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雷達電磁輻射測量方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海洋技術學報》2016年第二期
摘要:
X波段測波雷達在海洋觀測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但其電磁輻射帶來的影響也愈發值得關注。通過對X波段雷達工作特點進行分析,提出了使用頻譜分析儀和對數周期天線組成測量系統的電磁輻射測試方案。參照國家標準對國家海洋局南澳、遮浪海洋環境監測站的X波段測波雷達電磁輻射功率密度進行了測量和分析,結果表明:X波段測波雷達對環境危害小,對公眾安全性好。同時解釋了短時曝露限值的含義,提出了要加強員工安全教育的建議。
關鍵詞:
X波段測波雷達;電磁輻射測量;功率密度;頻譜分析儀
X波段測波雷達是一種基于船用X波段導航雷達,利用海面回波圖像分析波浪參數的遙感觀測設備[1]。X波段測波雷達支持多個廠家不同型號的X波段雷達,以國家海洋局引進MIROS公司的WAVEX系統為例,其中X波段雷達使用的谷野雷達型號為FR-2127BB,天線型號為XN24AF,其主要參數如表1所示。該雷達發射功率較高,其瞬時功率可達到25kW,在波浪觀測時一般為連續工作,因此其電磁輻射對人存在一定危險性,有必要對其輻射強度開展現場測量和分析。
1電磁輻射測量原理
在電磁輻射測量中,通常用功率密度來衡量電磁輻射的強弱。功率密度是描述單位時間內通過單位面積的電磁波能量的物理量,它是無線電計量中的一個重要參數[2]。要完成對X波段測波雷達電磁輻射的測量,需要根據其工作特點對測量儀器進行對比選型并使用合理的計算方法,從而獲得其功率密度。
1.1儀器選型測量電磁輻射通常采用場強儀,但由于場強儀沒有頻率信息,在周邊有其他設備時不容易判斷輻射來源和占用頻段。頻譜儀可以用來測量所需頻段的頻譜信息,在進行測量時配以相應頻段的天線便可組成測試系統。頻譜儀優點在于能夠直接對某一頻段的信號進行測量,從而避免其它頻段干擾信號帶來的影響。測量設備選用Agilent公司生產的N9918A[3]型頻譜儀;選用德國Annoni公司生產的HyperLog60100型對數周期天線,該天線在出廠時已經過專業校準,其天線頻率與天線系數[4]的對應關系如表2所示。天線與頻譜儀的連接饋線選用1m長專用射頻電纜,經測試可知其在X波段雷達工作頻段的線纜損耗約為0dB。
1.2計算方法
1.2.1X波段雷達輸出的峰值功率與平均功率由雷達原理可知,雷達發射機的輸出功率可分為峰值功率Pt和平均功率Pav,二者關系。
1.2.2頻譜儀測量值與功率密度的關系頻譜儀對信號的測量數值以功率(單位:dBm)或電壓(單位:dBuV)的形式給出,若想獲得對功率密度的測量結果,需要進行一定的公式換算和推導[6-7],其過程如下(各物理量的單位以下標形式給出):
2環境輻射分析
2.1環境控制限值2014年9月國家環境保護部和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了GB8702-2014“電磁環境控制限值”,代替GB8702-88“電磁輻射防護規定”和GB9175-88“環境電磁波衛生標準”。雖然舊標準中“適用于一切人群經常居住和活動場所的環境電磁輻射”[9-10]改為“公眾曝露”[11],但是一般認為該限值規定的是居民區、學校、企事業單位等區域的電磁輻射限值。X波段導航雷達工作頻率9410MHz,新標準中該頻段的控制限值計算方法如表3所示,經計算得出其限值為1.25W/m2,由新標準中的定義可知,該限值是任意6min內的方均根值。此外,對于脈沖電磁波,其功率密度的瞬時峰值不應超過表3中所列限制的1000倍。對于X波段雷達,其峰值功率密度限制為1250W/m2。
2.2現場測量
2.2.1南澳海洋站測量結果南澳海洋站X波段雷達架設在海洋站的樓頂,氣象觀測場緊鄰雷達,雷達天線高度與人體高度相仿,雷達安裝位置和其中一個測量點位置如圖1(a)。由于測試設備與雷達距離較近,為防止突發強信號對設備造成損壞,關閉了前置放大器功能,此時頻譜儀的噪底為-70dBm,將頻譜儀的檢波方式設置為RMS(方均根值)。經測試,確定將中心頻率設置為9410MHz,經過20min的測量后頻譜儀的頻譜及讀數已基本沒有變化,由圖1(b)可知其平均功率為-37.4dBm,結合表2和公式可知,其平均功率密度和峰值功率密度分別為6.166×10-4W/m2和2.88W/m2。
2.2.2遮浪海洋站測量結果該站測波雷達安裝位置距地面不小于10m,現場的一個測量點在距離雷達位置約36m,測量天線高度與正常人身高一致,約1.7~1.8m。由于測試設備與雷達距離比較遠,為保證測量信號不會淹沒在噪聲中,打開了前置放大器功能,此時頻譜儀的噪底為-95dBm,頻譜儀的檢波方式仍設置為RMS方式。經測試,確定將中心頻率設置為9380MHz,經過20min的測量后頻譜儀的頻譜及讀數已基本沒有變化,由圖2(b)可知其平均功率為-46.37dBm,結合表3和公式可知其平均功率密度和峰值功率密度分別為7.7625×10-5W/m2和0.363W/m2。
2.3長期照射安全性分析從以上兩個海洋站實際測量的結果看,在測量點處X波段測波雷達信號的平均功率密度和峰值功率密度均遠低于國家標準。這可能與大部分人的認識有所不同,造成這一現象有以下兩個原因:(1)X波段測波雷達可以設置掃描范圍。南澳站測波雷達設置了朝向海面的一側發射信號,在雷達朝向觀測場一側時雷達發射機是不工作的;在海面一側由于無遮擋,因此也沒有近距離強反射信號,所以造成測試點雷達信號很弱,幾乎測不到,測得的通道功率值大部分來自于帶內噪聲功率。(2)X波段測波雷達具有很好的方向性。X波段雷達天線的垂直波束寬度只有20°。遮浪海洋站的X波段雷達安裝在支架上,距離地面不低于10m,測試時所用的對數周期天線雖然架設高度與人體高度一致,但仍不在雷達主波束輻射范圍以內,雖然頻譜儀可監測到雷達信號,但其輻射功率很低。人員在雷達所在地點周邊活動不會受到雷達輻射危害。
3短時強輻射分析
3.1短時照射輻射限值從強電磁輻射設備旁經過或者短時間滯留,會受到短時間強輻射,超過一定限值時會直接造成傷害。對于短時間輻射情況,國際上最具權威性的標準應該是非電離輻射防護委員會(ICNIRP)頒布的“時變電場和磁場暴露限值的有關導則”[12]。該導則通過科學實驗給出了職業照射最高限值為50W/m2,公眾照射最高限值為10W/m2。特別需要注意,導則中指出在功率密度達到50W/m2時,對人的眼睛和生殖系統造成直接傷害,到100W/m2時會損傷人體皮膚。
3.2導航雷達限值距離一般導航雷達廠家會在說明書中提示X波段雷達三個關鍵功率密度限值所對應的距離,如表4所示,但多數都沒有給出功率密度的意義。“時變電場和磁場暴露限值的有關導則”對這三個距離作出了解釋。3.3短時照射的安全防護南澳和遮浪兩個海洋站的測波雷達由于輻射方向和安裝高度設置等原因,對于普通民眾不會發生近距離受到雷達照射的情況。但是海洋站員工因工作關系,如設備檢修調試等,受到雷達近距離輻射的可能性較大,應注意短時雷達照射的防護:首先在雷達工作時應避免近距離直視雷達,以防止眼睛受到傷害,同時應避免進入1m以內區域。此外,海洋站員工應加強電磁輻射有關安全知識的培訓,提高安全意識。
4總結
通過對X波段雷達電磁輻射測量原理的分析,提出了使用頻譜儀和對數周期天線組成測量系統的測試方案。參照國家標準對國家海洋局南澳、遮浪海洋環境監測站的X波段測波雷達電磁輻射功率密度進行了測量和分析,結果表明兩處站點的X波段測波雷達對環境危害很小,對公眾安全性很好。同時引用“時變電場和磁場暴露限值的有關導則”對測波雷達防護距離進行了說明,提出對海洋站員工應加強電磁輻射有關安全知識的培訓,提高安全意識的建議。
作者:王心鵬 吳文程 李冀剛 姜民 張東亮 單位:國家海洋技術中心 汕尾海洋環境監測中心