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論新時代統一戰線思想的儒學意蘊范文

論新時代統一戰線思想的儒學意蘊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論新時代統一戰線思想的儒學意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論新時代統一戰線思想的儒學意蘊

摘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統一戰線在不同歷史時期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新時代統一戰線工作中,要發揮優秀儒家文化的引領作用,把儒家仁愛思想、家國觀念、和合理念、大一統論以及儒家追求的理想社會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統戰思想充分結合起來。

關鍵詞:統一戰線思想;儒學意蘊;新時代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文化已深入到每一位華人的內心深處,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稱之為“中華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的血脈”和“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所有中華兒女內心的精神源頭,同樣也為世界上所有華人提供了“精神家園”。不可否認,中華傳統文化雖由儒釋道組成,但主線是儒家學說。在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國統一戰線工作之所以不斷成熟和發展,在于其不僅具有深刻的時代背景、鮮明的時代特征,也具有豐富的儒學意蘊。

一、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新時代統一戰線的指導思想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統一戰線始終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馬克思恩格斯奠定了無產階級統一戰線的理論基礎。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統一戰線取得了輝煌成就,歷經幾代中國共產黨人的不斷實踐和總結、繼承與創新,統戰理論不斷完善,形成了統一戰線思想、鄧小平統一戰線理論等統戰理論。理論是時代的先導,新時代呼喚新理論。黨的報告科學判斷了黨和國家發展所處的歷史方位,明確指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時代統一戰線必須有新的指導思想為引領。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也是新時代統一戰線的根本指導思想。

二、新時代統一戰線思想的儒學意蘊

(一)儒家思想與新時代愛國主義統一戰線1.儒家“仁愛”思想與新時代愛國主義“仁”是儒家學說的核心。“樊遲問仁。子曰:‘愛人’。”怎樣去愛人呢?孔子回答說:“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儒家認為做到“仁”“愛人”就要從對父母的孝、兄弟的悌、朋友的信入手,然后再把這種對最親近人的愛的道德情感推及到社會中的一切人際關系,達到“泛愛眾”。儒家“仁愛”思想從愛親人延伸到愛國家、愛社會、愛他人、愛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進而賦予更高的道德情感,把自身的愛與責任、與家、與國結合起來。宋朝理學家張載《西銘》中講到:“民吾同胞,物吾與也”。“民胞物與”這句話的哲學基礎就是儒家“萬物一體”“天人合一”的思想。“民胞物與”的態度就是“仁愛”思想的態度,用“仁愛”思想來看待和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國家、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那就一切都會和諧,就會變得更加的溫情和富有道德情感。由于文化的認同,我國各族人民都把自己認同為中華民族的一員,都把中華文化作為自己的魂和根,都認為自己是炎黃子孫。通過文化認同、祖宗祭拜,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愫最終凝結成一種深沉的愛國主義意識,這種“仁愛”精神對整個中華民族的感召力、凝聚力的實現具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并且可以轉化成具體的愛國行動。儒家以“仁愛”為核心的倫理價值觀重視個人對家庭、社會、國家和民族的責任義務,個人離不開集體,離不開國家和社會,個人價值的實現離不開國家社會的認可,個人的發展要融入到社會發展中;重視集體的作用,提倡國家民族利益高于個人利益、社會優先于個人,主張個人與社會協調發展,個人價值的實現離不開國家、民族、社會的支持和幫助。這種倫理價值觀有利于愛國主義精神的培養,有助于中華民族的團結和愛國統一戰線的形成。新時代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既承接著歷史上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又吸納著鮮活的時代精神,內涵更加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新時代愛國主義的主題,愛國主義與擁護祖國統一是一致的,愛國主義與愛社會主義是一致的。新時代的愛國主義體現了每一位中華兒女對自己祖國的深厚感情,反映了個人對祖國的依存關系,是對自己國家、民族和文化的認同感、歸屬感、尊嚴感與榮譽感的統一。把儒家“仁愛”精神的內核、實質與愛國主義的民族精神相結合,不僅可以充分調動一切社會力量加入到實現“兩個一百年”、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行動中去,而且可以為當代中華民族的團結與凝聚提供理論認同和理論支撐。2.儒家思想的“家”“國”觀念與新時代愛國統一戰線儒家經典《大學》提出“齊家治國平天下、家齊而后國治”的思想,由此看出儒家主張家國一體,家國同構。家是小國,國是大家,齊家與治國是統一的,把齊家視為治國的出發點,每一個家庭關系和諧了,整個國家才會更美好。我國歷代知識分子特別是儒家知識分子都具有一種家國情懷,家國情懷也是儒家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基本內涵就是家國同構的共同體意識,沒有國就不會有家。此外儒家把對父母的“孝”與對國的“忠”統一起來,“孝”是“忠”的基礎。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一個正人君子,只要做到了孝悌,便會遵從道德,也會忠于自己的國家。在家與國的關系上,儒家主張先國后家,這種重視個人對社會、對民族責任的文化傳統,千百年來成為中華兒女尊祟的人生價值準則。“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位卑未敢忘憂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等這些千古名句正是這種愛國價值觀的體現。儒家文化的“家”“國”觀念,使個人對國家產生責任感和歸屬感,愛國愛家不僅是自己的責任,更是一種感情的歸屬。在情感的驅動下,形成為中華民族復興而奮斗的向心力與凝聚力,這有利于形成愛國統一戰線、有利于祖國統一。3.儒家思想的“和合”理念與新時代愛國統一戰線“和”是儒家優秀文化的核心之一,儒家文化中的“和合”思想非常豐富。《論語》中既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四海之內皆兄弟”的道德法度,更有“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的精辟闡述,把“和合”思想提升為古代君王治國理政的最高準則。《禮記•中庸》提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將“和合”思想蘊含的和順、和暢、和美等意義指向全人類并推及整個宇宙自然。董仲舒在總結前人思想觀點的基礎上,系統地提出并闡釋了“天人之際,合而為一”的哲學理念,使“和合”思想由人倫自然范疇走向意識形態層面,從此,“和合”思想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特有的人文標識和價值追求,備受歷朝歷代政治家推崇和思想家青睞。儒家“和合”思想對新時代統戰工作的啟示歸結起來就是和諧統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完成的,需要所有中華兒女的不懈奮斗,這就需要整合所有的社會力量,特別是調動所有的社會力量來共同奮斗。統一戰線工作的目的就是整合所有的力量來完成這一偉大目標。黨的報告指出:“要高舉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旗幟,牢牢把握大團結大聯合的主題,堅持一致性和多樣性統一,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指出:“人心向背、力量對比決定事業成敗”。結合儒家“和合”思想,新時代“和諧統戰”要處理好五種關系:政黨關系、民族關系、宗教關系、階層關系、海外關系。在新時代,只有處理好這五種關系,才能畫好同心圓,讓廣大人民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能贏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勝利;才能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二)儒家理想社會與新時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有機契合儒家經典著作中介紹了兩種層次的理想社會,即“小康社會”和“大同社會”。《詩經》講到:“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意思是說,老百姓終日勞作不止,最大的愿望就是稍微過上安康的生活。《孟子》中也講到了百姓心目中的小康生活狀態:“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大同”作為一種更高的理想社會模式,《禮記•禮運》一書中對之作了比較系統的描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在儒家的理想社會中,小康與大同分屬理想社會的兩個不同發展階段。小康社會是理想社會的初級階段,大同社會則是儒家理想社會的高級階段。小康社會追求的是在滿足基本生活需要之后,還要有基本的孝悌教育,可謂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共同建設;大同社會中的天下為公的思想把社會狀態上升到更高的高度,儒家崇尚的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是一個平均、安定、和諧的社會。黨的報告強調指出:“全黨同志一定要永遠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統一戰線思想立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歷史階段,是對黨的統一戰線理論的極大豐富和發展。2020年我國小康社會的全面建成,完成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對小康社會的向往,新時代的目標真正契合并踐行了儒家所追求的理想社會。

(三)儒家“大一統”的國家觀大一統思想是中華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大一統”一詞始見于《春秋•公羊傳》。《春秋經》開篇首句就是:“(魯隱公)元年,春,王正月”。對此,《公羊傳》解釋道:“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歲之始也。王者孰謂?謂文王也。曷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這里所說的“大一統”,指的是春秋時期諸侯一律聽命于周天子。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孔子認為,國家要做到和諧有序,就必須有統一的指揮,其命令要來自以天子,而非來自以諸侯和大夫。儒家極力推崇國家政權統一、民族團結。孟子回答梁襄王“天下惡乎定”的提問時,給出的建議是“定于一”,意思是天下的安定在于統一。荀子也提出過“天下為一”“四海之內若一家”的統一觀點。在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發展史上,經濟的發展和國家的強大多依托于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大一統觀念是中華民族大團結的思想基礎,也是中華文化的永恒主題之一。我國自西漢時期形成大一統思維后,大一統觀念逐漸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并長期影響著每一個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民族心理。在中國歷史上,不管是割據時期,還是統一時期,各個封建政權無不以大一統思想作為行動的指南,無不以國家統一大業作為首要任務。在黨的報告中強調,堅持“一國兩制”,推進祖國統一。儒家思想的“大一統”論,對于新時代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具有深刻的現實指導意義。

作者:任廣峻 單位:濟寧市委黨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交换韩国伦理片| 国产日韩欧美视频在线|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看线人| 欧洲乱码伦视频免费| 亚洲经典在线中文字幕| 精品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代蜜桃| 波多野结衣一级片| 八戒八戒www观看在线| 中文字幕电影资源网站大全| 樱花草在线社区www韩国| 亚洲第九十七页| 看欧美黄色大片| 同性女女黄h片在线播放| 青青青青青免精品视频| 国产浮力影院第一页| 777色淫网站女女| 在线观看免费午夜大片| 一个人看的www在线观看免费| 扒美女内裤摸她的机机| 久久国产乱子伦免费精品| 欧洲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高清ww| 爱豆传媒在线视频观看网站入口 |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国产www| 蜜桃成熟时仙子| 国产在线观看91精品一区| 亚洲色图15p| 精品97国产免费人成视频| 欧美在线精品永久免费播放| 亚洲综合亚洲国产尤物| 福利免费在线观看| 午夜激情电影在线观看| 老子影院在线观看|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 青青草国产免费久久久91| 国产成人www免费人成看片| 四虎免费影院ww4164h|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69视频在线是免费观看| 国模无码视频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