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僑網工程實施意見的通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為僑服務的宗旨,以強化市內工作網為基礎,以拓展國內工作網為手段,以建立國外工作網為平臺,以完善僑情信息網為突破,夯實僑務基礎,涵養僑務資源,促進僑務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二、工作目標
2012年,基本建成僑務工作網和信息網,建立國內外相連、市級機關部門及市縣聯動的工作網。利用僑辦以及相關方面的數據和資源,建立僑務工作信息網絡。
2013年-2014年,完善僑務工作網和信息網。形成運轉順暢、工作有力的工作網。不斷完善和充實數據及資料,建立起一個能涵蓋基本僑情狀況和國內外重點僑務工作對象的信息網絡。
2015年,僑務工作網絡良性運轉。通過僑務工作網和信息網的良好運作,使僑務工作深入扎實地開展,為市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三、工作任務
(一)完善信息網建設
信息網建設包括兩個層面:一是按照市專題會議精神建立的市華僑華人信息庫,分為四個子庫:籍海外華僑華人信息庫由市統計局牽頭,市僑辦、僑聯、外辦、教育局配合;籍海外留學生信息庫由市公安局牽頭,市教育局、僑聯、僑辦配合;僑港資企業信息庫由市工商局牽頭,市商務局、華商會配合;歸僑、僑眷信息庫由市僑辦牽頭,僑聯配合。建庫總體工作由市僑辦牽頭,信息技術支撐由市經信委負責。充分利用各部門現有系統,統籌規劃,整合資源。因地制宜,避免盲目投資、重復建設,體現信息庫建設的長效機制。
二是根據市僑辦根據僑務工作實際和經濟發展需要,建立十個僑情資源信息庫,包括了三個層次的內容:一是建立海外僑團的信息庫,使我們走到哪里,都能與當地的華僑華人建立聯系。同時圍繞經濟建設中心,我們必須了解海外僑資企業的情況,重點建立海外僑港資企業信息庫,為海外招商引資奠定好的信息基礎。圍繞創新型經濟的發展,我們還要高度重視海外華人華僑高層次人才的情況,建立海外高層次人才信息庫。二是根據當前科技優先的戰略,重點要做好在華高層次人才信息庫,重點大學海外同學會和高層次人才庫的建設。三是建立重點僑港資企業家信息庫,僑港商往來信息庫,僑界捐贈信息庫,來信來訪信息庫,本地重點項目信息庫。
(二)加強市內工作網建設
1、完善政府部門工作網絡。年成立全市僑務工作領導小組,進一步加強全市僑務工作,協調全市力量為僑服務和為地方經濟服務,共同推進僑務工作發展。全市僑務工作領導小組由市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成員包括市僑辦、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旅游局、市民族宗教局、市外辦、市統計局、市商務局、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工商局、市農委、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市衛生局、市民政局、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市園林局、市扶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等部門,辦公室設在市僑辦。領導小組每年召開一次會議,聽取僑務工作報告,研究決定僑務工作重大事宜,推進僑務工作發展。
各縣市區僑辦要在三定方案確定的基礎上做好落實工作;要重視重點鄉鎮、街道兼職僑務工作者的落實,使基層僑務工作有人管、不斷線。
2、完善僑港資企業工作網絡。要高度重視市、縣兩級華商會組織的建設工作,市華商會要進行必要的調整、充實與加強,各縣市區僑辦要建好華商會,發揮華商會的橋梁紐帶作用,到2012年各地華商會全部建成,并正常開展活動。
3、建立海外高層次人才工作網絡。市僑辦要參與籌建海外高層次人才聯誼會,重點做好海外高層次人才的工作。要建立國家“千人計劃”、省“雙創”計劃、市“綠金鳳”計劃的申報工作,做好市海外高層次人才的聯誼服務工作。
4、完善社區僑務工作網絡。要著眼于服務僑港資企業、服務于海外高層次人才、服務于歸僑僑眷做好社區工作。要在僑港資企業、海外高層次人才、歸僑僑眷集中的社區做好社區僑務工作。每年選擇不同的典型做好試點工作,積極爭取全國、省、市的社區僑務工作的示范社區
(三)強化國內聯系網建設
1、加強與國內僑務重點地區的聯系。要加強與國內僑務大省的聯系。
市僑辦各處室和各縣市(區)與國內僑務重點地區建立廣泛的交流和友好合作關系,達到雙方在加強信息溝通、實現信息共享,共同促進雙方事業的發展;不定期組團互訪,促進雙方在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在我市重大城市節慶活動時幫助代邀知名僑領和客商,聯合國內僑務重點地區僑辦舉辦活動;定期向這些省市遞送我市經濟發展和僑務工作的動態宣傳信息。每年選擇條件成熟的僑務重點城市1-2個締結友好僑辦關系。利用每年4月“煙花三月經貿旅游節”、9月“世界運河名城博覽會”和各縣市(區)重大節慶舉辦的契機,請對方邀請海內外知名僑領和客商參加活動。同時積極組織參加對方城市舉辦重大節慶活動。
2、加強與重點僑港資企業的聯系。高度重視與國內重點僑港資企業的聯系,圍繞主導產業、新興產業、傳統產業,梳理著名僑港資企業名錄,加強與之的聯系。
建立健全海內外部分重點僑港資企業企業信息。按照突出重點,逐年推進的安排,每年各處室和各縣市(區)僑辦要重點聯系東南亞地區僑資企業、港澳地區僑港資企業、海內外新興產業僑港資企業、了解企業行業特點、在行業內的排名情況、經營情況;了解企業的聯系方法、尤其是企業法人情況;了解企業與我市產業的關聯度,及近期投資意向。
建立與海內外部分重點僑港資企業的聯系機制。各處室、各縣市(區)與相關重點聯系的海內外僑港資企業建立常態聯系機制,定時專人保持溝通;定期向這些重點僑企發送我市經濟發展和僑務工作的動態宣傳信息,做好專項記錄。
3、加強與國內的海外高層次人才的聯系。
與組織部、科技局等人才引進牽頭部門保持密切聯系,全面了解目前在投資落戶和有投資意向的海外高層次人才,了解他們的情況,主動走訪,上門服務,擴大僑辦在廣發海外高層次人才中的影響力。在此基礎上,結合國家“千人計劃”、省“雙創計劃”和我市“綠金鳳”計劃,充分發揮海外華僑華人專業社團的作用,通過他們邀請會員組團來考察洽談,了解創業環境和優惠政策,尋求合作發展機會。
4、加強與國內重點高校同學會的聯系。
國內重點高校同學會是我們與海外高層次人才建立聯系的重要平臺和渠道。各地僑辦一方面可以通過教育、科技等部門與重點高校同學會建立起長效溝通機制;另一方面,可以通過電話、信函、上門拜訪等形式與重點高校建立聯系;再者,可以通過在落戶的高層次人才,借助他們的人脈資源,與他們的母校同學會建立起良好聯系。
(四)強化海外工作網建設
1、加強海外辦事處建設
市僑辦承擔著市駐新加坡商務辦事處、駐香港商務辦事處的建設。通過兩個辦事處,以新加坡為中心,努力開展東南亞工作;以香港為中心,努力開展港澳工作,為進一步加強與東南亞和香港在政治、經濟、貿易、文化、信息等領域的合作和交流,加大在東盟國家和香港的引資力度,使東南亞和香港與重點產業關聯度高的企業、公司走進,也使企業能走進東南亞和香港,從而提升我市利用外資質量,切實把東南亞和香港在信息、人才、資金上的優勢挖掘出來,為我市經濟建設服務。
同時,政府還委派商務局和外辦建設了日本、韓國、美國、歐洲4個駐外辦事處。市僑辦要與這些辦事處保持密切聯系和溝通,共享海外資源,積極拓展僑務工作網絡。
2、加強海外人才工作站建設
通過多個海外人才工作站的鋪設,在海外協助宣傳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投資創業環境、鼓勵海外人才來工作的相關政策;市引進海外人才、技術、項目等需求信息;反饋國外人才資源開發、供應信息等。
年實現新加坡人才工作站、香港人才工作站的掛牌和正常運作;
2012年-2013年,在現有兩個工作站的經驗下,積極配合商務局、外辦在美加、澳新、日本、歐洲等地設人才聯絡站。
2014年-2015年,保持現有海外人才工作站的良好運行,全面鋪開海外人才招募工作。并依據實際情況的需要,在其他國家和地區建立更多的聯絡站。同時與更多的海外高層次、專業協會展開多種形式的友好互動。
3、加強海外同鄉會建設
海外同鄉會,是海外華人華僑以地緣因素為紐帶建立起來的互助聯誼與自治的社會組織形式,是海外華僑華人社會的基石和核心,也是聯系和團結海外華人華僑的重要載體,同時也是家鄉政府聯系海外鄉親宣傳環境政策的重要平臺。海外同鄉會組織起著聯合僑眾,團結僑力,謀求僑益,維系僑心的作用。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旅居海外的籍華僑華人約有6萬余人,遍布世界各地,通過建立發展海外同鄉組織,進一步做好這一人群的團結宣傳工作,對于我市開展雙招雙引、建設創新型城市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我市旅外鄉親先后組建了三個地域性社團組織,即英國同鄉會、加拿大同鄉會、香港同鄉會。
年,建立香港同鄉會并正常會務活動。加強與英國、加拿大同鄉組織的聯絡。做好籌建巴西、新西蘭同鄉會的前期準備工作。
2012年-2013年,建立巴西、新西蘭同鄉會。協助商務局、外辦做好美國、日本、法國、澳大利亞同鄉會的組建工作。
2014年-2015年,良好運作9個海外同鄉組織,增強海外同鄉們的凝聚力。同時在僑情調研的基礎上,根據經濟發展需要,在其他國家和地區建立更多的同鄉會。
4、加強重點高校海外同學會做好聯系
5、加強與駐外僑務領事的聯系
利用組團出訪的機會,廣泛拜會世界各地使領館,與當地的僑務領事建立起良好的溝通機制。借助國僑辦、省僑辦以及外事部門的渠道,對外積極宣傳,或廣邀他們來參觀考察。通過他們的力量,了解其所在國的僑情,搭建與當地僑領、高層次人才、大企業之間溝通的友好橋梁。
6、加強與海外專業協會的聯系
通過每年國僑辦舉辦的海外華僑華人專業協會會長聯席會,了解世界各國專業協會的信息。通過電話、郵件多種方式和渠道,借助國僑辦、省僑辦的資源優勢,結合市主導產業、新興產業的發展方向,與海外各類華僑華人專業協會建立起廣泛的聯系。同時,把海外專業協會與海外人才工作站的建設有機結合,吸引更多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專業人才來投資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