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談數字媒體視覺傳達設計特征及發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文章針對數字媒體時代視覺傳達設計的特征與發展進行分析,探討未來數字多媒體時代背景下的視覺傳達設計具體發展方向、設計轉變以及設計方式,希望能夠為數字媒體時代視覺傳達設計提供一定幫助。
【關鍵詞】數字媒體時代;視覺傳達設計;多樣化趨勢;信息傳播
數字化時代已經來臨,視覺傳達設計行業迎來新的發展契機。就目前的發展水平來說,數字化浪潮與視覺傳達設計之間的融合還不完善,在設計創新、技術創新等方面,視覺傳達設計仍有很大提升空間。
一、數字媒體時代視覺傳達設計的發展方向
數字化設計在近年逐漸成為設計界的新寵,通過新型傳播技術,加上數字化技術的支持,促使其逐漸向社會傳播不同形式的消息。數字時代的到來,促使傳統視覺傳達設計工作流程和具體設計方式發生改變,進一步提升了信息傳播的質量。以電視信號為例,以往電視節目制作中多數是使用模擬信號,這樣會受到客觀條件的制約,節目質量以及畫面清晰度之間存在較大差異,這在傳播效率以及效果上難以獲得令人滿意的效果。在傳統視覺傳達設計過程中,相應設計效果是因人而異的,設計質量不存在明確標準,在具體設計過程中,缺少兼容性,難以貼近現實需求[1]。因此在后期修改過程中,比較費時費力。設計效果經常會出現千篇一律,難以為受眾帶來新鮮感。人們經常借助數字化技術方式,促使視覺傳達設計效果變得更加豐富,能夠有效適應受眾對視覺的需求[2]。
(一)視覺傳達設計正向著數字化方向發展當下處于多媒體時代,人們的行為方式以及消費習慣均發生改變,這對視覺傳達設計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其在具體設計方式以及設計手段上,也逐漸向著多元化方向發展,因此需要針對文字、圖形等作出科學處理,從而滿足人們的視覺體驗[3]。
(二)視覺傳達設計貼近群眾視覺傳達設計主要是借助視覺元素對信息進行傳播,這種情況下,設計作品和生活、大眾之間產生更加緊密的聯系,要求更加接地氣,促使受眾能夠自然地接收視覺信息,不會出現對廣告、互聯網等多種媒介傳達方式的排斥現象,使其逐漸成為人們了解周圍世界的重要途徑。
(三)視覺傳達設計逐漸向多樣化趨勢發展在數字媒體時代,不斷涌現新技術和新方法,而信息的傳達形式逐漸向著多樣化方向發展。設計師需要針對文字、圖像等設計元素進行重新組建,如平面設計、三維設計等,甚至更多空間設計之間相互結合,從而設計出更加生動和充滿個性化的作品(圖1)。
(四)視覺傳達互動性效果更強視覺傳達設計實質上就是為人們生產、生活服務的,能夠充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加注重設計和人之間的互動性。這要求產品設計更加簡單,使人們在具體使用過程中可以得到精神上的愉悅。因此,進行交互設計,需要更加精準地了解目標群體的消費需要,然后進行精心設計。這對于信息傳播而言,提出了更高的準確性要求。在數字技術出現之前,視覺傳達設計信息傳播途徑不夠暢通,和大眾之間存在較大的隔閡。在數字時代背景下,傳達技術主要是借助相對簡潔的形式對信息進行傳播的,使視覺藝術和普通大眾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人們更加喜歡新型設計思路,通過數字媒體時代的強大技術工具,使大眾逐漸從被動信息接收者轉變成信息分享和發展者[4]。
二、數字時代視覺傳達設計的改變
(一)設計內容完善數字時代背景下,視覺傳達設計存在更高的邏輯性和互動性,對網絡信息技術進行充分應用,使廣大設計人員創造出更高質量的作品。在數字媒體時代,設計者主要是以現代多媒體技術為基礎,使視覺傳達設計具有更加豐富的載體,同時在創作風格、結構上均出現較大轉變。如在開展視覺傳達設計過程中,對網絡程序進行應用,研發不同形式的軟件,使傳統視覺傳達設計形式和設計風格發生改變,與此同時,也讓觀眾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從而為設計作品的傳播帶來良性效果。
(二)設計方式多樣性在數字時代背景下,設計人員面對諸多發展平臺和發展空間,可以對傳統設計模式中的問題進行反思,使二維、三維設計穩定,對圖像尺寸和像素等進行更加完善的調整和修改。對于電影而言,人們開始逐漸熟悉三維電影。其圖像處理和銀幕展示結構設計,使內容的呈現得到極大調整,為廣大受眾帶來更加新穎和強烈的視覺體驗。
(三)滿足人們精神需要數字媒體和視覺傳達設計之間有著較大的內在聯系,同時也存在密不可分的重要關系,相互之間存在更多的依賴性,并且相互影響[5]。近幾年,我國現代多媒體技術得到迅猛發展,這就為視覺傳達設計帶來較大挑戰,同時也提供了較多的發展機遇。對于數字媒體來說,應當高度順應社會發展形勢,最大限度地體現出社會的進步,促社會大眾的精神需求得到滿足。當下,電視劇和電影等類型眾多,并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對于視覺傳達設計而言,最為主要的作用就是使人們精神和物質上的追求得到實現。對數字媒體進行視覺傳達設計并科學應用,能夠促使藝術設計美學達到平衡,保障視覺傳達設計實現良性發展目標。
三、數字媒體時代視覺傳達的設計方式
(一)圖形和動態表達動態圖形類似于四維空間內所形成的設計形式,也就是對變化狀態的設計圖像進行應用,其內容主要有四個因素,分別為空間位移、參考物、方向以及素對等。動態圖形類似于動態視覺傳達的主要表達形式,它所具備的視覺語言和形式法則不僅存在平面設計的普遍性,并且也存在運動的特殊性。在數字媒體中,動態圖像屬于視覺設計、計算機技術、信息科學技術相互結合的產物,存在著十分明顯的時代特點和科技性,這就對于人們的動態信息接收方式和審美觀念帶來極大影響。信息動態化表現形式變得更加生動,理解起來也比較容易。動態圖形圖像未來發展需要逐漸向個性化以及特色化方向發展,設計風格也變得更加多元化,這就為人們創造出更加鮮明的全新體驗,促使視覺傳達感染力更強。
(二)動態文字設計1.文字圖形化表現文章不但能夠對信息進行傳遞,其本身也存在著美的特征。在對動態文字進行設計過程中,設計者不能僅將目光固定在字體動態效果或者語意上,這種情況下就忽略了文字圖形化語言。在開展動態設計過程中,文字圖形化可以通過兩方面進行,一方面是文字字形圖形化,也就是借助圖形對文字進行表現,其中文字形體結構還存在,只是將其變成圖形化;另一方面是對文字進行組合與安排,從而形成一定的圖形化語言。2.對輔助元素的應用進行具體的動態設計時,文字并不是單獨存在的,設計者可以借助點、線、面等多個元素對文字進行輔助,對信息進一步傳遞。如在音樂節奏中,可以將文字和其他元素進行融合,構建起一定的視覺焦點,引導人們視線,并且呈現出擁有較大層次感的視覺效果(圖2)。《逍遙法外》片頭設計圖作品中主要是將文字和線進行轉換,將其作為畫面切入點,文字淡入淡出,和線條之間形成良好的配合,在這兩個元素的影響下,使觀眾的情緒被牽引。其中流動性線條穿插畫面,其中的文字會伴隨著線條更迭,加上設計者使用了相對緩慢與平和的節奏,不但能夠清晰地傳達信息,同時也給觀眾帶來更好的畫面享受。3.字體結構變化在設計期間,除了結合文字自身特點進行設計之外,設計者還可以借助文字結構對結構筆畫進行拆分,或者將結構進行打破再重組,將其當成是動態設計的依據,創造出比較豐富的視覺效果。在屏幕中,文字一般以字體的形式展現出來。在進行具體的動態設計過程中,設計者可對文本進行打散和重組,這屬于一種常見的設計方式。結語在數字媒體時代背景下,視覺傳達設計逐漸變得更加多元化和多樣化,因此要結合社會中不同行業的發展,在設計理念、設計形式上打破思維定式。設計人員需要借鑒一些國外經典的設計思想和發展經驗,同時也可以從我國傳統的設計方式中吸收優秀的設計經驗,從而創作出更加完美和理想的視覺設計作品。
參考文獻:
[1]梁麟.數字時代下視覺傳達在茶葉包裝設計中的新理念分析[J].福建茶葉,2018(11).
[2]閔媛媛,張培源.數字媒體影響下茶葉包裝視覺傳達的設計思考[J].福建茶葉,2018(11).
[3]王濤.數字媒體環境下視覺傳達設計教育思維模式問題的探討[J].美術教育研究,2018(12).
[4]劉恒宇.數字媒體影響下茶葉包裝視覺傳達的設計思考[J].福建茶葉,2018(7).
[5]明媚.數字媒體藝術在視覺傳達設計課程中的運用——評《數字時代視覺傳達設計研究》[J].新聞愛好者,2016(7).
作者:王奇 單位:天津財經大學藝術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