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折彎設備性能與工藝設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背景介紹
機床行業迅猛發展,尤其是近幾年來,我國汽車工業與鐵路工程的迅速發展,使機床行業市場更加旺盛。在過去幾年中,鈑金加工業在機床和模具方面出現了多項技術進步,如今機床可以沖壓、切割和彎曲,而且速度和精度超出了人們的預想。然而,無論新技術多么先進,鈑金加工廠的折彎工序都會遭遇一些問題,甚至連最先進的工廠也不能幸免。在鈑金企業中,鈑金的折彎成型至關重要,它決定著產品的質量和品位,決定著焊接工序作業人員的工作效率和作業強度。這些問題雖不能歸咎于某一個原因,公司卻可以進行多方面的改進,這些改進有助于縮短冗長的準備時間、提高效率和增強綜合生產能力。
2實施過程
2.1當前問題及實施意義對于這至關重要的工序,不僅僅是生產操作,還有一個最關鍵方面就是折彎工藝的設計。尤其是對于一些員工相對年輕的企業來說,經驗相對較少,對現場設備知識了解的不是很透徹,因而在制作工藝時,展開的數據會在折彎工序中出現一些不合理的情況:(1)鈑金件和機床干涉不能折彎;(2)鈑金件和刀具干涉不能折彎;(3)鈑金件的厚度和鈑金件的長度,設備的壓力不足,導致不能折彎。以上這些問題不僅給折彎工序的人員工作帶來了麻煩,也給工藝設計人員的思想和工作造成了困擾,同時還給企業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損失。為了能充分體現“制造精品輔機”的方針,我們要加強了解并學習折彎設備的相關知識,根據企業已有的設備性能,設計出適合企業獨有的、合理的產品工藝,以減少折彎方面的不合理狀況,同時改善并提高焊接的工作效率,降低工作的強度。這項工作的開展,對企業生產制作方面的意義重大。
2.2主要目標及考核指標(1)熟悉并掌握折彎成型設備性能;(2)工藝設計不合理導致的廢品,廢品率降低15%;(3)提高員工作業效率,提高產品的質量和品味;(4)掌握折彎設備知識,提升人員作業效率。人員效率提升23%;(5)設計合理的產品工藝,減少焊接作業的變形,提升產品質量。產品質量提升12%。
2.3實施內容及過程
2.3.1了解成型作業人員的困難和解決方法(1)共計折彎5刀,4刀向內,1刀向外,且總長是2667.7mm,高度是385mm,大于機床側板間距,給折彎過程帶來困難。此時應參考機床側板間距和喉口范圍內容。(2)小于夾具尺寸內的盒子折彎,高度大于30mm不能折彎。(3)5mm的鈑金折彎,長度大于800以上,機床壓力不夠。(4)孔距折彎邊近,易變形。此時應展開尺寸≥折彎線距孔邊兩倍的板厚。(5)折彎包邊,直角在折彎發生干涉。此時應折彎包邊需要給被包邊的直角倒R3圓角。(6)外折,邊過高和機床下部干涉。此時應保證外折邊的高度應該<100mm。(7)一側折彎,機床壓力不夠,報警。建議5mm的件不要在頂端折彎。(8)斜邊距離折彎邊過近,滑刀,不能折起。此時需要開開工藝豁口。(9)折彎邊是斜邊,后擋料無法定位。此時需要增加工藝擋斜邊。(10)折彎邊大于700后擋料無法頂住折彎。此時采取劃線折彎。
2.3.2折彎成型基本原理上模為凸模,下模為凹模,鈑金通過后定位固定后,上模下壓,成形完成。
2.3.3熟悉折彎加工順序的基本原則(1)由內到外進行折彎;(2)由小到大進行折彎;(3)先折彎特殊形狀,再折彎一般形狀;(4)前工序成型后對后工序不在產生影響或干涉。
2.3.4掌握工藝展開時與機床相關的尺寸文章分別對新HDS-8025NT、舊HDS-8025NT、江蘇金方圓、RG-100四種折彎機床進行比較分析:(1)壓力能力:最大為RG-100折彎機床1000KN,最小為新/舊HDS-8025NT折彎機床784KN;折彎長度:最大為RG-100折彎機床3000mm,最小為新/舊HDS-8025NT折彎機床2520mm;行程長度:統一為200mm;夾具間距:統一為50mm;喉深高度:最大為新HDS-8025NT折彎機床450mm,最小為江蘇金方圓折彎機床280mm;喉長度:最大為新HDS-8025NT折彎機床410mm,最小為江蘇金方圓折彎機床935mm;機床喉部內側長度:最大為江蘇金方圓折彎機床2580mm,最小為新/舊HDS-8025NT折彎機床2200mm;后擋料距邊的距離:最大為新HDS-8025NT折彎機床250mm、最小為江蘇金方圓折彎機床130mm;下模高度:統一為50mm;后擋料最大行程:最大為新/舊HDS-8025NT折彎機床700mm,最小為江蘇金方圓折彎機床480mm。(2)適合板材范圍:江蘇金方圓折彎機床為≤5mm,其他三種機床均為≤3mm。
2.3.5模具的組成(圖1)及不同板厚選擇不同大小的模具V槽板厚t=0.5~2.6,下模V=6t;板厚t=5.0-8.0,下模V=8t
3主要關鍵技術的突破和創新情況
3.1管理改善(1)為工藝設計人員的培訓,制定了標準化的培訓報告;(2)將展開常見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圖文匯總,并提出了針對性的解決措施。
3.2技術突破(1)系統掌握了折彎設備相關知識,為工藝展開奠定基礎;(2)能夠準確的判定拆分鈑金件是否能折彎,使產品工藝設計合理化。
3.3創新情況完成《折彎設備知識和模具種類》的報告編制。4結束語合理設計展開工藝之后,統計廢品率計劃值2,實際完成值3.5,當前指標值0.7;工作效率提升率計劃值5%,實際完成值8%,當前指標值3%。結果表明,工藝展開合理,通過對軟件的使用,設置和問題總結,改善,對公司的整體工作效率提升約40%。
作者:丁菲菲 劉紅 周潔 單位:寧夏共享機床輔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