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口袋景觀設計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克里斯托弗•諾蘭(ChristopherJohnathanJamesNolan)在《星際穿越》(Interstellar)中提到:“墨菲定律并不是說會有壞事發生,而是說只要有可能,就一定會發生。”數字景觀(DigitalLandscape)發展至今,因為有存在的可能,所以口袋景觀設計表達成為了必然產物。現代景觀在主要來源于設計師思想的同時,人腦對于數字技術(DigitalTechnology)的運用能力亦開始慢慢“侵蝕”著現代景觀。隨著近幾年智能移動設備發展黃金時代的到來,各行業的App在應用商店紛紛上架。數字景觀在順應時代潮流下“催生”出了“口袋景觀設計表達”。口袋景觀設計表達是數字景觀發展至今作為現代風景園林學中一種全新的表達方式應運而生、應需而生,是App時代下的大勢所趨。
1.口袋景觀設計表達和App
口袋景觀設計表達(PocketLandscapeDesignExpression),是筆者在研究中提出的用語,由于當代App和智能移動設備的不斷更新換代和精益求精,完全倚靠安裝在“口袋”中的App完成景觀設計表達已成為現實,直接稱這種景觀設計表達方式為“口袋景觀設計表達”。App(Application),譯作應用程序,常簡稱為應用,廣義上包含計算機桌面、Web、移動設備應用程序,狹義上則特指移動設備應用程序,譬如iOS、Android、WP應用程序等。研究中針對其狹義釋義來論述。
2.口袋景觀設計表達的研究意義
口袋景觀設計表達為景觀專業人士提供更加智能、方便、快捷的由意識到物質的轉化的手段,另一方面為非景觀專業人士提供更加智能、直接、形象的由物質到意識的發散的途徑。口袋景觀設計表達是數字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其為現代景觀帶來的一份“禮物”,是為了締造一個別樣的“可數”、“感官”世界而到來。
3.適用于景觀行業的口袋便攜式工具
3.1App
在建筑科學類專業人士的極力配合下,琳瑯滿目的App商店中出現了許多針對性和專業性極強的優秀應用,有適合景觀建筑的BIMx,適合景觀城市的AirPanoTravlBook,適合景觀植物的LandscapersCompanion,適合地理分析的LivingEarth等。以下只介紹FormIt360、Enlight、Procreate等。FormIt360,由Autodesk公司出品,相對于123DDesign,其更接近于PC(PersonalComputer)端景觀常用建模軟件SketchUp——雖不同公司出品,但它們的建模原理大同小異,能熟練駕馭PC端SketchUp的專業人士對于FormIt360的掌控沒有難度。目前來看,其作為app的三維建模功能是屈指可數,但與SketchUp相比,仍有很多不足之處,最大的障礙是對于異形體的制作,主要歸因于App版不能安裝插件,但對于稍顯簡單些的異形體可使用一些建模技巧來完成。Enlight,綜合了現市面上大部分圖像后期app的優勢。最新版本的Enlight可存儲無損壓縮的PNG格式和無損壓縮且有EXIF(在JPEG格式頭部插入了拍攝時的光圈、焦距、日期時間等數碼照片的信息的一種圖像文件格式)的TIFF格式,而且其還能保存會話(將圖像后期制作步驟流程保存下來)。另,其強大的蒙板、合成、恢復等功能亦顯示出了其作為圖像后期app的專業性。Procreate,榮獲2013Apple最佳設計獎,專為iPad設計,是一款功能強大、界面直觀的數字繪圖App。其擁有120種簡單易用的畫筆、高級圖層混合、64位性能以及功能強大的畫筆引擎,可做到全真模擬真實繪圖工具。其可記錄圖像編輯的整個流程,并可視頻形式導出。同時,其具有基本的圖像后期功能,可導出為分圖層的原生Procreate文件、PS特有的PSD、帶透明通道的PNG和市面上常見的JPG。
3.2智能移動設備
研究中,為保證制作精度,筆者使用的是iPadpro和ApplePencil。iPadpro是時下配置級別較高的智能移動設備,在運行相關App時幾乎不會出現卡頓現象;另一主要原因是其為IOS系統,對市面上的相關景觀App全部支持。ApplePencil在iPadpro上是當今電容筆中最像筆的“筆”,可模擬真實筆觸。
4.案例解析
4.1《金門大橋》
《金門大橋》的制作是在完全脫離PC端的條件下完成,用到的app是FormIt360和Enlight——FormIt360用來三維建模,取代PC端SketchUp的功能;Enlight用來圖像后期,取代PC端PS的功能。對于一般方體的制作,FormIt360同PC端SketchUp有些類似,亦是倚靠推拉來完成。在首次使用FormIt360時,遇到的主要問題基本是手控和筆控建模的習慣問題。譬如,PC端SketchUp可視模型最大化的快捷鍵是Shift+Z,而FormIt360的快捷方式是雙手指迅速連續觸屏完成;在推拉形體時,SketchUp是鼠標左鍵放到面上按住鼠標左鍵不動推拉,在右下角的數值框中輸入具體數值完成精準推拉,而FormIt360是用手指或筆放到需要推拉的面上拖動,松開,在出現的數值框中輸入數值完成精準推拉。在可視化方面,FormIt360顯示出其較PC端之優勢(在整個操作過程中,制作者可直接碰觸虛擬(VR)模型),但在圖像導出方面不敢恭維(在完成《金門大橋》時采用的是iPadpro自帶的截圖功能,比FormIt360導出圖像相對清晰)。在Enlight中打開在FormIt360中導出的JPG文件(或智能移動設備屏幕截圖),按輔助線修整裁剪圖像,然后再按需達到的效果調整或合成圖像。需注意的是,在完成每一項操作后,一旦點“√”,此項便不能退回修改,保存會話只是對每一大項操作流程進行保存,所以需謹慎操作。
《金門大橋》的制作,筆者發現App中可實現零誤差建模,可參照二維圖像進行三維模型制作,從而可將工程項目的數據信息嵌入到三維模型之中,實現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和LIM(LandscapeInformationModeling)模型的制作。雖較PC端而言談不上材質渲染,但App可做到基本的材質賦予,所以App非常適合景觀(建筑)三維分析圖的制作。同PC端SketchUp類似,App可調整建模風格,即通過對線型等的調整實現多種理想風格,保證最終導出圖像的美觀。不管是FormIt360還是123DDesign等其他三維建模App,目前一個共同的弊病就是在最終圖像輸出上不能做到像Enlight等二維后期App那樣強大,現亟待解決的問題是在圖像輸出的分辨率上。在圖像后期App中,Enlight現已做得較突出,但較PC端PS還相去甚遠。時下Adobe公司已推出App簡化版PS之PhotoshopFix和PhotoshopMix,與PC端PhotoshopCC可進行數據共享,支持iPadPro專用的ApplePencil,在《金門大橋》制作中未使用到,就其功能介紹應較Enlight更加專業,更接近PC端PS,還望進一步深究。
4.2《中國•上海》
《中國•上海》的制作是iPadpro結合Thinkpad完成,是智能移動設備和PC端結合的作品,用到的app有Procreate、Enlight和ReverseVid,用到的PC端軟件有PS和AfterEffets(簡稱AE),用到的主要素材是使用iPhone6s在上海外灘拍攝的一幅城市天際線攝影,最終達到的效果是城市延時攝影。作品中,最大的亮點是由app完成的從一張白紙到彩色鉛筆手繪稿的形成過程,在PC端完成這樣一組動畫在當今已很常見,完全倚靠app是當代數字技術進步的結果。在Enlight中將上海天際線攝影后期得到一張理想的日景圖像,導入至Procreate中,用Applepencil在iPadpro上緩慢勻速勾勒出天際線外輪廓,再通過分享導出動畫,完全體現出app制作動畫的智能優越性。勾勒逆轉是通過ReverseVid(專門逆轉視頻文件的app)完成的——此過程在PC端AE中亦很容易完成,但在現代景觀中由于PC端AE的過于專業性使得其應用并不是很廣泛。素描擦出效果的制作與上之類似,只不過使用的是橡皮擦擦除,在此不贅述。片頭與片尾的制作、各片段的合成、整體色調的把控、鏡頭光暈的制作、輪船發生位移、配樂的準確合成等均在PC端軟件中完成。《中國•上海》的制作,起初希望的是能完全脫離PC端,只倚靠app完成,研究中發現,雖可能會實現,但質量會很明顯下降,問題主要在于最終效果的整合上,于是選擇了app結合PC端軟件來完成。總體來看,App在制作單個鏡頭中較PC端有時會顯得更加簡潔,在制作時間上亦有明顯優勢。綜上,在景觀(建筑)動畫制作上,景觀專業人士在配合App的開發中需要走的路還有些長。
4.3雜記現代景觀的發展
從某種程度上可理解為數字技術在助力風景園林藝術之發展,于是有了時下的“數字景觀”。在數字景觀中孕育而出的口袋景觀決定了其同時擁有技術性和藝術性。使用iPhone6s拍攝的作品利用Enlight處理前后的對比(取景地點:泰國•曼谷)。筆者將App在現代景觀中的應用發揮只是滄海一粟——只是針對App在現代景觀感官方面做出的部分具體研究,而在風景園林分析評價與參數化設計等方面有待深入實踐——在風景園林數據分析上,相關App已有意或不經意地在“闖入”現代景觀中,已經或將為風景園林的量化做出突出貢獻。
5.結語
口袋景觀的存在與發展依托于現代景觀的存在與發展。如果說現代景觀是基于生態、空間、文化、功能之間的“耦合”存在與發展[2],那么口袋景觀就是基于這種耦合關系的“虛擬”存在與發展。雖只有短短幾年悄悄發展時間,但口袋景觀設計表達實現了現代景觀由感性到理性的轉變,由理性到感性的“蒸騰”。身為景觀人士,無不期待數字技術究竟會給數字景觀帶來何種更甚之變革——“只要有可能,就一定會發生。”
參考文獻:
[1]成玉寧,李哲,周聰惠,徐寧.數字技術助力風景園林藝術[J].國際學術動態,2016,(03):13-14.
[2]成玉寧,袁旸洋.當代科學技術背景下的風景園林學[J].風景園林,2015,(07):15-19.
[3]劉頌,章舒雯.數字景觀技術研究進展——國際數字景觀大會發展概述[J].中國園林,2015,(02):45-50.
[4]劉頌.數字景觀的緣起、發展與應對[J].園林,2015,(10):12-15.
[5]何春坡.App時代下的數字景觀[J].中國林業產業,2016,(10):98-99.
作者:何春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