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通風技術對建筑設計的影響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越來越關注生活質量問題。其中,建筑的通風問題對人們的生活環境和身體健康具有一定的影響,因此,有效利用通風技術、不斷完善建筑設計,會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改善人與自然的關系。基于此,論文對通風技術進行了概述,探究了通風技術對當代建筑設計的影響進行,并分析了自然通風在建筑設計中的實現,以供參考。
【關鍵詞】通風技術;建筑設計;影響
1通風技術概述
通風是指借助自然或機械的方法,促進風進入房間或密封的空間內,以達到空間內空氣交換、營造適宜空氣環境的目的。就建筑通風技術而言,其在建筑設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人們對建筑通風技術的研究,主要體現在加大室內空氣流通方面和加大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方面,從而不斷強化建筑通風的效果,進而保障人體的健康。通風技術在19世紀就已經出現,但當時的技術還不完善,通風設計主要是根據風向及自然現象進行判斷和預計來完成,并且是以自然通風為主,通過室內外風壓差或者室內外的熱壓差來實現室內新鮮空氣的輸送,并將室內的空氣交換至室外。隨著社會、經濟及技術的不斷發展,建筑工程技術獲得了一定的提高,出現了機械相關的通風技術,該技術的出現為建筑設計提供了新的設計方式和方法,使得建筑形象有了新的改觀。一開始,人們對通風的相關概念和技術應用并不是很了解,直到20世紀早期,空氣質量引發人體健康的問題出現,使得通風技術得到了人們的關注和重視。當時的建筑中使用的是敞開式的火爐,室內空氣質量比較差,煙囪是在后來發展中才得到了普遍的應用。由于空氣質量引發健康問題,人們認識到了通風的重要性,根據實際情況,不斷更新建筑設計中的通風設計,使得通風發揮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人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的提高。建筑產生的原因之一就是防風擋雨,防風詮釋的是風和建筑之間的重要關系。伴隨著建筑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人們的不斷研究和探索,人們發展了通風技術并得到了有效利用。隨著工業文明的建設和發展,20世紀上半葉,西方國家就掌握了現代的通風空調技術,使得建筑空間內的空氣得到改善,有效發揮了通風的作用;20世紀下半葉,通風空調技術不再只是改變建筑空間內空氣環境,而對建筑設計有了一定的影響。總之,通風技術的發展不僅是一個民族不斷成長的體現,也是國民生活水平和質量的體現[1]。
2通風技術對當代建筑設計的影響
2.1美學方面的影響技術
美學的出現是在20世紀20年代,當時的技術美學為通風技術的技術美奠定了基礎。隨著后現代主義和結構主義的西方建筑的到來,傳統美學思想下的通風設備成為了建筑的附屬品,似乎不再具有美學價值。但事實上,通風空調設備作為建筑構成的一個要素,對建筑還是產生了一定的美學影響力,或者說通風空調技術對建筑造型具有一定影響。作為建筑造型塑造重要因素的通風設備,其在各個建筑建設中擁有重要的價值體現。比如,墨爾本市政府的2號辦公樓,其在澳大利亞被成為最健康、最綠色的辦公大樓,該建筑運用了通風技術,不僅使得通風管道構成辦公樓的立面主體要素,而且實現了綠色的最大化、體現了綠色環保功能。在該建筑設計中南北立面各有10個抽風管道,南面為淺色、北面為深色。相關設計人員利用深色吸收更多熱量、熱空氣往上走等原理,并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設計了一套綠色節能的通風系統。在通風系統的作用下,太陽熱量被深色管道吸收,使得室內的熱空氣得到了提升,逐漸往上升的熱空氣在屋頂風機的作用下被帶出了建筑物;與此同時,淺色管道從屋面吸進一些新鮮空氣,冷空氣不斷下走,進入建筑物的各層。通過空氣的循環流通,發揮通風的最大效能[2]。
2.2通風技術對建筑結構的影響
隨著現代主義的廣泛影響,在建筑設計方面發達國家產生了極大程度的轉變,其中,材料的變化是一項重要變化內容,比如,密閉性的幕墻結構逐漸代替了不密閉的磚石結構建筑。在通風技術建設的過程中,也給建筑結構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其影響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2.2.1雙層幕墻系統通風技術在建筑構造方面應用的典型代表———雙層幕墻系統,歐洲最早出現雙層幕墻技術。相較于單層幕墻,雙層幕墻不僅能夠提高室內的舒適度,還能降低能耗,有效地解決了自然采光與節能之間的矛盾關系。同時,雙層幕墻系統具有熱工性能好的特點,該系統實質上是一個生物氣候緩沖層,在較強的太陽輻射下,空氣腔內氣體溫度升高,熱空氣會隨著溫度的升高而逐漸上升,并從上部排出腔外,同時周圍的新鮮空氣被吸入并從底部進入腔內。另外,將日光控制裝置加入空氣腔中,不僅滿足建筑的采光要求、通風要求,還能有效避免過度的熱輻射[3]。
2.2.2CFD(計算流體力學)對建筑設計方法的影響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各類計算軟件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其中,通風類計算軟件的產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建筑設計的方法。現階段,很多建筑師已經掌握并使用了通風計算類軟件,在該類軟件中完成了建設設計中的溫度場、風速場的分析,促進了節能建筑建設的實現。另外,風洞實驗的進行推動了建筑設計的進一步發展,使得建筑設計功能更真實、直觀地展現出來。
2.3改善人與環境的關系
伴隨著工業化的發展,出現了很多問題,比如,資源短缺和環境污染等,這些問題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對人與環境的關系進行了重新審視。連接人與環境的重要載體之一的建筑,不僅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質量,而且對周圍環境也帶來影響,為了促進人與環境的良好發展,需要構想生態、綠色、節能的建筑設計并實施。在建筑設計中,建筑室內通風的有效組織是建筑節能的重要實現途徑,通風技術的應用能夠促進當代建筑設計的發展,進而促進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發展。
3自然通風技術在建筑設計中的實現
3.1熱壓作用下自然通風的實現
在建筑物內外空氣壓力差的作用下,促進了建筑物內外的空氣流通,從而實現自然通風。具體來說,當建筑物室內溫度升高時,空氣會逐漸上升并從建筑物上部風口中排出,此時下部區域的空氣會形成負壓區,會將建筑物外周圍的新鮮空氣大量吸入,并由建筑物底部進入,從而實現室內外空氣的循環流動。
3.2風壓作用下自然通風的實現
風壓差的形成,常常在建筑物外具有良好風環境區內。在建筑物周圍由自然風吹動時,受到建筑物的阻擋,迎風面的氣流會受到阻礙而使得靜壓不斷升高;此時背風面和側風面會由局部渦流產生,在一定程度上減低靜壓。在上述過程中形成了2種壓力差,在壓力差的作用下,使得空氣由壓力高的一側向壓力低的一側流動,使得建筑物實現良好的通風效果。
4結語
總之,通風技術在建筑設計中具有重要的影響,通風技術的應用能夠保障建筑物內空氣的良好質量,在人們的生活質量和健康方面發揮重要價值,因此,應注重建筑設計中通風技術的應用和研究。
【參考文獻】
【1】董虹利.淺談建筑通風技術[J].建材與裝飾,2016(33):35-36.
【2】孫銳,舒晶.淺談通風技術對當代建筑設計的影響[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13):232.
【3】鐘山.傳統地方建筑通風技術淺析[J].科技創新導報,2008(3):83-84.
作者:譚向紅 單位:重慶大有建筑設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