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奶牛圍產后期健康監控技術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筆者介紹了做好奶牛圍產后期健康監控的重要性。同時,筆者結合臨床研究成果,介紹了奶牛產后健康監控的7個重點技術措施,其中包括新產牛的標記措施、胎衣不下監控技術、產后1周體溫監控技術、圍產后期主要代謝病監控技術、圍產后期慢性酸中毒監控技術、圍產后期子宮健康監控技術和圍產后期蹄病監測技術。
關鍵詞:奶牛;圍產后期;健康監控;技術
1奶牛圍產后健康監控的意義
奶牛圍產后期是指奶牛產后0d~21d這一階段或時期。在奶牛精細化飼養管理過程中,圍產后期是成年乳牛飼養管理的重點內容。圍產后期的奶牛健康不僅決定著胎次及產奶量,也是決定奶牛場能否實現經營目標的關鍵時期,其重要性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1圍產后期是實現奶牛養殖效益的關鍵時期
(1)生產統計表明,奶牛在一個正常泌乳期中,產后1d~170d屬于盈利期,170d~250d為收支平衡期,250d以后屬于虧損期。其中,泌乳早期(21d~100d)產奶量占到整個泌乳期產奶量的50%。圍產后期是決定泌乳贏利期贏利多少的一個核心階段,如果圍產后期奶牛健康出現問題或處于亞健康狀況,將會導致奶牛在本胎次不贏利或達不到利潤目標。
(2)奶牛圍產后期的健康狀況決定著奶牛最高產奶日產奶量高低和最高產奶日的出現時間。統計表明,最高產奶日產奶量每提高1kg,整個泌乳期的產奶量將提高200kg左右。同時,由于圍產后期飼養管理問題所導致的最高產奶日時間后移,也會對胎次產奶量造成一定影響。另外,如果連續2個泌乳期高峰期上不去,將導致奶牛終生最高產奶日產奶量無法達到較高水平。
1.2圍產后期奶牛死淘率高、發病率高
生產統計表明,奶牛分娩后0d~90d的死淘數量占到成乳牛群年度總死淘數量的50%;分娩后0d~21d的死淘率為4.1%。另外,產后代謝病、產后爬臥不起、產后猝死等問題在奶牛圍產后期表現尤為突出。筆者研究結果表明,在高產牛群中奶牛產后第7天的亞臨床型低血鈣癥發生率為16.00%,亞臨床型低血磷癥發生率達12.00%,亞臨床型低血糖癥發生率達100%,亞臨床型高血酮癥為48%。
1.3圍產后期是子宮機能及結構恢復的重要時期
產后0d~10d是奶牛子宮發生感染的重要時期,產后子宮炎多發生于這一時期。另外,正常情況下,產后奶牛子宮機能及結構恢復的時間為21d。如果在圍產期針對奶牛繁殖方面的健康監控不到位,就會導致奶牛難以在產后21d完成子宮功能恢復和結構復原,從而造成繁殖機能障礙及繁殖指標下降。在大群體、大密度、高產量這一現狀下,如果不高度重視圍產后期奶牛繁殖器官健康監控工作,將奶牛繁殖系統疾病延期到配種時,會對奶牛繁殖工作造成嚴重影響。另外,由于圍產后期飼養管理不好導致體況過分下降,將會導致不發情、不排卵、配種期延長、體質下降甚至繁殖疾病發生,會進一步加重產奶損失。
1.4圍產后期是乳房免疫力較低的時期
在妊娠激素、分娩激素及泌乳激素作用下,奶牛產后存在不同程度的乳房水腫現象,乳房水腫是奶牛乳腺血流循環障礙的一種外在表現,這一表現也說明奶牛乳腺免疫能力下降,所以,奶牛產后乳房炎發病率很高。
2奶牛產后健康監控技術
2.1新產牛的標記
為了便于圍產后期或新產牛的監控管理,必須在奶牛分娩后或出產房時進行清晰、明顯的標記。標記是開展圍產后期奶牛健康監控的第一項工作。不同牛場有不同的標記方式,奶牛場可根據自己的牛群大小及習慣而定。在牛體后軀白色被毛處,用彩筆寫上分娩日期是最常用的一種標記方式。標記必須醒目、明顯,便于從牛群中發現。對于圍產后期母牛出現的不同問題或疾病可以用不同的顏色、筆劃進行區別標記。
2.2胎衣不下監控牛胎衣排出的時間
一般在產后4h~6h,最長不超過12h;如果12h后胎衣還未排出,則為胎衣不下。胎衣組織滯留子宮是引起子宮感染的一個重要原因,要注意觀察胎衣是完全排出還是部分排出。對于規?;龆?,胎衣不下發病率一般應小于5%。2.3產后1周體溫監控對于產后1d~7d的母牛,每天測定體測2次。體溫低于38℃要注意,體溫高于39.5為發燒。產后7d內發燒牛數量應不高于總數的31%。對于體溫升高的母牛,要肌肉注射頭孢噻呋、氟尼辛葡甲胺,每日1次,連續3d。也可以用其他抗生素(如氨卞西林、土霉素注液等)。另外,產后給奶牛肌肉注射非甾體類解熱鎮疼藥(如氟尼辛葡甲胺)可以獲得較好的預防效果。
2.4圍產后期主要代謝病監控
隨著奶牛泌乳性能的大幅提升,奶牛圍產后期能量與物質代謝負平衡現象變得更為突出,由此所導致的產后低血鈣癥、低血磷癥、低血糖癥、高血酮癥更加突出。所以,奶牛產后代謝病監控成了奶牛產后保健的重要內容之一。這是從北京一個單產為11t的高產牛群中監測所得到的結果。監測時間為暑期,是我國奶牛代謝病高發的一個季節。所以,我們可以把這一監測結果作為自己牛場的一個參考標準,如果上述4個指標高于該牛群,則說明自己的牛場在飼養管理方面還存在提高和改善的空間。
2.5圍產后期奶牛慢性酸中毒監控
圍產后期由于分娩應激、飼料變化、產奶量劇升,從而導致亞急性酸中毒多發。可在奶牛圍產后期的第7天、第14天和第21天,對奶牛進行慢性酸中毒監測。由于不同個體的消化吸收功能存在差異,所以,即使同樣的日糧也可能存在不同程度酸中毒的個體。
2.5.1監測方法
采取奶牛尿液少許,用pH值試紙條一端浸入其中10s左右,然后取出來與比色板比對,如果尿液pH值<7.2,則為酸中毒。也可以根據DHI報告數據進行監測:乳脂率-乳蛋白率<0.4,則為酸中毒;脂蛋白比<1.12則為酸中毒;乳脂率0.9%~3.0%,而乳蛋白率正常(2.7%~3.3%)則為酸中毒。
2.5.2預防措施
飼料中添加小蘇打、酵母、益生菌等,或增加粗纖維調整日糧結構是預防酸中毒的有效辦法。
2.6圍產后期子宮健康監控
圍產后期子宮健康狀況主要通過子宮分泌物觀察及子宮炎監控來完成。
2.6.1圍產后期子宮分泌物監測
圍產后期子宮內分泌物類型、數量、顏色判定。在開展奶牛圍產后期子宮內分泌物類型、數量、顏色監測時,可以通過觀察自然排出惡露的方式進行監測;也可以主動選擇相應的時間節點,采用直腸按摩促進子宮惡露排出的方法進行監測,這種方法更主動積極,可以對那些子宮中有惡露但不外排的奶牛圍產后期子宮內容物及子宮狀況進行監測。
2.6.2奶牛圍產期子宮炎監測
以21d為界,奶牛圍產期子宮炎大部分發生在分娩7d內。子宮肌肉層炎癥導致全身癥狀,如發熱、厭食、精神萎頓、由子宮排出褐紅色水樣惡臭分泌物、心率快、奶量降低等。子宮感染后形成的子宮炎分為3個等級。1級為僅黏膜層的炎癥;2級為黏膜及黏膜下層的炎癥;3級為黏膜、黏膜下層及肌層的炎癥。3級子宮炎可導致毒血癥而表現全身癥狀,這種子宮炎常發生于分娩后1d~10d,也是引起產后死淘或猝死的原因之一。
2.6.3圍產后期子宮健康防控措施
產后0d~21d每天觀察子宮內分泌物的類型、顏色、數量,并與正常分泌物進行比對,如發現子宮分泌物惡臭或其他異常性狀變化,則說明子宮存在感染。應當及時采用抗生素+氟尼辛葡甲胺、子宮按摩、子宮投藥等方式進行治療。正常情況下,奶牛產后子宮恢復的時間為21d,即生產21d后子宮形態、結構、功能可恢復到類正常狀態。此時,應該進行直腸檢查,發現子宮形態結構尚未完成復舊者,要進行治療處理(例如直腸按摩、注射氯前列烯醇等)。如果子宮仍然排出惡露則要進行治療,可采取全身用藥、口服用藥或子宮送藥等方式進行治療。另外,也要對子宮或產道積氣、積水等進行檢查治療。
2.7圍產后期蹄病監測蹄病監測可以通過站立、行走移動評分的方式來進行監測,其具體標準如下。1分:正常,健康牛群的1分牛應占全群75%以上。無論站立還是行走,背部平直,姿勢正常。2分:站立正常、背腰平直、步伐正常,行走時稍有不舒、背部弓形。此時減奶1%、干物質采食量下降1%。健康牛群的2分牛應不超過15%。3分:行走和站立弓背,輕度蹄病,不易確定患肢。此時減奶5%、干物質采食量下降3%。健康牛群的3分牛應不超過9%。4分:肢蹄有減負體重表現,中度跛行。此時減奶17%、干物質采食量下降7%,健康牛群的“4分?!北壤龖?.5%以下。5分:跛行嚴重,明顯表現不負重或不敢抬肢,減奶36%、干物質采食量下降16%。健康牛群的“5分?!北壤龖?.5%以下。
作者:劉延磊1;侯引緒2單位:1.山東省萊州市畜牧獸醫站,2.北京農業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