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三線城市商業地產綜合體設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現今,“一線城市核心區域的商業成本太高,競爭激烈。”因此不少商業地產企業轉向二三線城市,那么商業地產在二三線城市蘊含著巨大的商機和投資潛力。本文以建設三線城市河源商業中心購物mall為例,從項目的概況、技術特色、技術成就與深度、綜合效益出發,提出對于發展二三線城市商業地產的重要性和前瞻性。
【關鍵詞】
商業地產;技術特色;技術成就與深度;綜合效益
1項目概況
1.1項目背景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中國二三線城市的商業地產將會獲得一個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二三線城市正處在商業結構升級的大發展階段,作為三線城市的河源市,商業地產有著不可或缺的發展前景。
1.2項目選址河源市商業中心購物MALL項目(如圖1)位于越王大道和永康大道的交界位,充分利用地理優勢配合主題鮮明的商業功能和突出生態主題的設計風格,使項目成為河源市市民和國內外游客必游和停留消費的主題式購物MALL和城市地標。
1.3規模及復雜程度項目規模:項目地塊凈用地面積23.9萬m2,總建筑面積228298m2,其中地上建筑面積127801m2,地下建筑面積100497m2。建筑高度:23.9m。用地范圍:長約600m,寬約530m;呈“凸”字形狀;北側臨永康大道,約530m;東側臨越王大道,約365m;南側臨緯十二路,約120m;西側臨新二路,約480m;該用地有8m高差。地塊周邊交通便利,毗鄰新政府大樓、河源市人民醫院、客家文化公園等(如圖2)。
1.4地區影響程度本項目為大型現代商業購物中心,集餐飲、娛樂、旅游、文化、藝術等多種消費功能為一體。作為河源市的商業旗艦,其商業體量及廣場的尺度上必將成為地標性和今后河源城市最著名景觀之一。使其成為河源市最大的、獨一無二、享譽國際、以人為本的購物之城。
2技術特色
2.1獨特的總體布局河源市商業中心購物MALL是粵東山區現代區域中心城市的重大項目,規劃用地面積23.9萬m2,總建筑面積22.8萬m2,項目為大型現代商業購物中心,集餐飲、娛樂、旅游、文化、藝術等多種消費功能為一體。本項目位于越王大道和永康大道的交界位,充分利用地理優勢配合主題鮮明的商業功能和突出生態主題的設計風格。
2.2實用與多功能的平面布置河源市商業中心購物MALL平面以三個150m×70m的矩形以45°角拼接而成,柱跨9m×9m。購物MALL以步行街式商業中庭為紐帶連接各商業功能,擴大商業面,設計展現時代性、前瞻性,同時注重經濟性和綜合效益。
2.3空間構成在外部形態上,復合式主題購物中心的形狀仿如一顆“鉆石”,擺放在商業繁華的道路上,寓意河源商業購物中心將帶給河源市無盡財富及無價之寶。室內空間整體上采用鋁板、大理石、玻璃、鋼等材料。入口大廳、商業步行街以及人流集中的區域使用耐久性強的花崗石地面鋪裝,墻面為大理石;沿商業步行街設置了9個中庭,中庭頂部采用鋼結構與玻璃材料的視覺沖擊,體現出商業建筑的現代感,吊頂采用鋁合金或石膏材料,表現出休閑性與時尚的空間效果。
2.4立面造型購物MALL的建筑立面設計以線條、體塊的要素構造簡約造型,虛實結合,突出“簡約、比例均衡”的風格特征,展現建筑自身形式之美,提高識別性和標志性,富有商業氣息。低碳世界其立面豐富,體現其作為城市商業中心的特征。金屬、玻璃、石材的結合使用,使建筑外墻的肌理在富于變化的同時,又和諧的組織在一起,呈現出“軟”與“硬”、“虛”與“實”的有機變化。入口通透的玻璃筒全面展示了商業建筑繁榮、流動的特色,突出了商業建筑所應具有的新奇獨特的標志性形象。立面上在金屬鋁板面皆配備智能化LED燈系統,特別是在夜間,這道商業風景將展示出無盡的繁華。
2.5結合坡地合理設置設防水位結構設計時,因地制宜,采用疏水措施降低地下室設計抗浮水位,減少投資。河源商業中心有兩層地下室,單層面積很大。擬建場地位于河源市越王大道與永康大道交匯處西南側。地形呈現坡地特色,西高東低,高差約為6m。根據地質條件、合理利用坡地及結合地下室功能特點,合理設置疏水層排水,觀測井自動降水,從而有效降低設防水位,降低工程造價,約減少投資1200萬。工程使用至今水位在可控范圍,底板未出現異常。2.6中庭結構無柱設計整個中庭最大跨度28m,最大懸挑達9m,結構設計時滿足中庭區域無柱的要求,采用型鋼混凝土結構,并加強中庭洞口周邊環梁以協調變形,梁高全部控制在1.2m以內,保證了中庭的建筑效果。結合建筑功能分區,主次梁樓蓋結構、預應力無梁樓蓋、普通無梁樓蓋、井字樓蓋等多種結構體系并存(如圖4)。
2.7設備技術的特色本項目業態功能豐富,空間開闊形式多變,根據項目特點,除了合理設置常規的給排水系統、水消防系統外,針對特殊的業態形式及空間特點如逆流式無邊界常溫泳池、真冰溜冰場、虹吸式屋面雨水系統等進行了專項設計,以保證各業態場所供水、排水的效果以及消防安全。大型商業建筑內部商鋪業態變化頻繁,各業態用電需求差別較大。在配電系統設計時,采用“末端富余,總量控制”的宗旨,以保證配電系統既滿足業態變化的需求,也對整個工程的變壓器安裝容量進行了有效的控制。項目空調負荷較大,使用功能多樣,為簡化運營維護、方便計費、減少輸送能耗,解決不同使用時間需求,針對性的在商鋪餐飲、超市、電影院、KTV分別設置4個集中冷凍水系統,其中電影院及KTV主機因需布置在天面,因此采用一體化水冷冷水機組,避免采用風冷系統帶來的能耗高的缺點。中庭空間較大,空調負荷高,因此采用八臺蒸發式全熱回收機組均勻布置在天面集中送排風。此方式無需在各層設置空調機房,大量減少占用商業面積,解決了各層空調機房新風百葉給外立面帶來的不美觀的問題,同時也大大減輕了中庭大尺寸新排風管對吊頂內管線帶來的壓力。
3技術成就與深度
3.1進行消防性能化評估本項目為大型現代商業,集餐飲、娛樂、旅游、文化、藝術等多種消費功能為一體。具有大型化、中庭化、多功能化的特征,并形成了綜合優美、舒適、愉快的購物環境,其與普遍的商業建筑的差別很大。由于建筑面積規模龐大,聚集人員眾多,設備系統繁雜,故采用常規消防設計規范無法解決在大型商業建筑消防設計的安全性等難題。本工程的消防設計經中科大火災實驗室進行消防性能化分析,并進行消防性能化評估,解決了消防設計上的安全性難題。
3.2大跨度、大懸挑問題中庭要求無柱結構設計,中庭的最大跨度28m,懸挑達到9m,且凈高要求在滿足設備走管、吊頂完成后為4.2m,這樣要求結構梁高不得超過1.2m,滿足建筑空間效果。結構設計精心分析,采用型鋼混凝土結構,利用中庭洞口環形的特點,加強中庭洞口周邊環梁以協調變形。通過這些措施,中庭的實際建筑效果優越,結構在撓度、振動等方面也滿足要求。
3.3中庭回廊“超大”防火分區的水消防設計。本項目負一層至四層的回廊通過大小形狀不一的中庭孔洞相連通成一個“超大”防火分區,通過消防性能化分析采取了如下措施:①周邊商鋪與回廊均設置自動噴淋系統;②商鋪與回廊的分隔玻璃設置采用窗玻璃噴頭的防火冷卻自噴系統;③中庭各超過12m的高大空間設置大空間智能滅火水炮系統。
3.4室外排水管廊的設計本項目周邊有公寓組團、越王廣場、商業直街以及二期住宅項目均為滿鋪地下室,地下室覆土深度不足鋪設室外排水管道,因此采取設置室外排水管廊的措施。依據各項目地下室的形狀,地下室之間留出至少4m的間距形成管廊,用以敷設室外排水管線及檢查井,同時為避免排水管沉積,合理設置管徑、坡度,分左右兩向分別接入市政接駁點。
3.5商業配電靈活性購物MALL的商業配電系統存在多變性,在招商過程中,業主多次修改商鋪間隔或商鋪用途。由于不同的商業類型其用電需求存在差別,為減低業態改變對配電系統的影響,商業配電系統豎向干線選用母線。當干線總容量不超過母線載流量的情況下,母線配電可靈活調整各樓層的用電分配,即將用電變化調整控制在豎井范圍內,減少對前端低壓配電系統的影響。
3.6大空間空調節能運行為中庭大空間設置的蒸發式全熱回收機組全年高效節能運行,室內排風經回收后進入閉式系統,與新風進行熱交換,系統的全熱回收效率達到70%以上,同時新風和排風之間無接觸,100%無空氣交叉污染;機組可在過渡季節切換風道,實現全新風全排風工況,不需要開主機、水泵、冷卻塔,同時減少了表冷器約150Pa風系統阻力,大量減少風機能耗;回收空調系統冷凝水,對熱回收噴淋系統蒸發損失的水進行補充,充分利用流失的能量;低溫高濕季節利用壓縮機制冷,送入室內的新風先經過蒸發器除出空氣中的水份,再經過冷凝器對空氣進行再熱,既保證提供非常舒適空氣環境,又節省了能源。
3.7BIM技術應用本項目進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過數字信息仿真模擬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實信息。它具有可視化,協調性,模擬性,優化性和可出圖性五大特點。項目以BIM應用為載體的項目管理信息化,提升項目生產效率、提高建筑質量、縮短工期、降低建造成本。
4綜合效益
4.1改善社會環境本項目的開發將帶動其周邊的市政配套建設,如道路和綠化的改造,為市區建設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4.2創造就業與營商機會項目建成后,可創造2508人(物業308人+商業2200人)的就業機會,增加時務稅收12.3億元以上。同時項目的建設,將為建材、廣告、金融、保險、商業等相關行業和當地人們營商與創造就業機會,符合當地的市場和社會需求。
4.3市場需求據了解,隨著河源近年大批住宅樓盤相繼開發,市民已經有了足夠的選擇空間。尤其在技濟水平與消費水平不斷得到發展的今天,繁榮的商業對河源人來說非常重要。河源市房地產開發經過多年的發展,隨著商業環境和市民消費觀念的轉變,之前分散式的小商鋪經營方式已經不適合城市化進程,市區需要有大型的綜合性的商業圍,以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4.4社會適應性綜合分析本項目的建設,得到了河源市有關部門的大力支特,并在交通、電力、通信、供水等基礎市政設施方面得以有力的保障和支持,原材料、設備、產品銷售等各種條件也得到充分的保證。該項目的建設將會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與河源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形成良性互動,相互促進,相互發展。其主要目的是城區建設及企業發展,這對提高當地的科技水平、增加市民的就止機會?增加財政稅收、提升地區的國民經濟綜合實力。
5總結
商業地產在三線城市正經歷著興起、發展、趨向成熟的發展過程,商業綜合體的設計需要符合所在城市的發展需求,應在建筑規劃設計、建筑單體設計、室外空間、景觀設計、形象設計及流線設計、交通組織等方面始終做到以人為本,在對土地有效利用的基礎上實現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最大化,并符合城市規劃、建設發展需求,使得消費者與開發商取得雙贏。河源商業中心購物mall項目的成功實施對三線城市商業綜合體的設計模式具有較好的借鑒意義。注:以上內容著作權屬廣東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所有,如需引用、發表,需征得作者同意,并應注明出處。否則引發的一切法律糾紛,由侵權單位及個人承擔。
參考文獻
[1]劉振風.三線城市發展商業綜合體利弊談.科教文匯,2013,12.
[2]吳凱,鄭小純.我國商業地產的現狀及策略分析[J].中國商貿,2010.
[3]梁爽.我國商業地產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J].中國房地產,2015(13).
作者:黃晉奕 單位:廣東省建筑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