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西游記唐僧師徒成功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為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記》,不但篇幅宏大,情節離奇,而且其故事內容中蘊含的文化信息之豐富博雜是其它文學作品難以望其項背的。如果只是探討閱讀《西游記》的客觀效果,則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看《西游記》,都能從中獲得啟示,這正如吳圣昔先生所說:“人們從階級斗爭的角度加以引伸而獲得啟發固然未嘗不可,若從日常的人情世態的角度從中吸取啟示性,也可說取不之盡。”筆者認為,如從經濟學角度看《西游記》,我們同樣可以從中獲益不少。例如,如果我們把唐僧師徒看作是一個商業團隊,把西天取經看作是一個商業項目,那么,唐僧師徒取經的成功之路對我們今天的商業團隊建設仍富啟示意義。從經濟學角度看,唐僧師徒取經成功的經驗是什么呢?筆者認為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一、明確誘人的目標
任何商業團隊在做項目時,都應有明確的目標,所有團隊成員的商業行為都應該圍繞著這個目標展開,而這個目標對每一位團隊成員都應具有足夠的吸引力,這樣方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其積極性。
唐僧師徒是一個團隊,這個團隊具有明確的目標:取得真經。而這個目標對每一位團隊成員也都具有足夠的吸引力:對唐僧而言,取得真經可獲“正果金身”;對孫悟空而言,幫助唐僧取得真經可免除大鬧天宮的罪過,“再修正果”;對豬八戒而言,可免除調戲嫦娥的罪過,“將功折罪”、“脫離災瘴”;對沙僧而言,可免除打破天宮玻璃盞的罪過,“功成免罪”。
正因為目標明確且對每個團隊成員都具有足夠的吸引力,所以唐僧師徒才可能齊心協力一同前往西天,他們在路上遇到困難才不至于輕易放棄這個目標。
二、各盡其能的用人標準
唐僧師徒四個角色(不包括龍馬)中,本領最高,能力最強的無疑是孫悟空,最缺乏戰斗力、能力最低的顯然是唐僧,但為什么如來佛和觀世音不把取經的重任交給孫悟空,卻偏要交給唐僧呢?這個問題頗具爭議,而從團隊建設角度來看,如來佛和觀世音這樣安排其實再恰當不過了。
唐僧雖然缺乏戰斗力,表面上看起來能力最低,甚至有些窩囊,但他有個特別突出的優點:意志極其堅定。很顯然,唐僧師徒中意志最堅定的就是唐僧,在西天路上,豬八戒、沙僧甚至孫悟空在遇到較大的困難時,都曾有過意志動搖的情況,只有唐僧,他遇到再大的困難也決不動搖自己取經的信念。另外,與其他人相比,唐僧的寬厚仁慈、嚴于律已的品德也十分突出,是個典型的“以德服人”的好領導,由他擔任團隊的負責人最為合適。
孫悟空雖然能力極強,但劣根性也較強,自制力較弱,常會意氣用事,只適合做團隊中的技術骨干,如果把團隊領導的重任交給他,恐怕難以讓人放心。豬八戒也具有一定的能力,但十分自私,缺點極多;沙僧任勞任怨,踏實肯干,但他和豬八戒一樣,論能力比不上孫悟空,論意志和品德又比不上唐僧,因此只適合擔當配角,不能夠委以重任。不過,正如紅花需要綠葉配一樣,豬八戒和沙僧這樣的配角在團隊中同樣是不可或缺的,正因為他們能力比孫悟空稍弱,所以愿意做牽馬挑擔這樣的雜事,如果西天路上沒有他們輔助孫悟空,那么很難想象唐僧怎么可能到得了西天。
三、恩威并用的管理方法
一個團隊有了意志品德突出的負責人——唐僧,有了本領超群的技術骨干——孫悟空,有了甘當配角的員工——豬八戒和沙悟凈,那么為了實現奮斗目標——取得真經,這個團隊最重要的就是管理了,而最重要的管理就是負責人唐僧對技術骨干孫悟空的管理。
孫悟空能力超強,是個百年難遇、不可替代的人才,如果沒有孫悟空,唐僧將寸步難行,為了防止孫悟空離隊、跳槽甚至造反,手無縛雞之力的唐僧是怎樣實現對他的管理呢?仔細研讀《西游記》我們發現,唐僧對孫悟空的管理雖主要得力于如來佛和觀世音的安排,但這種管理方式確實是非常有效的,對我們今天的團隊管理仍有啟示意義。首先,唐僧把從孫悟空從五行山下救了出來,對孫悟空有大恩,這是孫悟空心甘情愿保唐僧的主要原因;但孫悟空的劣頑正如人心的難測一樣,盡管唐僧對他有恩,但有時候他也會翻臉,很顯然,光靠恩情管理孫悟空是不夠的,唐僧還得對孫悟空有強制性的約束力,這個約束力就是緊箍咒——我們可以把緊箍咒理解為負責人所掌握的技術骨干的軟肋或“把柄”,也可以理解為負責人與技術骨干之間的有效合同……總之,唐僧一方面對孫悟空施恩,另一方面又給他加壓,這樣恩威并用,才算真正把孫悟空給搞定了。
搞定了團隊中最重要的員工孫悟空,則其他員工如豬八戒、沙僧自然也就不難搞定。唐僧對他們都有恩情,取經對他們都有足夠的吸引力,而他們的能力又都比不上孫悟空,只要孫悟空一心一意保唐僧,他們又有什么理由不做一個“好員工”呢?
總之,唐僧師徒這個團隊不但具有明確的奮斗目標,擁有意志堅定品德高尚的負責人、本領高強的技術骨干以及甘當配角的員工,還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具備了一個優秀團隊的必要條件,因此,盡管在取經路上這個團隊也曾經歷坎坷,但最終還是圓滿完成了任務,取回了真經,修成了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