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潛意識交互設計方法范文

潛意識交互設計方法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潛意識交互設計方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潛意識交互設計方法

摘要:

目的探析在神經心理學為指導理論下的潛意識交互設計結合所能產出的設計方法。方法通過對原有的潛意識理論指導下的設計方法的研究,得出潛意識理論與設計學科結合的理論和實踐意義。通過對交互設計和神經心理學下的潛意識理論研究,得出該理論與交互設計結合的可能性及應用方向,通過對神經心理學的理論研究和對現有案例的分析,得出應用新潛意識理論的設計方法。結論在理論研究和案例解讀的基礎上,提出了神經心理學下的潛意識交互設計的兩個方法,即習慣導向式設計和預期對話式設計。

關鍵詞:

交互設計;神經心理學;潛意識;設計方法

交互設計由于其對人類認識和行為的關注,與對潛意識的淵源由來已久。此前人們對潛意識與設計的結合,其目的主要是挖掘用戶的隱性需求,降低產品給用戶帶來的認知負擔。而心理學領域中,神經心理學的研究更新了潛意識理論。神經心理學是從神經科學的角度來研究心理學的問題的學科[1],它的提出將先前潛意識的研究方法從對臨床經驗的積累和總結變為對腦部的科學測量。從目前的研究可知,潛意識這一概念的更新也將給交互產品帶來改變,對這一理論的關注也將給交互設計帶來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1神經心理學下的潛意識交互設計

神經心理學下的潛意識交互設計是指利用神經心理學中潛意識的理論來指導交互設計的設計思路。這種設計思路旨在關注交互設計及產品中對人類潛意識造成的效應,研究這種效應的原理從而得出新理論在交互設計中的應用。

1.1潛意識設計理論綜述潛意識與設計的交叉研究由來已久。弗洛伊德的潛意識理論對設計學科相關的研究有著深遠的影響。弗洛依德指出,人的心理是由兩部分組成的,其中能夠為人意識到并能夠把握的是意識,而另一部分潛伏在意識之下,成為了潛意識,人對它既不能完全認識也不能把握[2]。它的內在是最原始的動物性的本能沖動以及與各種本能有關的欲望,受到理性意識的壓制[3]。這一理論影響了大多數有關潛意識在設計中的應用。國內設計界對潛意識的研究興趣,一定程度受到了日本的設計大師深澤直人“無意識設計”理論的影響。他運用了傳統心理學中潛意識研究的成果,達到了“產品與環境完美融合”的設計理念,從而引發了基于潛意識的設計方法的積極討論與研究。除此之外,唐納德•諾曼提出的Affordance概念,也與潛意識和認知聯系緊密[4]。目前,基于弗洛伊德為主的潛意識理論的設計研究成果,主要表現在兩方面:通過下意識行為挖掘并滿足用戶的隱性需求,產生心理上的滿足感[5];通過有針對性的設計,使產品和相關服務的所有特征屬性信息,能夠無阻礙地被用戶準確接受、分析、認知和理解,順暢、迅速地轉化為用戶的使用和操作行為[6]。兩種思路分別針對設計產品對人的潛意識影響中的認知和行為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但其局限性在于所參考的心理學理論主要是心理學的臨床研究成果,主觀性較強,而在神經心理學的發展下,潛意識理論得到了更新。

1.2神經心理學視角下的潛意識交互設計指導理論

1.2.1神經心理學下的潛意識理論神經心理學是心理學與神經學的交叉學科,它把腦當作心理活動的物質本體,綜合研究兩者的關系。它在理論上,對闡明“心理是腦的功能”具有關鍵性的意義;在實踐中,可以為神經科學的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方法和依據[1]。在神經心理學的定義中,潛意識影響著人們的感知、記憶、社交行為、溝通方式、好惡、分類原則、情緒與感覺以及自我意識[7]。這一全新的定義很大地拓展了潛意識的概念范圍和影響程度。神經心理學重視觀察人腦的活動,對關于潛意識的研究方法進行了科學拓展。現有比較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內隱聯想測驗、眼動測驗、腦電測驗及功能性磁共振成像[8]。這些方法使潛意識變得可定量,而通過這些技術,許多之前的心理學現象與假說得到了科學的解釋和修正。這一學派與精神分析學派的區別在于,后者是弗洛伊德在畢生的精神醫療實踐中,對人的病態心理經過無數次的總結、累積而逐漸形成的[9];而神經心理學對潛意識研究的貢獻在于,將潛意識的研究從觀察推斷轉變成對腦的測量,因此在新的潛意識概念基礎上,對這一新領域的探索也一定可以為交互設計帶來新的啟示。交互設計將從挖掘和利用潛意識,轉變為塑造潛意識。

1.2.2交互設計與潛意識交互設計作為一門關注交互體驗的新學科產生于20世紀80年代,其要素為人、動作、工具或媒介、目的和場景。這里的動作一般是指有意識的行為,自然就有了執行動作的人、行為的目的、實現動作的手段或工具、行為發生的場景[10]。廣義的交互設計定義表明,交互這一行為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根據潛意識的形成原理可知,交互設計產品必將對人們的潛意識產生強大的影響,在交互設計產品的開發過程中關注潛意識是一個必然趨勢。1.3神經心理學下的潛意識交互設計的研究意義現代認知雙加工理論研究表明:人的行為是由兩種獨立而不同的認知加工過程決定的。根據當前的認知雙加工理論,內隱無意識和外顯意識加工同時對人類的認知過程起作用。當兩個加工方向一致時,內隱加工的結果與外顯加工結果一致,只有當兩個加工方向不一致、存在競爭的時候,往往內隱加工會取勝[11]。心理學中的很多研究都指出,人們平時意識思維的結果,往往在決策時被忽略,而一些被認為不重要的因素卻成為重要的決策標準。由此可見,在設計中注重產品與潛意識間的交流往往是更重要的,潛意識層面的認知明顯對用戶關于產品的整體認知有著更深刻且不易察覺的影響。將潛意識原理與設計相結合,可以深度挖掘用戶的內隱需求,并順應用戶的行為習慣,可以創造出更易用、更具有深度的產品。而從塑造潛意識出發,依據神經心理學的理論成果,更可以使產品具有一定的行為和認知導向性,從而從倫理的、社會的以及健康的角度出發,創造更大的價值。

2潛意識交互設計方法

目前還沒有關于神經心理學潛意識交互設計的設計原則和方法,更沒有針對影響潛意識而進行的設計實踐,但潛意識并不需要刻意的影響才能產生效用[7],因此一些交互產品影響潛意識的具體案例中,結合神經心理學原理的分析,便可得到切實有效的交互設計方法。以下是根據現有案例總結得出的新潛意識交互設計方法。

2.1習慣養成式的交互設計神經心理學證實,習慣的養成是塑造潛意識的一種典型方式。研究證明,外部或內部刺激作用于人的感官,在神經系統里引起一系列的變化,極易形成一條路徑[12]。用戶一定量的重復性的動作形成了下意識的回路,于是用戶的操作越來越迅速,以至于可以超過思考的速度,此時新的潛意識行為已在用戶腦中形成。如用戶下意識地解鎖手機,邊思考問題邊熟練地操作洗衣機,每到一個特定時間便有堅持跑步的沖動,這些都是重復性行為培養習慣的例證。通過養成習慣而改變用戶的行為和對產品的態度,此類設計手法目前在勸導式設計領域得到了廣泛運用,但作為一個根據心理學原理產生的設計技巧,通過這一方法提高操作效率,增強用戶粘性甚至提高產品競爭力,都得到了十分普遍的運用。

2.1.1習慣養成式的操作方式在交互設計中的應用關于交互設計中的操作習慣,最經典的案例就是Android系統手機與iPhone的實體按鍵區別。Android系統手機的實體按鍵一般有主頁鍵、返回鍵和菜單鍵3個,而蘋果手機只有1個主頁鍵。這種按鍵設置上的不同,使得兩種系統的設備在相同軟件的操作上有很大的分別,因此用戶在兩種設備間的切換,往往需要一定的時間適應不同的操作方式。這種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用戶對不習慣的操作系統的反感和對已習慣的系統的擁護。同樣的設計手法不但可以應用于實體按鍵,其在交互界面操作方式上的應用有著更大的拓展空間。例如,不同公司的類似產品在操作邏輯上的分化,可以作為提高用戶忠誠度,從而成為增強產品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2.1.2習慣養成式的功能設置在交互設計中的應用通過培養用戶的使用習慣來增強用戶體驗和忠誠度,可以提高交互產品的質量。扇貝單詞是一款基于移動端的外語學習軟件,其中的“打卡”功能就是對潛意識交互的一個比較典型的應用,扇貝單詞“打卡”功能界面見圖1。通過“打卡”這一激勵式的操作,用戶更愿意堅持使用,一定時間的規律操作就可以在用戶的腦回路中形成習慣的潛意識,一旦這種習慣形成,用戶就可以不通過任何提醒,完全自發地使用產品。這一功能看似淺顯,但是其效用卻是十分顯著的。通過軟件聯結社交媒體的功能可以看到,此軟件獲得了大量的用戶推廣,使用評價也遠超同類軟件,扇貝單詞在社交軟件中的積極反響見圖2(圖片摘自社交網絡)。

2.2心理預期對話式的交互設計期望式的對話也是通過引導潛意識認知來引導用戶行為的一個重要方法。現代語言學家和心理學家都發現,人類社會存在著很多隱形的規范。比如會自發地和陌生人之間有一個比較標準的距離;在交流中下意識地調整語調音量來引起他人的注意或給其他人表達的機會;不知不覺間使用一些身體語言等[7],這些被語言學家稱作副語言。這些隱藏性的語言一般不會被注意,但是卻對潛意識產生刺激并影響行為。人的潛意識可以精準地捕捉到對方對自己的期待,通過這個原理,在用戶與產品的交互之中便可以對用戶的行為進行適當引導。現在很多交互產品中都廣泛地運用著引導性的對話框,如將鼓勵用戶使用的功能或選項設置高亮或者默認選擇復選框中推薦的選項,通過這樣的手段來表達希望被使用的期望,通過按鈕明暗對比的方式傳遞對用戶的期待,見圖3(圖片摘自微博和behance客戶端)。這種方式在神經心理學潛意識原理中,可以解讀為對用戶期待的有效傳遞。通過視覺、聽覺甚至觸覺及味覺上的巧妙設置,向用戶傳達出“推薦”和“提倡”等潛臺詞。這種避開意識和理性思維,直接與潛意識對話的方式與傳統的說明式引導有著顯著的優勢,這種方式免去了用戶閱讀大量信息的需要,使交互的過程更加輕松順暢,同時所倡導的信息也更易于接受。事實上,神經心理學證明,人們對預期的感知能力十分敏感[7],人們在交互產品上的行為會暗示人們什么樣的行為是“可行的”,而這種行為規范往往會延續到現實生活中,因此某些交互產品的存在就是一種強烈的心理暗示。社交軟件“無秘”的部分使用畫面見圖4,這種應用的定位明顯地鼓勵一種社交行為中帶有爭議的形式,其傾向性和暗示性,在不知不覺中使用戶產生一種特定的行為傾向,改變用戶的行為。雖然交互產品中對預期的體現各不相同,但是這種存在是廣泛的,鑒于其可能產生的影響,交互設計產品功能設置中的傾向性值得注意和利用。

3結語

AlanCooper曾說過,當設計系統對人類生活具有重大影響,交互設計師就會面臨倫理問題[13]。潛意識是人類與生俱來的組成部分,越來越多的實驗證明,潛意識對大腦資源的利用遠比意識多[7]。而廣義的交互定義將能與人產生互動的一切人造物作為設計的對象,必然與潛意識理論產生交叉。在交互中準確把握潛意識理論,對交互中改善用戶體驗,增強交互產品的能力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從設計倫理的角度來講,潛意識這一現象應值得更多的研究和重視。同時,從交互設計的目的出發,如何降低用戶的認知負擔,做到人與工具的合二為一,必將運用潛意識理論的效應和原理。這里談及的潛意識交互設計方法是由現有案例中成功運用潛意識的部分總結得出的,是對神經心理學潛意識的粗淺運用,還有更多的原理和效應有待運用和發掘。

作者:劉柏松 辛向陽 劉源 單位:江南大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涩涩高清无乱码在线观看| 色综合色综合色综合色综合网|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无码| 亚洲变态另类一区二区三区| 玩乡下小处雏女免费视频| 国产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911香蕉视频| 狠狠热免费视频| 四虎成人精品无码| 鸥美一级黄色片| 国产真实乱16部种子| 97人人模人人爽人人少妇| 女的被触手到爽羞羞漫画|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水蜜桃亚洲一二三四在线| 午夜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 日韩激情视频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电影| 波多野结衣电车痴汉| 初尝人妻少妇中文字幕| 色多多视频在线| 国产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丝袜长腿丝袜|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 91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 天堂√在线中文最新版| yy6080影院| 性xxxxx大片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你懂的| 日本高清二三四本2021| 二代妖精免费看|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高清| 亚洲欧美另类精品久久久| 波多野结衣看片| 伊人不卡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院| 精品剧情v国产在线麻豆| 啊灬啊别停灬用力啊老师网站| 菠萝蜜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人妖ts丝丝magnet| 香蕉久久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