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計算機網絡》教學改革的探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計算機網絡》是計算機專業的一門必修課程,學生普遍感到較為抽象、空洞、難學、難懂。該文從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四方面就如何改革《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進行探究,旨在全面提高《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
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
在計算機硬件性能飛速提高和計算機網絡高速發展的今天,《計算機網絡》課程成為了中職計算機教育中的基礎必修實踐課程之一,但由于教材的編寫、學校的硬件難以達到教學要求,課堂教學模式和方法不合適等因素導致該課程成了一門較為抽象、空洞的理論課。我校針對《計算機網格》這門課開展了教研教改,對以往的教學方法、教學實踐及教學考核展開深入研究,從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四個方面進行了改進和改革,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了這門課程的實用性與趣味性,增強了動手能力。
一、教學目的
目前,《計算機網絡》在各個學校計算機專業中已成為核心課程之一,有些學校已將《計算機網絡》設置為獨立的專業。這門課涉及到的職業崗位多,專業知識廣。我校對行業市場進行了調查,由學校副校長牽頭,組織校辦公室、招生就業辦、教務科和學生科等多個科室到廣東、深圳、長沙等地的公司了解崗位的定位與需求,確定了學生應掌握的基礎知識及要培養的能力與素養。具體來說,要重點培養學生以下能力:(1)組建網絡的能力;(2)基本的交換機和路由器配置能力;(3)網絡操作系統的運用能力;(4)一般故障檢測與排除能力;(5)中小型網絡的管理能力等。
二、教學內容
有了明確的教學目的后,根據中職學生的特點,我們應在教學內容上進行有針對性的取舍,對教材中理論性較強的部分只要求學生了解,重點是通過可操作性的實驗,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的動力。具體來說,分以下五個方面:(1)認識網絡:了解計算機網絡的發展、分類、應用及相關的基本概念;(2)熟悉網絡:對當前計算機網絡的主要種類和常用的網絡協議有較清晰的概念;(3)使用和管理網絡:熟練使用互聯網的各種應用,能夠使用基本命令和常用工具軟件管理網絡,學會計算機網絡操作和日常管理與維護的基本方法;(4)配置網絡:掌握組建局域網的方法和步驟,了解Win2003及Win2008服務器的配置方法;(5)網絡工程:掌握網絡工程方面的布線、測試等過程。
三、教學方法
根據課堂教學內容的安排,可把課堂模式分為理論課和實訓課,理論課的內容以實訓課的訓練項目為目的。下面我從理論課和實訓課兩方面的教學方法進行闡述。
(一)理論課1.多媒體教學法教師必須充分利用學校提供的多媒體教學環境,進行電子課件、教學素材資源庫及多媒體視頻展示等,將抽象問題形象化、復雜問題簡單化,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2.比喻教學法《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以分層、協議、路由為主,由于比較抽象,學生學得一頭霧水,理不出頭緒,漸漸對課程學習產生了抵觸情緒。教師在教學中恰當地使用比喻,可以化抽象為具體,化復雜為簡單,化深奧為淺顯,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二)實訓課1.項目作業法即教師給出企業網絡系統建設設計方案,或將已有網絡系統運行情況告訴學生,讓學生分析企業計算機網絡系統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方案,或為學生宿舍互連上網,設計滿足實際需求的計算機網絡系統,讓學生自己帶著任務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最后由指導老師對學生提出的企業計算機網絡方案進行講評,指出其設計方案的優缺點,并讓學生自己動手實施實現。目的是使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加深對計算機網絡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溝通、協作等基本的職業素養。2.成立計算機與網絡維修小組該小組的主要任務是做好宿舍網所管轄樓層的維護和信息服務平臺的維護工作,協助信息中心工作人員共同維護網絡,幫助同學解決網絡故障,保持網絡暢通,通信服務正常,建設一個穩定運行的校園網絡環境。目的是給學生增加實踐鍛煉的機會,為他們今后走上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教學評價
我們對《計算機網絡技術及應用》課程的考核進行了較大力度的改革,強調學生工作過程的考核,對學生的學習和工作過程實行多方位考核,重點在實訓方面的考核,如對等網絡實驗、局域網絡擴展實驗、VLAN網絡實驗、路由器的配置初步、廣域網絡配置實驗、計算機網絡的路由實驗、計算機網絡綜合實驗,按實驗內容分步計分,注重學生的動手能力。另外,教師還要鼓勵有能力的學生參加計算機網絡認證考試,如網絡管理員、助理網絡管理師等。網絡管理員考試屬于全國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考試不設學歷與資歷條件,學生在參與考證的過程中能學到很多最新知識,提高自學能力。
《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是培養學生計算機應用技能的主要途徑,我們必須加大教學改革的力度,在結合當前教育體制改革內容的基礎上,從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四方面不斷進行探索與研究,培養出適應網絡工程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具有良好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謝希仁.計算機網絡(第四版)[M].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4.
[2]陳永明主編.現代教師論[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趙國慶,黃榮懷,陸志堅.知識可視化的理論與方法[J].開放教育研究,2005(1).
[4]楊志娟,吳少杰.淺談網絡課程及其交互方式[J].華北煤炭醫學院學報,2004(5).
[5]何克抗.現代教育技術和優質網絡課程的設計與開發[J].中國電化教育,2004(6).
作者:申林輝 單位:湖南省經濟貿易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