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論事業單位內部審計風險及防范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審計風險存在于整個審計過程之中,認清審計風險并增強審計意識,進而加強對審計風險的防范與控制,這是目前我國審計工作面臨的重要課題,也是提升我國審計工作質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徑。本文分析了產生事業單位內部審計風險的主要原因,并對事業單位內部審計風險防范對策提出建議,希望對規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風險有所幫助。
關鍵詞:事業單位;內部審計;風險防范;對策分析
一、產生事業單位內部審計風險的主要原因
(一)客觀原因事業單位內部審計風險的客觀原因主要包括兩個方面:首先,內部審計機構缺乏權威性以及獨立性;其次,關于內部審計的法律法規不夠健全。就內部審計機構缺乏權威性以及獨立性而言,由于內部審計機構屬于單位內部所設立的機構,內部審計機構是在本單位負責人的領導下進行單位內部審計工作,這使得內部審計機構的工作會受到較大的制約,相較于外部審計,其在權威性以及獨立性等方面都比較欠缺。導致內部審計機構在進行內部審計過程中往往會受到本單位的利益限制,相關審計人員很難做到公正、公平并且客觀,進而造成事業單位內部審計風險;就關于內部審計的法律法規不夠健全而言,我國目前雖然已經頒布了《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但該規定的法律級次偏低,并且不具備較強的操作性,在該規定中也沒有對具體的作業標準進行明確的規定,這使得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工作得不到有力的法律依據,審計人員在進行審計工作過程中,往往只能根據經驗進行判斷,這會導致審計結果缺乏準確性,進而造成審計風險。
(二)主觀原因造成事業單位內部審計風險的主觀原因主要是指內部審計人員自身的專業能力以及綜合素質偏低。由于內部審計工作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其所涉及的內容較為繁雜,既包括法律法規方面的內容,也包括審計專業方面的內容,這就要求審計人員具備較強的綜合能力。對于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工作而言,其需要審計人員具備一定的審計經驗,但審計經驗的積累是一個相對比較漫長的過程,如果審計人員沒有豐富的審計經驗,在面對比較復雜的審計對象時,便會無從下手,使審計結果缺乏準確性,嚴重影響審計效果。除此之外,審計人員自身的責任心以及職業道德等都會影響審計風險。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如果不能認真負責、客觀公正的進行審計,便會造成審計結果不實,這會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審計風險。另外,審計風險還會受到被審計對象的影響,如果被審計對象不理解審計工作的重要性,在審計過程中不予以配合,甚至會產生抵觸的情緒,這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審計工作的難度,影響審計工作的正常開展,進而造成審計風險。
二、事業單位內部審計風險防范對策
(一)確定內部審計部門的獨立性要想有效防范事業單位內部審計風險,首先要確定內部審計部門的獨立性,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出審計部門的作用。因此,事業單位應設置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并注重為內部審計機構配置專職的審計人員,進而確定內部審計部門的獨立性并且提升內部審計部門的權威性。除此之外,還應確保內部設計機構在人員以及經費等方面要獨立于被審計單位,這樣可以使內部審計部門的審計工作不會受到其他部門的影響,進而保證審計結果的客觀性以及公正性。
(二)提升審計人員的素質首先,要注重改變用人機制,選派高素質的審計人員充實審計隊伍,提升審計隊伍整體實力。要加強對審計人員的培訓,培訓內容既要包括審計專業方面的知識,也要包括對審計人員的思想道德教育。進而幫助審計人員提升審計水平,并且培養審計人員嚴禁、客觀、公正的工作作風。只有組建高素質的審計隊伍,才能對事業單位內部審計風險進行有效的防范。
(三)建立健全責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責任追究制度,一方面要對審計人員的工作失誤追究其失職的責任,而且要對審計人員因個人主觀因素故意編造事實,對審計結果人為進行造假,并給被審計單位造成損失的行為進行追責。除此之外,還應對被審計單位拒絕配合審計或者故意隱瞞相關材料,進而影響審計結果的行為進行追責。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防范事業單位內部審計風險,首先要認清審計風險產生的原因,進而針對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防范,這樣才能確保審計結果的準確性與客觀性。
參考文獻
[1]張麗秋.事業單位內部審計風險誘發因素及防范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8,No.48011:110-111.
[2]鄭明俠.論新形勢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風險與審計質量[J].財經界(學術版),2017,No.42901:300.
作者:彭艷萍 單位:贛州客家新聞網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