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廣電網絡發展的問題及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內蒙古畫報》2014年第4期
【內容摘要】廣電網絡從原來的事業管理轉變為企業管理,在這個過程中不可避免地產生許多問題。本文對內蒙古廣電網絡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廣電網絡;三網融合;服務理念
為適應國家及內蒙古自治區網絡時代、社會發展的需要,2001年8月8日內蒙古廣播電視信息網絡有限公司由國家廣電總局和自治區政府批準成立,主要負責內蒙古自治區范圍內的廣播電視網絡業務,兼營寬帶網絡運營等相關業務的現代化文化企業。內蒙古廣電網絡16年以來在主流文化的傳遞以及滿足內蒙古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方面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內蒙古廣電網絡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信息時代的蓬勃發展,廣電業務的內容不再單一,服務也不再單一,特別是國家不斷推動電信網、廣播電視網、互聯網三網融合。三網融合從1998年首次提出,2010年1月國務院出臺了《推進三網融合的總體方案》(國發〔2010〕5號),明確提出了國家三網融合的工作目標。它涉及的內容更寬泛,承載的業務日益增多。包括諸如語音、數據、廣播電視、信息服務、互動廣告等增值業務,隨著業務的增多也不斷出現一系列新的問題,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一)廣電網絡建設缺乏健全的制度體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是社會的基本矛盾,貫穿在社會的每一個領域每一個環節中,企業的發展當中也存在著這一矛盾,因而企業的發展中也必須解決這一矛盾,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制度體系也必須隨著企業的發展進行相應的調整。
(二)廣電缺乏高素質高技術水平人才隊伍。內蒙古廣電公司在9個地級市、3個盟;21個市轄區、11個縣級市、17個縣、49個旗、3個自治旗,建立了12個盟市分公司及39個二級分公司,員工將近3000人。1974年中國有了有線電視,隨著電視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各國也嘗試有線電視往數字電視的轉換和改制,我國也不例外,但改制后數字電視的編碼和調制技術跟傳統的有線電視的系統、業務不同,有些老員工的知識、技能跟不上新的業務要求,這也是阻礙廣播電視網絡系統建設發展的屏障。
(三)廣電網絡需要資金的支持。廣電網絡改制前是由國家財政撥款,改制后自負盈虧,對企業發展不僅是動力也是壓力。例如廣電的網絡線路一般都裸露在空氣中,常年風吹雨打很容易風化損壞,不僅給傳送網絡信息埋下了隱患,而且不斷更換新線路制造了很多額外的支出,而這一支出方面國家沒有穩定的相應的撥款。
(四)亟待實現廣播電視城鄉均等化。我國政府近幾年重視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2017年1月23日正式印發了“十三五”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劃的通知,其中廣播電視的均等化是最重要的一環,內蒙古自治區位于我國最北方,東西直線距離2400公里,內蒙古的最東邊和最西邊時間相差近兩小時,面積占中國的12.3%。目前,廣電光纜干線達到了12471公里,光機站122個,成為全國線路長度最長的省級廣播電視光纜干線,廣電網絡建設基本完成,但因為線路等問題導致輸送信號上參差不齊情況依然存在,廣播電視均等化遠沒有實現。
二、內蒙古廣電網絡的建設對策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三網融合的深入,廣電網絡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在這樣的挑戰和機遇面前怎樣轉型是必須解決的問題。
(一)深化企業改革,完善制度。截至2012年6月底,我國網民規模達到5.38億,互聯網普及率攀升至39.9%,其中通過手機接入互聯網的網民數量達到3.88億,手機超越臺式電腦成為中國網民第一大上網終端。我國擁有IPv4地址數量為3.3億,IPv6地址12499塊/32,全球排名第3位。我國域名總數為873萬個,其中.CN域名總數398萬,占比為45.6%,網站總數為250萬個。互聯網絡業務主要有信息獲取、商務交易、交流溝通、網絡娛樂等。互聯網已廣泛滲透到國民經濟各個行業和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到2014年12月底為止,內蒙古的網民規模已達到1142萬,收看網絡電視的用戶達到了300萬戶,享用人數的猛增也帶來了管理上的難題,建立與時代相適應的企業管理制度,制定轉型時期可行的網絡升級方案,完善企業內部人員、企業與用戶交流溝通的平臺和規章制度。
(二)樹立“以人為本、客戶至上”的服務理念。本著“以人為本、客戶至上”的服務理念,內蒙古廣電公司成立以來在業務、售后、維修方面設立了流水式的服務體系。開通了96066客服服務電話,但在售后、維修等方面還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雖然已經有“以人為本、客戶至上”服務理念,可是實際的實踐中還存在服務不周到的地方,需要提高服務質量,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
(三)建立一支高技術水平的人才隊伍。創新是引領企業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依靠的是人才,隨著廣電體制改革的深入,信息時代的發展,很多員工所擁有的知識、技能、服務理念已跟不上時展需求,必須引進高素質、高技術人才,擴充企業發展的力量,同時對原有的工作人員進行系統的培訓,加強移動電視、手機電視、互聯網知識、計算機應用知識的學習。
(四)建設雙向網絡提高廣電網絡核心競爭力,業務要多元化。第一,提高廣播電視網絡覆蓋面。第二,建立流水線式的服務流程,在首府、各盟市所在地服務流程還比較規范,但在旗縣以下的地方業務受理、業務開通、售后維修等環節還不是很規范。上級公司對基層缺乏實際的了解,服務要求與用戶需求脫節的情況存在。第三,積極推進網絡雙向化。廣電光纜干線達到了12471公里,已經基本上滿足了內蒙古各族人民觀看數字電視的要求。現在內蒙古廣電傳輸八十多套數字電視節目,同時利用數字電視平臺開展了很多的業務,但核心競爭力的業務開展比較緩慢,例如雙向互動電視節目即如點播、時移、數據等還很落后,還是處在被動的看電視的單向收看的階段。第四,滿足用戶的個性化要求。2004年開始,內蒙古廣電公司與中國電信合作共同開展了寬帶業務,用戶買一個機頂盒,就可以實現看電視、上網的雙重功能,省去了重新弄網線的麻煩,但寬帶的信號不是很好,應該進一步加強網絡優化和覆蓋。例如設置像移動公司的流量一樣不同的寬帶兆數,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流量需求自由選擇。完善自主付費渠道,例如用支付寶、微信等方式進行付費,應用和推廣這樣的付費方式對于住在偏遠地區的牧民、農民是非常有益的。
三、結語
總而言之,內蒙古的廣電網絡建設處在發展中,在發展中會出現新的問題,新的難題,要針對出現的新問題采取具體問題具體處理的原則,不斷完善管理制度,服務理念,提高業務水平,增強核心競爭力,提高專業人才的技術水平和綜合素質,更好地為內蒙古的各族人民服務,滿足他們的精神文化需求,為建設民族文化大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李大珊,梁躍等.廣播電視網絡在三網融合中的對策研究[J].中國信息界,2012,2
[2]楊杰,楊威.關于有線電視網絡雙向化改造的思考[J].廣播電視信息,2007,9:32~34
作者:崔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