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談小型飛機航電處理計算機設計實現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為了滿足小型飛機對航電處理計算機成本控制、功能性能、物理特征等多方面要求,設計了一種小型化且局部綜合化的航電處理計算機。首先介紹了航電處理計算機設計需求,然后分析了系統架構,重點介紹了軟硬件架構、三種總線設計,最后給出了航電處理計算機的系統實現。
關鍵詞:小型飛機;航電處理計算機;總線;架構
引言
小型飛機具有成本低、體積小、耗油少等優點,在國內外被廣泛應用與運輸、搶險救災、訓練飛行員等方面[1]。航電處理計算機是小型飛機航電系統的核心部件,是飛行員與飛機最重要的人機接口,隨著航空電子技術的發展,航電處理計算機設計應考慮處理速率高、總線接口豐富、物理特性限制等需求[2]。本文針對小型飛機成本控制、空間限制以及對航電處理方面的要求,設計了一種小型化且局部綜合化的航電處理計算機。
1系統架構
航電處理計算機是航空電子系統顯示控制系統的核心部件,負責整個航電系統的控制和管理。本計算機通過1553B總線建立總線網絡,包括任務總線和顯示總線,其中任務總線完成機電、慣導等系統任務的管理和實時調度;顯示總線負責前后艙多功能顯示器的管理與控制。其它外部總線(ARIN-C429、RS422總線、LVDS視頻線等)用于接受和發送電臺、高度表、羅盤、雷達等設備數據和視頻。本計算機實現了整個航電系統的集成化和局部網絡化,建立了航電系統的頂層控制管理和通信。
2功能模塊設計
按系統功能需求及標準模塊化結構設計方法,航電處理計算機硬件系統由VME總線板(母板)、7個物理功能模塊組成,功能化模塊設計有效地提高了故障的隔離率,其中每個模塊的功能如下:(1)母板實現8個功能模塊的物理互聯和數據通信;(2)電源模塊負責給每個功能模塊提供5V供電;(3)主處理模塊(CPU)負責控制和處理其他模塊命令和數據;(4)串行輸入輸出模塊(SIO)負責ARINC429和RS422數據的采集和發送;(5)總線管理模塊(MBI)實現1553B總線設備的互聯通信;(6)輸入輸出控制模塊(IOC)負責模擬視頻、離散量和模擬量的采集和發送;(7)視頻開關模塊(VSM)實現6×6LVDS數字視頻輸入和輸出;(8)數字地圖模塊(DMP)實現數字地圖的顯示與控制。本系統各模塊進行統一設計,各種功能模塊結構設計、架構設計及電路設計等均統一標準化,以提高模塊的維修性和適應性。除電源模塊外,其他模塊都采用通用處理電路和專用功能電路的統一化硬件架構。按照功能性能不同,本計算機系統模塊可分為以下三類:(1)處理模塊:如圖1所示,通用處理電路采用PowerPC+橋接器架構,CPU模塊和DMP模塊都采用該結構。處理模塊對實時性處理和中斷響應要求較高,PowerPC作為處理核心,集成VxWorks嵌入式系統,實現快速實時響應、多任務調度等功能;橋接器連接存儲器、VME控制器等外設,對底層中斷和數據進行緩存和輔助管理處理。(2)接口模塊:如圖2所示,通用處理電路采用DSP+FPGA架構。MBI模塊、SIO模塊和IOC模塊都采用這種硬件架構。FPGA適合時序處理,集成了多種外圍接口,負責控制復位片選信號、RAM以及VME從接口等邏輯;DSP數據運算能力強,作為處理核心。該結構同時兼有兩種處理器的優越性,具有很好的靈活性和實用性。(3)視頻模塊:如圖3所示,通用處理電路采用單FPGA架構,負責外部輸入視頻信號的選擇和切換功能,實現視頻矩陣開關,算法簡單,適合邏輯運算處理。
3總線設計
3.1系統總線
本計算機內部采用VME總線,完成各模塊之間的互連通信,實現了局部綜合化,VME總線采用地址/數據信號非復用方式、異步握手傳輸。CPU模塊上嵌入VME主設備,其它模塊上嵌入VME從設備,主設備發起每次DTB命令的執行,從設備根據主設備要求,查詢地址是否為本設備所屬,并配合完成數據傳輸[3]。其中處理模塊采用PCI-VME總線橋芯片配置為VME接口,接口模塊和視頻模塊采用VHDL語言編寫邏輯實現VME接口。CPU主模塊和從模塊之間通過雙口RAM進行數據傳輸,雙口RAM按地址劃分為兩部分:命令區和數據區。CPU主模塊周期性完成寫命令、寫數據、讀數據,從模塊定時地完成讀命令、寫數據、讀數據。采用VME總線和雙口RAM,實現主設備和從設備的異步通信,實現了航電計算機的局部綜合化,有效地提高了數據共享和處理速率。
3.2外部總線
綜合考慮成本、傳輸速率和可靠性要求,本計算機采用雙1553B總線結構,分別連接航電系統的顯示控制總線和任務控制總線。1553B總線為指令響應型,采用A、B通道互為備份,有效地提高了總線的容錯能力。節點類型由總線控制器BC、遠程終端RT、總線監控器MT構成,其中總線控制器是唯一總線指令的設備,負責引導總線上的數據流,完成各種總線消息。航電處理計算機作為整個航電總線上的總線控制器,建立兩大局域網絡:顯示局域網和任務局域網,對數據進行轉發和處理,實現了整個航電系統的數據共享。任務控制總線互聯機電、慣導、大氣機等任務型航電設備,發送相應指令,實現任務型航電總線網絡的有效運行。顯示控制總線互聯前后艙多功能顯示器,向多功能顯示設備發送飛行相關數據,實現信息可視化。
3.3視頻總線
本系統采用LVDS視頻接口實現整個顯示系統的互聯,LVDS固有的共模抑制能力提供了高水平的抗干擾性,可實現長距離、高帶寬的視頻傳輸[4]。LVDS視頻采用4個通道(1個時鐘信號、3個數據信號)傳輸數據,一個時鐘周期內傳送21bit,包括3×6bit的RGB顏色信號和控制信號。經測試驗證,6bit顏色信號滿足機載設備的顯示需求。通過6×6視頻開關矩陣建立了航電系統的顯示網絡,實現了顯示輸入輸出的路由控制。每個輸出通道處加入6×1多路選擇器,允許任一路視頻源可在任意輸出顯示通道上顯示。其中六路輸入視頻進行編號處理,六路輸出通道各分配一個地址空間,切換每個多功能顯示器的顯示內容時,只需在相應的地址空間寫入視頻編號即可。本系統6×6視頻網絡中,一路輸入連接數字地圖,其它五路輸入連接外部機載視頻,六路輸出與前后艙多功能顯示器交聯,根據各個顯示器設置隨意切換顯示畫面。
4軟件設計
該計算機軟件包括三部分:CPU模塊駐留的主處理軟件、DMP模塊駐留的數字地圖軟件、其它模塊駐留的傳輸軟件。軟件架構如圖4所示。主處理軟件包括系統軟件、驅動軟件、飛行控制軟件,系統軟件是CPU模塊的基本執行軟件,為應用程序訪問模塊的資源提供服務,完成運行環境的初始化。驅動軟件是實現應用軟件(飛行控制軟件)對其它功能模塊進行控制與數據傳遞的專用軟件,完成CPU模塊與其它功能模塊的有效通信。飛行控制軟件為主實時控制軟件,負責控制和管理整個航電系統完成其任務,自頂向下可分為調度層、應用層和服務層。傳輸軟件包括SIO模塊、MBI模塊、IOC模塊駐留的控制軟件,主要完成以下功能:(a)板內資源初始化,包括DSP處理器、各種接口協議芯片等;(b)對板內DSP、雙口RAM、協議芯片等進行自測試,并反饋自測試結果;(c)查詢并取主機命令字,并轉相應子程序,處理接受或發送的消息;對定義并使能的中斷進行處理,轉入相應的中斷服務程序。數字地圖軟件包括系統軟件和地圖控制軟件,系統軟件為DMP模塊的基本執行軟件,為應用程序訪問模塊的資源提供服務,完成運行環境的初始化和各個單元的配置。地圖控制軟件負責系統的數字地圖顯示與控制,主要功能包括地圖導航、進近著陸、地圖漫游等功能。
5設計實現
經過軟硬件調試及航電系統聯試驗證,滿足航電系統需求,提供了高性能、高可靠的可視化人機交互。計算機中,處理模塊嵌入VxWorks5.5操作系統和應用驅動,實現實時數據處理;接口模塊嵌入傳輸軟件和控制邏輯,實現穩定的總線通信;視頻模塊嵌入視頻處理邏輯,實現視頻切換。針對小型飛機航電處理計算機的設計需求,本文設計了局部綜合化、標準化航電處理計算機,實現了整個航電系統網絡的互聯,可適用于直升機、教練機等小型飛機航電系統,同時在滿足航電處理功能性能的需求下,最大程度地降低了成本、功耗和物理特性。
參考文獻:
[1]姜琳琳,趙博龍.飛行顯示器數據處理單元設計與實現[J].電子技術應用,2014,40(9):30-33.
[2]王國慶,谷青范,王淼等.新一代綜合化航空電子系統構架技術研究[J].航空學報,2014,35(6):1473-1486.
[3]萬勇利,魏凱,等.基于FPGA的從設備VME總線接口設計[J].自動化技術與應用,2016,35(1):111-114.
[4]邢達波,丁騰歡,鄭可旺.機載視頻采集技術研究[J].中國科技信息,2017,9(10):39-40.
作者:張黎 姜琳琳 張彬 胡寶雷 單位:中航工業西安航空計算技術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