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PDIC教學法在《網頁設計》中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網絡已經成為人們互相交流和獲取信息的一種重要手段,企事業單位、政府機關、個人都越來越重視網絡在工作和生活中的重大作用[1]。醫學類院校的網站和醫療機構的各種交互系統,例如電子病歷系統、HIS、PACS、LIS等醫院信息系統關系著學校或醫學在信息技術領域的發展[2]。因此,《網頁設計》課程在醫學類院校,特別是信息管理專業便成了一門必不可少的課程,也是醫學類專業學生的一門公共選修課[3,4]。《網頁設計》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如何處理好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之間的關系,使學生能夠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又能提高實踐操作能力是教師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5]。采用“項目驅動式”pdic教學法能較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1項目驅動式PDIC教學法
PDIC教學法是由4個環節構成,分別是Plan(計劃),即項目的確定;Decompose(分解),即團隊的分組和任務的分工;Im-plement(執行),即項目的實施;Check(檢查)即項目的驗收和完善。“項目驅動式”PDIC教學法是在構建主義和人本主義的指導下,以實際的教學項目為媒介,先由教師對項目進行分解,并作適當的講解示范,然后讓學生分組進行討論和分工,最后以共同完成項目的水平與質量來評價學生是否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其主要有以下4個特點。
1.1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項目為主線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教師起指導作用,負責整個教學活動的組織和協助,直接參與學生小組的討論和評價。學生、教師與教學活動之間不再是單純的教授和應付考試的模式,而是學生積極參與、教師積極輔導、師生相互探討、生生互相競爭的模式。
1.2項目的選擇是教學活動的關鍵選擇的項目既要符合教學內容、涵蓋教學知識點,又能夠調動學生學習和實踐的積極性。
1.3利用合理的評價機制肯定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習的最終目的不是完成教學目標,而是完成項目的過程。評價學生學習的效果不是以考核成績來評定,而是以完成項目的情況來評定。
《網頁設計》課程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項目驅動式”PDIC教學法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研究能力、探索能力、創新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能滿足學生自主學習和創新學習的需求。本教學模式的過程見圖。
2.1實踐項目選取階段(Plan)選擇合適的項目對于教學過程和項目的實施至關重要,如果項目難度過大,會降低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反之不能達到提高學生自主創新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的目的。項目要能夠涵蓋教學內容,保證項目的內容在學生所能理解的范圍內,避免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脫節。可以應用的項目包括在線留言板、學生信息管理項目、簡單的圖書館管理系統等。
2.2實踐項目分工階段(Decompose)此階段要遵循團隊協作的原則。在教師的指導下成立項目小組,進行項目方案的設計,應該盡量做到分工明確、任務獨立。小組成員專職、專責,定期召開集合會,介紹各自的進展情況,遇到困難時相互討論、共同解決,保證項目能夠順利進行。
2.3實踐項目實施階段(Implement)針對已經設計好的項目方案,各組成員根據分工,利用自己掌握的專業知識,搜集、分析和整理相關信息,然后確定自己的工作計劃,按照計劃完成各自的項目模塊。在這個階段,學生積極地思考和探索,教師則從單純的知識傳遞者變為教學活動的促進者、學生的組織者和指導者,解決學生疑難問題,引導學生進行交流和探討,適當地給予評價和鼓勵,促進他們相互取長補短,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
2.4實踐項目測試和驗收階段(Check)小組將各個模塊合成并進行測試,針對具體問題進行修改和完善。教師對各組項目完成的情況進行檢查和評價,每個小組對自己進行評價,對其他小組的項目進行討論并指出優點和缺點。通過學習和評價,學生找出差距和改正的辦法,學到更多的操作技能,教師也能積累更多的教學體會。
3“項目驅動式”PDIC教學法的意義
PDIC教學法在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獨立創新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在基于項目驅動的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學生專業特點選取合適的實踐項目,然后由學生自由搭配成立合作小組并進行任務分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教學活動的指導者和督導者,不再一味灌輸學生理論知識,不再讓學生照搬照抄,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自由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求學生小組在規定的時間完成各組的項目,讓學生小組自己合理分配資源,在實施過程中學會團隊溝通與交流,培養團隊合作意識。
4效果
通過基于“項目驅動式”PDIC教學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的應用,《網頁設計》課程得到我校學生的青睞。在2012和2013年針對《網頁設計與制作》選修課做了調研,從調研結果看,2013年度120名學生中在選修這門課程之前只有不到15%的學生接觸過網頁設計,其中只有不到5%的學生能夠制作簡單的網頁。2012年按照原來的模式進行教學,2013年采用基于“項目驅動式”PDIC教學法進行教學,2013年從學生完成作業方面看效果明顯提高。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教學效果得到學生的肯定,學生的網頁設計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實踐創新能力都有了提高,這對學生踏上工作崗位有實際意義,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學生的就業率。
作者:蔣秀林 謝靜 單位:蚌埠醫學院公共課程部計算機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