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小企業信貸融資的建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金融機構因素制約
中小企業信貸融資的主要渠道是銀行等金融機構,但由于金融機構的某些考慮,中小企業從金融機構很難獲得貸款,就金融機構方面而言有以下原因:一是中小企業貸款的成本收益率高,風險大。商業銀行按照國家的金融政策,靠的是低存款利率和高貸款利率賺取高額利差謀取生存。銀行更傾向于對國有企業提供信貸融資,一方面國有企業貸款額巨大,可以滿足銀行利益的需要,另一方面即使國有企業經營業績差甚至停產倒閉,最終也會由國家買單,降低了銀行損失,規避了風險。相比而言,中小企業貸款前期評估風險大,貸后管理成本高,貸前的營銷和風險控制成本率高,貸后的管理與結算成本率也很高,造成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決策慎之又慎。二是商業銀行的制度制約。為了控制風險保證收益最大化,商業銀行采用終身責任追究制、不良貸款終生追究制,使負責營銷的業務人員不敢輕易向中小企業招手,出現“懼貸、惜貸”等問題。
二、社會因素
一是中小企業征信系統缺乏。目前我國尚未建立較為完善的包括企業及企業主在內的社會信用體系,特別是針對數量眾多的中小企業,缺乏權威的征信系統,導致商業銀行在向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時,不得不通過自身力量去調查核實大量的中小企業或企業主的信用狀況,增加了商業銀行的風險,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放貸的意愿。二是信用擔保體系不完善。我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已由政府主導型向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型方向發展,政府的扶持方式已由初期的一次性資本金注入,到目前的重在建立補償機制,再到信用資源的有效配置上。但信用擔保機構數量少、資金有限,難以滿足眾多中小企業的需要,擔保體系發揮的整體作用并沒有達到預想結果。
三、中小企業信貸融資困難的對策和建議
1、加強中小企業自身管理。起步低、管理落后、技術水平低下、財務制度不健全甚至不科學等缺點是阻礙金融機構向中小企業放貸的重要因素。從根本上解決金融機構的擔憂,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提高:(1)引入專業人才,規范財務制度,健全報表會計等內容。這樣金融機構才能了解中小企業的運營和發展,更樂于為其提供信貸。(2)要發揮中小企業小、快、靈的優勢,集中力量從事專業化、專門化生產經營,積極推行科技創新,增強競爭力,提高企業盈利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
2、優化金融服務,拓展融資渠道。首先,銀行是中小企業信貸融資的主要渠道,所以提升金融服務質量是解決中小企業信貸融資困難的重要一環。現今各大商業銀行的貸款審批權限過于集中,應考慮授權給各個鄉、縣、二線市等下級銀行,這些基層銀行不但能夠利用地理優勢分散高度集中的貸款申請,而且能將地理優勢轉化為信息優勢,降低銀行與中小企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其次,中小企業的融資方式過于單一,企業數量眾多,集中采取通過一種融資渠道解決資金問題,也是造成其信貸融資困難的一個重要原因。政府應積極推動中小企業證券市場的發展,實現中小企業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并存的目標,引導中小企業走上多元化融資的道路。
3、改善社會融資環境。一方面,遵循市場規律,加快推進商業銀行的商業化進程。商業銀行應該完善中小企業信用評估內容,設定統一標準,以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對中小企業信貸支持。另一方面,大力發展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制定和完善促進擔保業健康發展的法律法規,加強對信用擔保業的規范與監管。對擔保業加強監管、規范發展是各級中小企業管理部門的重要工作。加大政策扶持和資金支持力度,完善各項配套措施。設立支持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的專項資金,建立擔保機構的損失補償與獎勵機制以及對中小企業的保費補貼等機制。改善中小企業信用環境,提升中小企業信用能力。
作者:張素芳 丁庭選單位:河南財經政法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