界”一詞是我國傳統文化中常用來形容藝術的詞語。王國維先生說,詞在境界之上,當其具有境界時才具有居高一品的藝術成就。書法為心中之畫,也是創作者情感的重要載體,自然也要追求境界。居延漢簡從藝術欣賞角度看,表現出博大深廣的境界,像一幅美妙的山水畫,這是書法作品的自然真情流露。此外,居延漢簡的書法還具有飄逸空曠之感,若觀賞者對那個時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在觀賞時就能產生共鳴,感受到戍邊將士空曠豁達的人生境界。居延漢簡書法藝術可以與同時期的雕刻作品、繪畫作品的博大境界相媲美,共同展示出當時的歷史特點。漢代是各種藝術表現形態發展的時期,漢代的畫像磚、霍去病墓前的《馬踏匈奴》“伏虎”等石雕、東漢的《馬踏飛燕》青銅器,都具有飽滿、古樸等特點,體現出渾厚博大的境界。居延漢簡的書法也是一樣,每個字蒼勁游離,落落大方,具有渾厚的氣勢。每個字的藝術表現形式不同,看似錯亂無章,但亂中求整,發揮出獨特的藝術魅力,體現了書法的博大精深。
三、居延漢簡的藝術影響
一門藝術在發展初期其藝術表現力更強,作品的藝術價值更高。居延漢簡屬于我國較早期的藝術品。在歷史記載中,漢朝之前的藝術品多以工藝作品為主,因此筆者認為,居延漢簡屬于我國早期書法藝術作品之一。居延漢簡的創作過程中創作者沒有前輩的經驗可循,更多的是將其文學修養融入作品之中。居延漢簡的作品主要體現出漢代戍邊吏士的剛強精神,其創作方法對我國后期的書法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從我國后期的如草書、行書等書法作品中,均能感受到居延漢簡的文字形態,這也充分說明居延漢簡對我國后期書法藝術創作的影響。無論從歷史角度來看,還是從書法角度來看,居延漢簡都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居延漢簡被發現后,對其的研究一直活躍在我國的學術界,但無論從哪個角度來對其價值予以肯定,都要強調居延漢簡書法的粗狂直率、敦厚樸茂,結合對其歷史發展背景的研究,認為它體現了我中華兒女的豁達明朗心態,這也是我國傳統文人一直追崇的一種心態。綜上所述,居延漢簡使我國書法逐漸得到發展和完善,是我國書法藝術發展史上的一個奇跡,填補了書法史上從秦至東漢這一時期的空白。
作者:邱茗 單位:廣西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