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談勞動工資統計實現應統盡統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勞動工資統計是經濟和社會管理的重要工具。工資統計數據是政府制定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醫療保險等各項社會保障費用標準的重要依據,是最低工資標準的重要參考基礎,平均工資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到國家最低工資標準的確定。平均工資還是法律賠償的依據,根據我國的《賠償法》,法律賠償中依據的就是當地上年的平均工資水平。
2.勞動工資統計是企業進行管理和決策的主要指標。企業的經營管理除了要核算物資、資金的投入和產出,更需要核算人力資本的投入和成本。通過對本地區、本行業用工成本的分析,可以幫助企業領導更好地經營管理企業,使企業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3.勞動工資統計是勞動者維護個人權益必不可少的依據。員工在判斷企業或單位支付薪酬水平是否執行了國家的有關工資規定時,平均工資是重要的依據。當個人面對經濟索賠等問題,需要通過法律形式解決時,勞動工資統計中的月平均工資或日平均工資是計算賠償數額的依據。
二、勞動工資統計中應統盡統影響因素分析
調研發現,當前桐鄉市從業人員和勞動報酬還存在應統未統現象。相當一部分銷售對象為專業市場或電子商務的工業企業以及消費對象為普通消費者的服務業企業,由于開票就要繳稅,造成開票價與實際成交價之間有差距,滋生了大量的現金交易。企業財務處理時為實現營業收入和從業人員相關指標的匹配性,只能瞞報從業人員和勞動報酬。走訪發現,桐鄉市皮鞋行業瞞報從業人員人數現象情況較為嚴重,而且企業規模越小瞞報現象越嚴重,部分小企業上報的從業人員數甚至不到實際數的三分之一,如某皮鞋企業現場清點的在崗從業人員為161人,但統計報表中只有28人,而勞動報酬和從業人員之間的關聯性必然導致由于從業人員的瞞報造成的勞動報酬瞞報。此外受利益驅使,部分高收入人群的工資也被人為縮水。勞動工資存在應統未統現象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響:
(一)企業對統計工作重視程度不夠。大部分企業不能意識到統計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對統計工作存在應付現象,認為統計工作只是政府部門要數據,對企業而言作用甚微,由此,較多企業沒有建立相應的統計臺賬和統計原始資料,統計人員多為兼職人員、業務素質較低,部分企業統計人員變動頻繁,統計數據質量堪憂。
(二)利益因素影響勞動工資應統盡統。
1.社會保險影響。調研訪談發現,社會保險已成為影響勞動工資統計數據準確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隨著政府對社會保障工程的重視和投入力度不斷加大,對企業職工“五險一金”的規范化工作也全面推進。據測算,桐鄉市各類企業五險的最低標準是年人均單位需支付5211元,個人支付2653元,三險的最低標準是年人均單位支付4289元,個人支付與五險相同。以一個單位增加100人參保為例,每年企業就需要多支出52萬元以上,如若不交納則可成為企業的純利潤。而部分企業職工也是只顧眼前利益,自身參保意識不強,造成部分外來工占比高或季節性用工多的企業為了規避社會保險問題,只把符合社保要求的人員計入企業從業人員,造成賬面從業人員與實際有差距,影響從業人員統計的準確性。另外,由于社保繳費以企業職工工資總額為基數,部分企業為減少繳費額度而人為控制財務報表中高收入人員的薪酬,達到按最低額度繳納社會保險的目的,從而影響勞動報酬統計。
2.稅收影響。一方面,稅務部門對現金交易多的企業采用人均產值(營業收入、即定額征稅)來推算應納相關稅費,企業少繳稅的最佳途徑就是瞞報從業人員,同時也相應減少了勞動報酬;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培育壯大特色產業、減輕企業稅負的政策宣傳和對企業隱性偷稅漏稅行為的相對容忍,也在一定程度上縱容了企業瞞報從業人員和勞動報酬的情況。此外,個人所得稅也影響了勞動報酬的上報。稅法調整后的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為3500元(年均收入4.2萬元),而桐鄉市一些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和熟練技術工人的工資遠高于起征點,如:皮鞋企業職工年收入普遍在5萬元以上,羊毛衫企業中計件制職工年收入在6萬元以上。上述工資是個人實際拿到的工資,個人所得稅部分需要企業代繳。企業一方面開出高薪酬吸引人才,另一方面則通過非工資支付方式規避個人所得稅,從而造成勞動報酬與實際差距較大。
(三)企業財務漏洞導致勞動工資應統未統現象。
1.年終獎金一次性列支或賬外支付造成勞動報酬的漏統。在一些內部管理相對不透明或者賬外交易較多的個私企業中,存在年終獎不公開的慣例。企業主為照顧到企業內部各方面的利益,正常渠道發放的工資不高,年終獎則通過紅包或信用卡直接劃撥的方式發放,具體金額只有老板等企業核心管理層知曉。這類獎金的支出一般通過其他形式一次性列支或直接賬外支付,造成勞動報酬的漏統。如調研發現,某皮鞋企業2012年賬面發放工資227萬元,實際發放工資超過325萬元,少報了30%,據企業財務人員介紹325萬元還是保守數據。
2.單位配車和汽油補貼由于沒有列入職工薪酬相關科目導致其無法作為勞動報酬統計。效益較好企業給管理人員配車的現象日益普遍,名義上是企業購買、企業所有,實際是歸員工使用和保管,一些企業還發放汽油補貼,以此作為留住人才的重要舉措。通過這些方式:一是企業購置汽車和發放汽油補貼可以直接沖減成本(汽車通過計提折舊的方式)和抵扣增值稅;二是企業免費做了廣告宣傳,能吸引其他企業的優秀員工加盟;三是能大幅度提高企業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同時可以避免發放現金帶來的個人所得稅問題。這些其實也是職工福利,但由于財務處理時沒有列入職工薪酬相關科目,無法作為勞動報酬統計。
(四)其他因素也影響了數據的準確性
1.財務處理問題。有些企業對于提成這種報酬在財務處理時采用發票報銷的方式,造成薪酬數據漏統。另外,有在建工程的企業會把從事建筑工程管理的人員薪酬在在建工程中列支,統計時就會漏統這些人員的薪酬。
2.會計問題。桐鄉市相當數量的小規模企業較多采用會計,少的幾家,多的要超過10家。會計對企業的基本情況不熟悉,純粹根據手上的資料做賬,導致數據失實。部分會計財務時并不包括統計,導致會計上報統計報表的積極性不高、隨意性大。
三、實現勞動工資應統盡統的建議
造成從業人員和勞動報酬應統未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現金交易給賬外支付提供了條件,而造成現金交易的根本原因是企業數量多、規模小、管理不夠規范。為實現從業人員和勞動報酬應統盡統,特提出以下建議:
1.做大做強塊狀經濟
調研發現,企業規模越小應統未統現象越嚴重。塊狀經濟明顯的長興與桐鄉市非常類似,長興在行業整治前存在大量的小企業和個體戶,數據上報困難,污染嚴重,管理難度大,經過整治后長興蓄電池行業單位數由原來的175家減少到17家,但蓄電池行業產值增長了10倍,稅收增長6倍,同時環境污染問題也得到較好解決;墻體材料行業由原來的378家(含個體戶)減少到13家,均達到億元企業規模,生產設備和技術能力也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因此,建議桐鄉應以皮鞋行業整治為契機,加大工作力度,根據桐鄉市塊狀經濟的行業特點,加大兼并、重組力度,培育較大規模的行業龍頭企業,帶動整個行業轉型升級,提升塊狀經濟的市場競爭力,同時為真實反映桐鄉市塊狀經濟的發展規模打下堅實基礎。
2.建立誠信公平的競爭環境
稅務部門應進一步完善小微企業和個體戶的納稅申報制度。對現金交易多的企業和個體戶加強評估,特別要加強橫向評估,確保相同規模的企業和個體戶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政府可以采用購買服務的方式,下放部分政府管理職能,發揮行業協會的監管作用。行業協會要充分發揮政府與企業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加強行業自律,切實履行服務企業的宗旨。工商部門應進一步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扎實有效地推進市場誠信建設,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3.加強統計基層基礎工作
以“雙強爭先”統計專項行動為契機,加強統計臺賬建設,通過臺賬形式把企業現金交易、賬外交易的統計數據反映出來,彌補賬外賬造成的數據失實現象。加強統計業務培訓,提高基層統計人員的業務水平。加強走訪調研,了解企業經營狀況,解決企業碰到的各類統計問題。加大統計執法和稽查力度,對統計工作中發現的統計基礎差和拒報、提供不真實統計數據等違法行為,一經查處要嚴肅處理。(本文來自于《統計科學與實踐》雜志?!督y計科學與實踐》雜志簡介詳見.)
作者:倪發南單位:桐鄉市統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