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加強工業統計工作通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認清形勢,進一步增強做好工業統計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一)工業統計方法制度改革不斷深化。隨著工業對我區國民經濟發展的貢獻率不斷提高,工業統計在加強工業經濟運行調控和管理的基礎性作用日益增大,各級各部門和社會公眾對工業統計數據更加關注,對工業統計信息咨詢服務需求不斷增強。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復雜多變,影響工業經濟運行質量的各種因素越來越多。為了適應形勢變化,國家統計局加大了工業統計方法制度改革的力度,開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成本費用調查、工業生產指數編制試點、工業環比增長速度試算,《工業統計主要數據質量控制辦法(試行)》和《工業增加值及其增長速度協調性評估辦法(試行)》的施行,以及提高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統計標準、擴大聯網直報企業范圍等,工業統計制度和方法改革不斷完善和深化。
(二)進一步提高對工業統計工作的重要性認識。由于我區工業統計基礎薄弱,統計工作條件、統計調查環境還不是很好,與統計工作任務日益繁重,工作技術精度不斷提高的要求不相適應,使得提高工業統計數據質量特別是源頭數據質量難度越來越大。全區工業統計服務水平與各級各部門的決策需求、與社會各界的服務需求還有一定的差距。各級統計部門要進一步認清形勢,不斷提高對工業統計工作重要性認識,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切實加強對工業統計工作的領導,切實加強工業統計基礎建設,努力改進工業統計工作方法,依法開展工業統計工作,為我區經濟發展提供科學、準確、及時、便捷的統計服務。
二、求真務實,努力提高工業統計數據質量
(一)抓住工業統計數據質量控制的重點內容和關鍵環節。工業總產值增速高、經濟總量大的企業以及新建投產企業是控制基礎統計數據質量的重點。工業企業產值與主要經濟指標(包括銷售產值、主營業務收入、應交增值稅、主要產品產量、企業用電量等)的總量、增長速度之間的邏輯性、匹配性審核是數據質量的關鍵。
(二)加強對部門工業統計工作的指導。各級部門統計的主要指標(如企業稅收、工業用電量、貨物運輸量等)數據,與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等主要指標增長速度高度相關,是評估判斷統計數據協調性、匹配性、合理性等的依據。各級統計部門要按照《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國民經濟核算部門統計工作的通知》(政辦發〔〕64號)的精神,切實做好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協作與配合,切實加強對部門統計工作的指導,明確對部門統計工作的要求,規范部門統計、會計、業務資料等信息報送機制,做好工業主要統計數據質量的全程監控和評估工作,確保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統計數據的真實可信。
(三)嚴格執行工業統計數據質量抽查制度。強化工業統計機構與統計執法部門的配合機制,加大經常性統計執法檢查力度,嚴格實施工業統計基礎數據質量抽查制度,特別是對月(季)度工業統計數據上報后的質量抽查制度。對月(季)度抽查發現的問題,要限期整改更正;情節嚴重的單位和個人,要按照有關規定嚴肅查處,并對典型案件通過新聞媒體予以曝光。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阻撓統計執法檢查。
(四)高度重視成本費用調查。國家統計局已經連續兩年使用成本費用調查所得的“收入法”工業增加值率,計算下一年度的月度工業增加值及其增長速度。從全區來看,每降低工業增加值率1個百分點,就要減少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00億元左右,影響增長速度0.8—1.2個百分點。為此,各地要高度重視對企業生產經營費用與構成“收入法”增加值的勞動者報酬、生產稅、折舊、營業盈余等指標數據進行甄別和審核。要重視本地重點企業、重點行業調查數據的審核、查詢和評估,確保數據質量。
三、夯實基礎,不斷提高工業統計能力
(一)加強工業統計隊伍建設。隨著工業統計工作規模不斷擴大,統計內容不斷增加,統計頻率不斷加快,市、縣兩級工業統計直接面對工業企業采集原始統計數據,是各類原始數據的匯集點,事關源頭數據質量。針對目前我區基層(包括企業)工業統計工作仍比較薄弱,大多數為兼職人員,而且變動頻繁,業務素質難以保證等諸多困難和問題,要嚴格按照《統計法》和《人民政府關于加強統計基層基礎建設的通知》(政發〔〕19號)精神,加強各級工業統計隊伍建設。要根據工業發展的管理需要,合理配置工業統計業務人員,認真履行工業統計工作職能,確保工業統計工作正常開展。要認真執行統計人員持證上崗制度,保證統計人員相應的工作待遇和基本權益,保持工業統計隊伍穩定。
(二)要提高基層工作規范化水平。要按照的統一部署,努力完善統計調查網絡,嚴格執行工業企業的生產統計、效益統計、聯網直報,工業生產指數、生產經營狀況及趨勢調查,重點工業園區統計等統計調查制度。要把加強工業企業統計工作標準化、規范化、科學化管理作為工作的重要抓手,規范企業統計工作流程。要進一步強化制度建設和內部管理,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度,統計報表報送制度,數據采集、審核、質量評估制度;建立健全和嚴格執行統計臺帳和原始資料記錄等資料管理制度,確保統計數據的連續性和完整性。
(三)要加強統計業務培訓。各級統計部門要以提高源頭數據質量為出發點,加強對轄區內統計系統、相關部門及企業統計人員的業務培訓,提高基層統計調查水平和數據采集能力,全面提高工業統計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和工作水平。
四、依法統計,著力提高政府統計的公信力
深入開展統計普法教育,切實維護統計法律的嚴肅性。以《統計法》、《行政許可法》等法律法規為重點,深入開展統計普法教育和統計法制宣傳活動,增強社會各界和被調查對象的統計法制意識,提高依法履行統計職責和義務的自覺性。各級統計部門的領導干部要帶頭學習和自覺遵守《統計法》、《統計違法違紀行為處分規定》等統計法律、法規和規章;要依法獨立行使統計調查、報告、監督的職權,堅決查處在統計工作中默許、暗示、授意、脅迫下屬在統計上弄虛作假的行為;要支持和鼓勵工業統計人員依法開展統計工作,認真檢查和糾正基層統計違法違紀行為。對屢教不改和情節嚴重的,要追究其法律責任。同時,各級統計機構和統計人員對涉及統計調查對象的商業秘密、個人隱私要依法做好保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